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氮测定法蒸馏时,停止蒸馏后,再将冷凝管尖端提出液面,用水淋洗尖端。


参考答案

更多 “氮测定法蒸馏时,停止蒸馏后,再将冷凝管尖端提出液面,用水淋洗尖端。” 相关考题
考题 凯氏定氮法的主要操作步骤分为();在消化步骤中,需加入少量辛醇并注意控制热源强度,目的是消泡;在蒸馏步骤中,清洗仪器后从进样口先加入样品消化稀释液,然后将吸收液置于冷凝管下端并要求插入液面以下,再从进样口加入20%NaOH溶液,至反应管内的溶液有黑色沉淀生成或变成深蓝色,然后通水蒸汽进行蒸馏;蒸馏完毕,首先应将冷凝管尖端提离液面,再停火断气是防止倒吸。

考题 氮测定法是将含氮有机物与浓硫酸共热,检品中所含的氮转变成氨并与硫酸结合成盐,用氢氧化钠碱化后蒸馏,蒸馏出的氨可用下列溶液吸收()A硫酸滴定液B硼酸溶液C氯化钠溶液D盐酸滴定液E蒸馏水

考题 重氮化反应为分子反应,反应速度较慢,所以滴定不宜过快。为了避免滴定过程中亚硝酸挥发和分解,滴定时将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下,一次将大部分亚硝酸钠滴定液在搅拌条件下迅速加入使其尽快反应。然后将滴定管尖端提出液面,用少量水淋洗尖端,再缓缓滴定。尤其是在近终点时,因尚未反应的芳伯氨基药物的浓度极稀,须在最后一滴加后,搅拌()分钟,再确定终点是否真正到达。

考题 氮测定法蒸馏时应将冷凝管尖端浸入硼酸溶液的液面下。

考题 初馏点就是油品进行恩式蒸馏时,经汽化后冷凝流出第()滴冷凝液时的()温度。

考题 氮测定法蒸馏所用吸收液是()。

考题 当油品在恩氏蒸馏设备中进行加热,蒸馏汽化后冷凝,流出第一滴冷凝液的温度叫()

考题 常压蒸馏装置中冷凝管的选择,蒸馏硝基苯(bp 210℃)用 () 。A、空气冷凝管B、直形冷凝管C、球形冷凝管D、蛇形冷凝管

考题 氨氮检测所需要的蒸馏仪器包括()。A、凯氏烧瓶B、型冷凝管C、氮球D、导管

考题 溶液流完后管尖端接触瓶内壁约()秒后,再将移液管和吸量管移去。A、5B、10C、15D、20

考题 氮测定法蒸馏时用2%的硼酸溶液吸收后,用下列哪一种滴定液滴定()。

考题 GB/8928——1988《原油水含量测定法(蒸馏法)》规定使用的蒸馏仪器中包括一个()mm长、上部有干燥管的直管冷凝管。A、1000B、800C、400D、200

考题 蒸馏工序己内酰胺冷凝用水是()。A、循环水B、调节冷却水C、工艺冷凝液D、热水系统的热水

考题 蒸馏时造成馏出液体积过多的原因有()A、测定前冷凝管未檫净B、所用蒸馏烧瓶不干净C、量取试油时,试油温度比室温高D、量油时液面高于100ml标线

考题 实验室组装定氮蒸馏装置时,应选用()等玻璃仪器。A、三角烧瓶、橡皮塞、冷凝管B、圆底烧瓶、冷凝管、定氮球C、三角烧瓶、冷凝管、定氮球D、圆底烧瓶、定氮球、凯式烧瓶

考题 凯氏定氮法测牛乳蛋白质含量时,蒸馏装置冷凝管应插入吸收液液面以下。

考题 常压蒸馏产品时,需用()冷凝管时最好采用()方法蒸馏产品,选用该法蒸馏时应该用()或()作气化中心,()应伸到待蒸液体的(),开始蒸馏时应该先开(),待气压稳定后再开始()

考题 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的量为多少?蒸馏时如果馏出液易受潮分解应怎么办?当加热后已有馏分出来时才发现冷凝管没有通水应如何处理?

考题 普通蒸馏冷凝时,用()。A、空气冷凝管B、直形冷凝管C、球形冷凝管D、蛇形冷凝管

考题 用移液管移去液体调整刻度时().A、移液管的尖端应插在液面内B、移液管的尖端不应插在液面内C、移液管的尖端应垂直,其尖端应离开液面并要紧贴待吸夜容器的内壁D、都不对

考题 按照《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GB18588—2001)要求,检查蒸馏器连接无误并确保密封后,加热蒸馏。收集蒸馏液达()ml后停止加热,卸下蒸馏瓶,用水冲洗冷凝管,并将洗涤液收集在量筒中。A、100B、50C、180D、250

考题 待蒸馏液体的沸点为85℃,应选择蒸馏的冷凝装置是()A、球型冷凝管B、直型冷凝管C、蛇型冷凝管D、空气冷凝管

考题 蒸馏产物时为何使用空气冷凝管?

考题 单选题用移液管移去液体调整刻度时().A 移液管的尖端应插在液面内B 移液管的尖端不应插在液面内C 移液管的尖端应垂直,其尖端应离开液面并要紧贴待吸夜容器的内壁D 都不对

考题 单选题普通蒸馏冷凝时,用()。A 空气冷凝管B 直形冷凝管C 球形冷凝管D 蛇形冷凝管

考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常量凯式定氮说法不正确的是()。A 混合指示剂在碱性溶液中呈绿色,在中性溶液中呈现红色B 蒸馏完毕后,应先将冷凝管提离液面C 硼酸吸收液的温度可以超过40℃D 蒸馏前若加碱不足,消化液呈现蓝色不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考题 单选题当加热后已有馏分出来时才发现冷凝管没有通水,应该()A 立即停止加热,待冷凝管冷却后,通入冷凝水,再重新加热蒸馏。B 小心通入冷凝水,继续蒸馏。C 先小心通入温水,然后改用冷凝水,继续蒸馏。D 继续蒸馏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