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城市大气中TSP, PM10和PM2.5三者之间的浓度大小关系是下列哪一种?答案()

A.TSP>PM10>PM2.5

B.TSP<PM10>PM2.5

C.TSP<PM10<PM2.5

D.TSP=PM10>PM2.5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
更多 “城市大气中TSP, PM10和PM2.5三者之间的浓度大小关系是下列哪一种?答案()A.TSP>PM10>PM2.5B.TSP<PM10>PM2.5C.TSP<PM10<PM2.5D.TSP=PM10>PM2.5” 相关考题
考题 总悬浮物颗粒(TSP)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指什么?

考题 2015年7月,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平均占当月总天数的57.4%,平均达标天数比上年同期下降6个百分点。与全国74个城市相比,京津冀区域平均重度污染天数占比高4.4个百分点。而与上年同期相比,74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占比也由80.5%下降到73.1%。 与上年同期相比,2015年7月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平均PM2.5和PM10浓度分别上升22.6%和13.5%,长三角区域25个城市平均PM2.5和PM10浓度分别上升31.4%和9.4%。 环保部门计划开展两个空气污染物防治项目,每个项目均可以实现特定污染物浓度增速减半的效果。以下哪种立项方式能够最有效地延缓空气质量的恶化 (假定PM2.5和PM10在各地的浓度相同,且在空气质量评估中拥有相同的权重)A.在京津冀区域开展针对PM2.5和PM10污染物的防治 B.在长三角区域开展针对PM2.5和PM10污染物的防治 C.在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开展针对PM10污染物的防治 D.在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开展针对PM2.5污染物的防治

考题 2015年7月,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天数平均占当月总天数的57.4%,平均达标天数比上年同期下降6个百分点。与全国74个城市相比,京津冀区域平均重度污染天数占比高4.4个百分点。而与上年同期相比,74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占比也由80.5%下降到73.1%。 与上年同期相比,2015年7月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平均PM2.5和PM10浓度分别上升22.6%和13.5%,长三角区域25个城市平均PM2.5和PM10浓度分别上升31.4%和9.4%。 关于2015年7月空气质量状况,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全国74个城市当月平均达标天数超过25天 B.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当月平均重度污染天数一定少于11天 C.如保持当月同比增速,2017年7月京津冀区域PM2.5浓度将超过2015年7月的两倍 D.长三角区域25个城市当月PM2.5浓度同比增量高于PM10浓度同比增量

考题 某项目以烟尘排放为特点,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项目PM10影响预测的内容有()。A:运行期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PM10日平均浓度B:运行期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PM10小时平均浓度C:施工期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PM10日平均浓度D:施工期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PM10小时平均浓度

考题 某新建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包含SO2、NO2、PM10、TSP,评价范围包括甲乙丙三个行政区和丁县,通过对该项目大气环境现状调查,甲乙丙三个行政区和丁县SO2、NO2、PM10质量浓度均达标,甲乙丙三个行政区TSP质量浓度达标,但丁县超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关于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达标判断和理由说法正确的是()。 A. 达标,因为TSP不作为区域是否达标的判断标准 B. 不达标,因为丁县的TSP超标 C. 达标,因为丁县不作为区域达标判断范围内 D. 无法确定

考题 某项目主要排放SO2、NO2CO、CO2、TSP、PM10污染物,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项目监测因子至少应包括()。A:SO2、NO2、CO、TSP、PM10B:SO2、NO2、CO2、TSP、PM10C:SO2、NO2、TSP、PM10D:SO2、CO、CO2、TSP、PM10

考题 下列关于常规大气污染物平均浓度数据统计有效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TSP、PM10日均值每日至少有18h的采样时间B:SO2、CO、NO2日均值每日至少有18h的采样时间C:TSP、PM10日均值每日至少有12h的采样时间D:SO2、CO、NO2小时均值每小时至少有45min的采样时间

考题 TSP、PM10年均浓度计算时,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每年至少有()个日均值。A、120B、180C、200D、252

考题 怎样用重量法测定TSP和PM10(恒重采样后再恒重之差)

考题 pm2.5比pm10颗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这种说法正确吗?()A、对B、错

考题 以下哪项不是PM2.5与PM10的不同之处?()A、直径大小不同B、部分来源相同C、危害大小不同D、颜色不同

考题 请阐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考题 在村镇密集的平原地区开挖一条河道,施工高峰期人员、机械、车辆很多,需要在工地附近进行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最需要关注的两个污染因子是()。A、TSP、SO2B、PM10、NO2C、TSP、COD、TSP、PM10

考题 什么是TSP、PM10、PM2.5?

考题 通常PM10被称为(),PM2.5称为()

考题 PM10或TSP是表示粒径小于10μm的可吸入颗粒物

考题 测定大气中TSP的质量浓度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重量法。

考题 简述用重量法测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原理。

考题 PM2.5是空气质量的一个极关键指标,可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的空气质量监测一直只检测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PM10),未将PM2.5纳入,而实际上,PM10大多难以穿越人体的防御系统进入到体内,远比PM2.5危险性小。我们城市中常见的灰霾天气,PN2.5往往是主因,这些还不到头发丝粗细1/20的颗粒物,它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有重要影响。不仅如此,PM2.5堪称人体健康的一大杀手,它成分复杂,多含有毒有害物质,由于颗粒太小,它能穿过鼻腔中的鼻纤毛,直接进入肺部,甚至渗进血液,从而引发包括心脏病、动脉硬化、肺部硬化、肺癌、哮喘等各种疾病。根据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B、PM2.5比PM10更容易导致城市出现灰霾天气C、PM10对空气质量有影响而对人体无害D、应尽快将PM2.5列入空气质量监测范围

考题 采集TSP和PM10的采样头可通用。

考题 关于颗粒物采样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富集大气中的污染物,富集采样时采样时间越长越好。B、测定PM10,如果测定日平均浓度,样品采集在一张滤膜上。C、TSP是大气中颗粒物的总称。D、如果测定任何一次PM10浓度,则每次不需要交换滤膜材料制的容器。

考题 判断题采集TSP和PM10的采样头可通用。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pm2.5比pm10颗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这种说法正确吗?()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对于采石场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关键在于分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TSP,PM10的影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规定的TSP和PM10的日均浓度限值二级标准分别为()。A 0.20mg/m3,0.10mg/m3B 0.30mg/m3,0.15mg/m3C 0.50mg/m3,0.25mg/m3D 0.12mg/m3,0.05mg/m3

考题 单选题2012年2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8小时浓度限值监测指标。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A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B 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纳入了强制性监测指标C 全球PM2.5最高的地区在南非和中国的华北、华东、华中全部D 与PM10相比,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大

考题 问答题总悬浮物颗粒(TSP)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指什么?

考题 单选题TSP、PM10年均浓度计算时,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每年至少有()个日均值。A 120B 180C 200D 252

考题 填空题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标准为()μg/m3,我国城市TSP平均浓度()于此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