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阅读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人教版)“现代化的畜牧业”片段(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现代化的畜牧业
欧洲人以牛羊肉和乳产品为主要食物,他们的餐桌上常见牛排、羊腿、奶油、奶酪等食品。欧洲人的这种饮食结构与这里发达的畜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图8.17)。



(1)教材“现代化的畜牧业”中以欧洲某地一家人的就餐情境图像作为学习情境,请说明该情境教学的功能。(4分)
(2)完成“欧洲西部畜牧业与欧洲人的饮食结构”地理逻辑关系图。(6分)
(3)问题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整合相关学习内容,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协同合作,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的思维方式.建立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结构,并由表及里、层次清晰地分析问题,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1)(2)基础上,运用问题式教学对“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进行教学设计。(10分)
要求:①设计该教学内容的教学流程并说明设计意图;②设计能够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特点。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1)①教学情境可以使教学内容直观化和形象化; ⑦教学情境体现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统一;
③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保护学生的乐学情绪。
总之,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科学和艺术结合起来,使课堂生动、活泼。
(2)




(3)创设情境:欧洲西部居民的餐桌
教师:这是阳阳拍摄的一组照片,你觉得欧洲西部居民餐桌上的食物,跟我们比什么种类食物居多
学生回答预设:肉乳产品多。
教师:这与当地的农业结构有什么关系呢 俗话说“饮食知农业”,我们常见的农业部门有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根据欧洲居民餐桌上的食物,我们可以推知欧洲西部哪个农业部门发达
学生回答预设:畜牧业。
设计意图:采用情境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直观化和形象化,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地理课堂。
问题探究: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的原因
教师:同学们,根据以前所学的地理知识,你认为农业发展主要与自然环境中的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回答预设:气候和地形。
教师:下面我们就分别探究气候和地形对欧洲西部农业的影响。
①气候与农业
教师:请大家阅读欧洲西部农业分布图和欧洲西部气候分布图,思考:
a.欧洲西部的畜牧业主要分布在什么气候区内
b.结合课本图8.16.你能描述该气候的分布范围吗
学生回答预设:畜牧业主要分布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主要分布在挪威沿海、瑞典南部、大不列颠群岛、爱尔兰岛和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丹麦等国的西部。
教师:结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并从农作物生长需要的光照、热量、水分三个方面来分析该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教师:由此可见,温带海洋性气候为本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多汁牧草。
⑦地形与农业学生活动:读欧洲西部地形图,完成探究题目。
a.欧洲西部的地形以什么为主
b.找出欧洲西部的南、中、北部的主要地形区。
c.欧洲西部地势特点是什么
d.这种地势特点对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范围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预设:
欧洲西部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南北多山地,中部平原面积广大。欧洲西部整体上看,地势低平,海拔较低。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中部有西欧平原和波德平原,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等地形区。地势特点是南北高,中间低。以平原为主的地形和山脉的走向,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范围广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设计意图:采用探究法可以提高学生提出地理问题、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水平,从地理现象中获取地理信息,加工和处理地理信息,得出正确的结论。同时也符合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更多 “阅读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人教版)“现代化的畜牧业”片段(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现代化的畜牧业 欧洲人以牛羊肉和乳产品为主要食物,他们的餐桌上常见牛排、羊腿、奶油、奶酪等食品。欧洲人的这种饮食结构与这里发达的畜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图8.17)。 (1)教材“现代化的畜牧业”中以欧洲某地一家人的就餐情境图像作为学习情境,请说明该情境教学的功能。(4分) (2)完成“欧洲西部畜牧业与欧洲人的饮食结构”地理逻辑关系图。(6分) (3)问题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整合相关学习内容,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协同合作,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的思维方式.建立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结构,并由表及里、层次清晰地分析问题,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1)(2)基础上,运用问题式教学对“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进行教学设计。(10分) 要求:①设计该教学内容的教学流程并说明设计意图;②设计能够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特点。 ” 相关考题
考题 请根据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课文《蝙蝠和雷达》,写出该课的板书设计。

考题 请为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l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编写一个教学设计。(要求写出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考题 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11—12题。 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查看材料 A.水田农业 B.迁移农业 C.种植园农业 D.畜牧业

考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前初中地理教材在设计区域地理内容时,顺序是地球和地图—中国地理—乡土地理—世界地理。新教材在设计这一内容时,将顺序调整为地球和地图知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区域越来越小,要求越来越具体。实践证明此举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问题: (1)材料体现了地理教材设计的哪个影响因素?(7分) (2)影响地理教材设计的因素还有哪些?(9分)

考题 阅读关于“大洲和大洋”的图文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要求“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材料二下图为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1)对本节内容的教材和教法进行分析。(9分) (2)完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可略去教学过程)。(15分)

考题 阅读关于“34个省级行政区”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此标准要求:“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材料二下面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地理教材中的一页。 要求:设计出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要体现出探究性),并说明设计意图。

考题 《制作贺卡》是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材下册内容,主要是使学生掌握“用PowerPoint设计贺卡”,如何在贺卡中插入文本框、艺术字、剪贴画及图片,如何进行背景和版面的设计。 请针对这节课内容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

考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动能定理的内容。 (2)完成该节课的教学片段的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考题 请阅读下面材料内容,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要求:(1)拟写本部分教材内容的教学目标。(6分) (2)设计一个主题为“辩证看待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的情境教学片段。(20分)

考题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下面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和八年级教材中关于“统计”的教学内容及安排: 七年级下册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0.1 统计调查 实验与探究 10.2 直方图 10.3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 教学活动 八年级下册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20.1 数据的代表 20.2 数据的波动 信息技术应用 用计算机求几种统计量 阅读与思考 数据波动的几种度量 20.3 课题学习 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 数学活动 (1)请你结合新课程和新理念,谈谈在初中阶段加强“统计”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说明可能从哪些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考题 材料一:《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流动的组织——血液”部分内容标准如下: 材料二:某版本教材七年级下册的相关内容如下: 阅读提供的材料,完成以下任务: (1)根据材料确定“血细胞”教学中需要使用哪些教学资源 并简要说明教学资源使用的意图。 (2)根据材料进行“血细胞”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设计(要求:运用所选的教学资源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考题 请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寻觅春天的足迹"为主题,设计一则教学设计。

考题 什么是畜牧业现代化?畜牧业现代化有什么特征?

考题 请你为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设计一则教学设计。

考题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第1~3题。本文见本教材P142《孔乙己》(片段) 1.根据以上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2.请为本课文设计一段导入语。 3.请根据本文特色及你自己的理解,说明本文的教学方式。

考题 阅读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教材(人教版)中“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内容,设计教学思路。

考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谚语 材料二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四南宋纸币铜版拓片(下图) 材料五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宋高宗 材料五反映出南宋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什么新特点?这一特点与材料一、二、四所反映的内容有什么内在联系?

考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谚语 材料二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四南宋纸币铜版拓片(下图) 材料五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宋高宗 综合以上材料,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考题 问答题材料一:“识字6”(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材料二:“除法的初步认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材料三:“My new room”(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

考题 问答题阅读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教材(人教版)中“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内容,设计教学思路。

考题 问答题请为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找规律》编写教学设计。

考题 问答题案例: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下面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和八年级教材中关于“统计”的教学内容及安排:七年级下册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0.1统计调查  实验探究 瓶子中有多少粒豆子  10.2直方图  信息技术应用 利用计算机画统计图  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  数学活动八年级下册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20.1数据的代表  20.2数据的波动  信息技术应用用 计算机求几种统计量  阅读与思考 数据波动的几种度量  20.3课题学习 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数学活动  问题:  (1)请你结合新课程和新理念,谈谈在初中阶段加强“统计”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说明可能从哪些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考题 问答题教学设计题:请为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找规律》编写教学设计。

考题 问答题材料一:“桂林山水”(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材料二:“小数除法”(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材料三:“我们的生活需要谁”(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  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

考题 问答题简述人教版教材的特色。

考题 问答题请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寻觅春天的足迹"为主题,设计一则教学设计。

考题 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谚语 材料二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四南宋纸币铜版拓片(下图) 材料五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宋高宗 综合以上材料,你能得出什么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