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为了解决顶杆顶不动、折断或不能复位而撞坏凹模故障,需重新修磨顶杆,在顶杆前端保留(),中间部分磨小0.2mm。

  • A、10~15mm
  • B、0.2mm
  • C、0.05~0.08mm
  • D、4~6mm

参考答案

更多 “为了解决顶杆顶不动、折断或不能复位而撞坏凹模故障,需重新修磨顶杆,在顶杆前端保留(),中间部分磨小0.2mm。A、10~15mmB、0.2mmC、0.05~0.08mmD、4~6mm” 相关考题
考题 恻向抽芯机构斜导柱在定模、滑块在动模的结构,应检验模具采用的顶杆先复位机构或采用回程杆复位时,能否使顶杆先于( )复位。 A、固定型芯B、活动型芯C、动模D、定模

考题 钎杆的破坏形式很多,但是()是主要的破坏形式。 A、钎尾推顶B、炸顶C、钎杆折断D、钎尾磨损

考题 对于顶杆布置,以下说法不恰当的是( )。A.顶杆尽量多B.顶杆尽量长C.顶杆尽量靠近脱模力大的部位D.顶杆尽量大

考题 翻模施工时,高度超过( )的桥墩,支撑顶杆分段分批抽换倒用。抽换的顶杆每批不得超过顶杆总组数的( )。A.20,15% B.40,15% C.20,10% D.40,10%

考题 ()铆接时,使用气铆枪、铆钉顶模、顶铁、平底铆卡、菌状顶杆、减震器。

考题 脱模机构的导向零件可由()代替。A、复位杆B、合模导向导柱C、注射机的顶杆D、拉料杆

考题 冷镦杆状零件凹模组合组成部分:()A、凹模B、凹模垫块C、顶料杆和顶料杆套D、凹模套E、凹模后垫

考题 对于顶杆布置,以下说法不恰当的是()。A、顶杆尽量多B、顶杆尽量长C、顶杆尽量靠近脱模力大的部位D、顶杆尽量大

考题 压机的顶杆与压缩模的推出机构直接连接时,尾轴与顶杆的连接常见有螺纹连接或通过T形槽轴连接。

考题 冷镦杆状零件切边凹模组合组合部分:()A、切边凹模B、切边凹模模套C、切边凹模垫块D、顶料杆和顶料杆套E、切边凹模后垫

考题 单动拉延模顶杆的布置原则是()。A、尽量远离分模线;B、以平衡稳定为前提,均匀分布;C、试模和生产用顶杆位置不同时,只需考虑生产用顶杆位置;D、如果生产机床偏心使用,无需考虑气垫的受力平衡。

考题 关于拉延模具生产顶杆和试模顶杆孔描述错误的是:()。A、生产及试模顶杆孔位置,原则是尽量远离分模线排列;B、以各压机之顶杆位置配置,以平衡稳定为前提均匀分布;C、各顶杆力的传导主要以肋为传导中心。

考题 注塑模顶杆碰弯后,处理方法是()。A、电焊B、校直或更换新顶杆C、重新车削

考题 冲裁模卸料不正常的原因可能是()。A、弹簧或橡皮弹力不足B、顶料杆和工件接触面过小C、凹模和下模座的漏料孔没有对正,料不能排除D、凹模有倒锥度造成堵塞现象

考题 弯曲件底部不平或产生挠曲的解决方法是在冲模中()或加大压料力。A、减少卸料杆数量B、减小凸凹模间隙C、增加弹顶装置D、减少弹顶力

考题 注塑模试模时模具工作故障可能是造成制件某种缺陷的原因,如单边溢料则与()有关等。A、合模松紧B、抽芯与顶出动作相互干涉C、顶杆不能准确复位D、分型面平行度

考题 压机的顶杆与压缩模的推出机构直接连接时,尾轴与顶杆的连接常见有()或()连接。

考题 转击器凸起部分下部在顶杆后边粘有一小块红呢,目的是使顶杆复位时()。

考题 顶出机构中弹簧先复位机构的作用()。A、可使顶杆使用寿命更长B、顶杆固定板不易变形C、制品自动脱模D、顶出时缓冲E、快速自动离位

考题 注射机顶出装置大致有()顶出、两侧双顶杆机械顶出、中心顶杆液压顶出与两侧双顶杆机械顶出联合作用、中心顶杆液压顶出与其他开模辅助油缸联合作用等类型。

考题 订出装置需要校核的内容有()。A、推出形式B、顶杆位置C、顶杆直径D、顶出距离E、开模行程

考题 多选题注射模具的脱模机构通常包括的主要部件有()A顶杆B复位杆C顶出板D顶出固定板E顶出油缸

考题 多选题脱模机构通常由()等组成。A导柱B复位杆C顶出固定板D顶杆

考题 填空题压机的顶杆与压缩模的推出机构直接连接时,尾轴与顶杆的连接常见有()或()连接。

考题 填空题注射机顶出装置大致有()顶出、两侧双顶杆机械顶出、中心顶杆液压顶出与两侧双顶杆机械顶出联合作用、中心顶杆液压顶出与其他开模辅助油缸联合作用等类型。

考题 单选题翻模施工时,()。A 高度超过20m的桥墩,支撑顶杆分段分批抽换倒用。抽换的顶杆每批不得超过顶杆总组数的15%B 高度超过40m的桥墩,支撑顶杆分段分批抽换倒用。抽换的顶杆每批不得超过顶杆总组数的15%C 高度超过20m的桥墩,支撑顶杆分段分批抽换倒用。抽换的顶杆每批不得超过顶杆总组数的10%D 高度超过40m的桥墩,支撑顶杆分段分批抽换倒用。抽换的顶杆每批不得超过顶杆总组数的10%

考题 单选题对于顶杆布置,以下说法不恰当的是()A 顶杆尽量多B 顶杆尽量长C 顶杆尽量靠近脱模力大的部位D 顶杆尽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