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光度分析的基本程序是:溶样→显色→比色→通过标样或绘制的工作曲线求出被测物百分含量。


参考答案

更多 “光度分析的基本程序是:溶样→显色→比色→通过标样或绘制的工作曲线求出被测物百分含量。” 相关考题
考题 目视比色法的基本原理内容()A.V标·C标=C样·V样B.V标/C标=V样/C样C.V标/C样=C样/V样D.V样·C标=V标·C

考题 原子吸收法与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的标准曲线绘制方法完全一样。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在分光光度分析中,绘制标准曲线和进行样品测定时,应使( )保持一致。A.浓度B.温度C.标样量D.吸光度

考题 在分光光度法中,不影响显色的因素是A、显色剂的浓度B、溶液的酸度C、显色的温度D、显色的时间E、比色杯的大小

考题 在光度分析中,常出现工作曲线不过原点的情况,下述说法中不会引起这一现象的是( )。A.测量和参比溶液所用比色皿不对称(即两者透光度相差太大)B.参比溶液选择不当C.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太低D.前三个都不是

考题 分光光度法选择测定波长的重要依据是( )。A.标准曲线 B.吸收曲线或吸收光谱 C.吸光度A与显色剂浓度的关系曲线 D.吸光度A与pH值的关系曲线

考题 工作曲线不能通过原点的主要因素有()。A空白溶液选择或配制不当B显色反应和显色条件选择不当C比色皿的厚度和光学性能不一致

考题 .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有关显色条件的不正确说法是()A、很多显色反应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所以须在显色剂加入后延长一段时间后进行测定B、当溶液酸度不同时,同一种金属离子与显色剂可能形成不同配位数的络合物C、显色剂浓度越大,显色反应就越完全,但太大的浓度不利于比色测定D、显色反应和温度没有关系,所以,绘制标准曲线和进行样品比色时温度有差别也不会产生影响

考题 分光光度法中应按绘制工作曲线的同样条件测定水样吸光度,这些条件是()、()、参比物和显色方法。

考题 将一定波长的单色光依次通过液层厚度一定的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测得各溶液的吸光度,以溶液浓度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可得到一条直线,该直线通常称为()。A、吸光度与显色剂浓度的曲线B、显色剂和显色产物的吸收曲线C、光吸收曲线D、标准工作曲线

考题 在光度分析中,常出现工作曲线不过原点的情况,下述说法中不会引起这一现象的是()。A、测量和参比溶液所用比色皿不对称(即两者透光度相差太大)B、参比溶液选择不当C、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太低D、前三个都不是

考题 分光光度法中,下列有关显色条件的描述中错误的有()。A、选择适当的参比溶液,可消除显色剂本身颜色和某些共存的有色离子的干扰B、溶液酸度对显色反应无影响C、在绘制工作曲线和进行样品测定时,应保持一致的显色温度D、所谓显色时间是指加入显色剂后溶液立即出现颜色的时间

考题 分光光度法中,下列有关显色条件的描述,错误的是()。A、选择适当的参比溶液可消除显色剂本身颜色和某些共存的有色离子的干扰B、溶液酸度对显色反应无影响C、在绘制工作曲线和进行样品测定时,应保持一致的显色温度D、所谓显色时间是指加入显色剂后,溶液立即出现颜色的时间

考题 分光光度分析法的计算方法包括()。A、目视比色法B、标样计算法C、工作曲线法D、光电比色法

考题 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时,通需要绘制工作曲线,但有时也采用标样换算法,如果测待含量为0.246%的标样吸光度为0.630,试样的吸光度为0.640,则试样的含锰量为()。A、1.02%B、0.250%C、0.242%D、4.13%

考题 亚甲蓝法测定硫含量时,最后将吸收液在比色管中显色,并用分光光度计在()mm处测定吸光度,经与预先绘制的标准曲线比较,查出硫化氢含量。A、350B、500C、650D、670

考题 比色法测定物质含量时,当显色反应确定之后,选择试验条件时,下列操作中()是错误的。A、显色剂用量及浓度试验B、选择适宜的溶液酸度及显色反应温度C、确定合适的显色时间D、通过绘制显色曲线,选择最佳吸收波长

考题 水样中铁的测定可用()或()显色后进行比色分析。

考题 在光度测定中,当显色剂有色,试液在测定条件下吸收又很小时,参比溶液应选下面哪一种()A、蒸馏水B、溶样用的酸C、试剂空白D、将显色剂注于比色皿中

考题 吸光光度分析中,会出现标准工作曲线不通过原点,下列说法中不会引起这一现象的是()A、测量和参比溶液所用的比色皿不对称B、参比溶液选择不当C、显色剂的灵敏度太低D、吸收池透光面不清洁

考题 比色分析中,理想的工作曲线是通过原点的直线,在实际工作中,引起工作曲线不能通过原点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考题 测定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丙烯醛,用校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时,任何一次开机分析样品,都应首先绘制校准曲线,然后每分析5~10个样品插入校准曲线中一个浓度适当的标样,其测定值与原校准曲线中的测定值比较,相对偏差应小于()%,否则应重新绘制校准曲线。A、5B、10C、15D、20

考题 光度分析中工作曲线常不通过原点,下述说法中不会引起这一现象的是:()A、测量和参比溶液所用比色皿不对称B、参比溶液选择不当C、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太低D、显色反应的检测下限太高

考题 问答题比色分析中,理想的工作曲线是通过原点的直线,在实际工作中,引起工作曲线不能通过原点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考题 填空题分光光度法中应按绘制工作曲线的同样条件测定水样吸光度,这些条件是()、()、参比物和显色方法。

考题 问答题我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测铅,样品是用2.5ml硝酸微波消解,然后顶容到25ml,进样测定.硝酸浓度比较高。发现铅的吸光度逐次降低.10ug/l的标样吸光度从0.11降到0.09 又到现在的0.06....做标样时灯能量稳定,每次做的标样溶液都一样的,做出来的曲线还是好的 就是每个浓度吸光度都降低了,这样的结果是为什么?

考题 单选题在光度测定中,当显色剂有色,试液在测定条件下吸收又很小时,参比溶液应选下面哪一种()A 蒸馏水B 溶样用的酸C 试剂空白D 将显色剂注于比色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