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当老师看到学生的成绩有进步,但同时发现有一个错题犯过多次了,在这个情景下,老师的反应是先指出了错误的重复出现,这是什么类型的安抚形式()。
- A、正性无条件安抚
- B、正性有条件安抚
- C、负性有条件安抚
- D、负性无条件安抚
参考答案
更多 “当老师看到学生的成绩有进步,但同时发现有一个错题犯过多次了,在这个情景下,老师的反应是先指出了错误的重复出现,这是什么类型的安抚形式()。A、正性无条件安抚B、正性有条件安抚C、负性有条件安抚D、负性无条件安抚” 相关考题
考题
有个初三的学生,英语考试得了97分,本以为老师会表扬他.没想到老师却对家长说: “你儿子考了97分,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另一个学生平时成绩不好,这次考了一个95分,自家也不高兴,因为有个平时成绩比他好的同学这次考了92分,老师批评这个同学时说: “某某都考了95分,你为什么不能考好?”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有意或无意制造了大量的自卑者。请用教学中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学生和教师的关系等理论进行分析。
考题
一位初二学生在一次化学期中考试中考了59.5分,在自以为某题正确的情况下,找到了该科任课老师要求加上该题应得的分数。老师细心地讲解了不能得分的原因,但当他看到该生失望和沮丧的表情时,还是毫不犹豫地给他加了0.5分,并告诉他:“这次借给你0.5分,下次考试的时候要还回来啊!”学生高兴地答应了。期末考试时,这位学生的化学考了65分,当他找到任课老师还当初借的分数时,老师笑着说:“看到你进步,我很高兴,当初的那0.5分就不用还了。”之后,该学生就一直很努力地学习化学,遇到有不懂的问题也敢主动地请教老师了,而老师对他的每一次请教都很耐心地回答(不管问题难易),并且还经常夸他化学有进步,有学化学的天赋。慢慢地,该生的化学成绩达到班上中上等学生的水平了,并且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问题:利用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分析本案例中该名初二学生学习动机的变化和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考题
学生在()时候,说明学生毕业论文已基本合格,可以准备毕业答辩了。
A.当看到论文修改稿审核状态显示通过B.当论文修改稿审核状态显示通过,看到论文成绩C.当论文修改稿审核状态显示通过,并看到论文成绩和评审成绩D.当论文初稿审核状态显示通过
考题
小学时数学成绩一直很好的小美,升了初中之后,数学成绩就一落千丈,经常考试不及格。数学老师多次找她谈话,她说自己是女生,逻辑思维不如男生.很难学好数学。
运用韦纳归因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小美进行归因训练时,不恰当的是( )。
A.使学生多次体验学习的成败,同时引导学生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努力程度
B.使学生多次体验学习的成败,同时引导学生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运气
C.使学生多次体验学习的成败,同时引导学生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能力
D.使学生多次体验学习的成败,同时引导学生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任务难度
考题
老师想从 52 个学生中抽取 10 名学生的成绩单分析期中考试情况,一个学生在旁边随 手拿走两份成绩单,老师没在意,在余下的成绩单中抽了 10 名学生的,则李明的成绩单被学生 拿走和被老师抽到的概率分别为:
A. 1/26,1/5
B. 1/26,5/26
C. 1/26,0
D.1/25,1/5
考题
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班主任王老师为了让班上同学都取得一个好成绩,经常占用体育课和音乐课的时间。王老师的做法()。A.正确.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B.正确,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
C.错误,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性
D.错误,忽视了学生的完整性
考题
杨老师讲错题,学生纠正老师,杨老师不仅不批评反而表扬学生善于思考具有质疑精神,下列说法不当的是( )。A 、 老师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B 、 老师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C 、 老师重视培养创新求异
D 、 老师重视培养批判思维能力
考题
贪玩的小刚在这次模拟考试中考了60分.老师却评选小刚作为本季度的“进步之星”。有的学生很不理解,老师解释道:“小刚以前从未及格过,这次的60分也是一个难得的好分数,故应肯定和鼓励他进步。”该老师所运用的评价方法是()A、绝对性评价B、个体内差异评价C、甄别评价D、相对性评价
考题
某中班幼儿小超,经常迟到、旷课,与其他幼儿打架,学习成绩也不好,尽管老师多次和他谈话、批评教育,仍不见好转,虽然偶尔也有进步,但没过两天又恢复原样,以至老师都对他失去了信心。不过,小超也不是一无是处,他的体育很棒,画画也特别好。 问题: 请谈谈如何对待这样的学生。
考题
王老师在上《书法创作》时,先要求学生自由创作,接着从学生作品中挑出三幅有明显问题的作品,让学生进行评价。然后,王老师总结出用笔、结体、章法的具体要求与方法,最后要求学生按照所讲述的方法再重新进行创作并通过题款写出感想。那三位问题突出的学生有了明显的改进,得到了王老师的表扬。而班上一位写得最好的学生听课却很不认真,王老师给了第五名的成绩。(1)请指出王老师在这节课中运用了哪些评价方式?(2)王老师给写得最好的学生评为第五名是否合适?为什么?
考题
单选题一个学生的考试成绩提高了20分,但仍是班里的后三名,老师的强化方式是:()。A
指责他没有进步B
对他的努力表达不满,认为根本没努力C
忽视,没反应D
肯定他的努力,强化他的进步
考题
单选题京京今年上大班,老师对他印象一直不好,其实他的学习成绩还不错,也没犯过什么大错,就是平时有点顽皮,不太自觉,上课有时候爱讲话。但老师对他很有偏见,甚至经常故意挑京京的错。老师的做法( )。A
忽视了幼儿的主动性B
忽视了幼儿的可塑性C
忽视了幼儿的幼稚性D
忽视了幼儿的独立性
考题
单选题当老师看到学生的成绩有进步,但同时发现有一个错题犯过多次了,在这个情景下,老师的反应是先指出了错误的重复出现,这是什么类型的安抚形式()。A
正性无条件安抚B
正性有条件安抚C
负性有条件安抚D
负性无条件安抚
考题
单选题当老师看到学生的成绩有进步,但同时发现有一个错题犯过多次了,在这个情景下,老师的反应是先肯定了学生的成绩进步,这是什么类型的安抚形式()。A
正性无条件安抚B
正性有条件安抚C
负性有条件安抚D
负性无条件安抚
考题
单选题阅读下面一段教学案例,并试对两位教师的做法加以分析。 一位学生在一次语文考试中考了59分,他希望老师再看一下他的作文,是不是可以加上1分。张老师没有轻易地拒绝这位学生,而是在与这位学生协商后借给了他1分,但与他约定他必须在下一次考试中以10倍的分数将这次借的分“还”给老师。在下一次考试中,这位学生考了87分,并从此爱上了学习。 听到这个故事,李老师作了模仿:在全班推行“借分”制。她规定,55分以上的同学必须“借分”,借1分要在下一次考试中扣5分。这个规定一出台,立即在全班引起了轩然大波。 下面对张、李两位教师做法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
张老师运用“借分”的方法,能与学生沟通、协商,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不足,体现教师关心学生B
张老师对学生成绩的这种评价,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反映了学生的纵向发展C
张老师的做法,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更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出新的学习动力D
张老师是针对一个学生采取的做法,李老师将此做法在全班推行,她比张老师更会创新,定会收到更显著的教学效果
考题
问答题材料:刘老师带两个成绩迥然不同的班,二班的成绩相对较差,学生常常不按时完成作业,调皮捣蛋。经过向老师、学生调查、了解情况,刘老师调整了教育策略,主动参加二班的一些集体活动,鼓励内向的人发言,在学校举办的晚会上,他和二班学生一起唱歌。一段时间后,二班学生活跃了很多,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刘老师的教育行为。
考题
问答题有个初三的学生,英语考试得了97分,本以为老师会表扬他.没想到老师却对家长说:“你儿子考了97分,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另一个学生平时成绩不好,这次考了一个95分,自家也不高兴,因为有个平时成绩比他好的同学这次考了92分,老师批评这个同学时说:“某某都考了95分,你为什么不能考好?”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有意或无意制造了大量的自卑者。请用教学中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学生和教师的关系等理论进行分析。
考题
单选题京京今年上大班,老师对他印象一直不好,其实他的学习成绩还不错,也没犯过什么打错,就是有点顽皮,不太自觉,上课有时候爱讲话。但老师对他很有偏见,甚至经常估计挑错,老师的做法( )A
忽视了幼儿的主动性B
忽视了幼儿的可塑性C
忽视了幼儿的幼稚性D
忽视了幼儿的独立性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