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项目主要排放SO2、NO2CO、CO2、TSP、PM10污染物,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项目监测因子至少应包括()。

A:SO2、NO2、CO、TSP、PM10
B:SO2、NO2、CO2、TSP、PM10
C:SO2、NO2、TSP、PM10
D:SO2、CO、CO2、TSP、PM10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CO、CO2无质量标准值,应予以排除。
更多 “某项目主要排放SO2、NO2CO、CO2、TSP、PM10污染物,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项目监测因子至少应包括()。A:SO2、NO2、CO、TSP、PM10B:SO2、NO2、CO2、TSP、PM10C:SO2、NO2、TSP、PM10D:SO2、CO、CO2、TSP、PM10” 相关考题
考题 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达的图表应包括()。A.基本信息底图 B.项目基本信息图 C.达标评价结果表 D.污染物排放量核算表

考题 某改扩建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内无排放同种特征污染物的项目的污染源,拟在 1 月份对常规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环境空气现状监测制度和监测布点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各监测点对常规污染物进行监测,至少应取得 5 天有效数据,特征污染物监测可减少监测点位,不得减少监测天数 B、各监测点对常规污染物进行监测,至少应取得 5 天有效数据,特征污染物监测可减少监测点位和监测天数 C、各监测点对常规污染物进行监测,至少应取得 7 天有效数据,特征污染物监测可减少监测点位,不得减少监测天数 D、各监测点对常规污染物进行监测,至少应取得 7 天有效数据,特征污染物监测可减少监测点位和监测天数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监测因子筛选的说法,正确的是( )。A.项目排放的所有污染物都应作为监测因子 B.仅将项目排放的特征污染物筛选为监测因子 C.仅将项目排放的有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筛选为监测因子 D.项目排放毒性较大且没有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应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作为监测因子

考题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的扩建项目,其污染源调查对象至少应包括()。A: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B:区域替代项目C:评价范围内所有工业污染源D:所评价的项目

考题 (2019年)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达的图表应包括()。A.基本信息底图 B.项目基本信息图 C.达标评价结果表 D.污染物排放量核算表

考题 某单一污染源新建项目,其排放的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max为0.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内容应包括()A.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情况 B.评价范围内GB3095常规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 C.评价范围内项目拟排放特征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 D.评价范围内环境敏感目标处本项目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

考题 某规划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排放SO2、NOX及VOCs年排放量分别为300t/a、600t/a、1500t/a。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二次污染物评价因子进行筛选,下列评价因子应相应増加二次污染物评价因子的有()。 A. SO 2 B. PM 2.5 C. NO X D. O 3

考题 某项目以烟尘排放为特点,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项目PM10影响预测的内容有()。A:运行期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PM10日平均浓度B:运行期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PM10小时平均浓度C:施工期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PM10日平均浓度D:施工期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PM10小时平均浓度

考题 某新建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包含SO2、NO2、PM10、TSP,评价范围包括甲乙丙三个行政区和丁县,通过对该项目大气环境现状调查,甲乙丙三个行政区和丁县SO2、NO2、PM10质量浓度均达标,甲乙丙三个行政区TSP质量浓度达标,但丁县超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关于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达标判断和理由说法正确的是()。 A. 达标,因为TSP不作为区域是否达标的判断标准 B. 不达标,因为丁县的TSP超标 C. 达标,因为丁县不作为区域达标判断范围内 D. 无法确定

考题 某工业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时,对评价因子进行筛选,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污染物排放量需要考虑的有()。 A. SO 2 B. NO 2 C. NO x D. O 3

考题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规定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应包括()。A:项目选址B:大气污染控制措施C:总量控制D:污染源的排放强度和排放方式

考题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以下污染物属于城市道路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因子的是()。A:CO2B:NO2C:NOD:氟化物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下列因子中,属于生活垃圾填埋场项目须选择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因子有( )A. TSP B. H2S C. 二恶英类 D. 臭气浓度

考题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的新建燃煤项目,其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情景应包括()。A:烟囱高度方案B:非正常排放的小时平均质量浓度预测C:正常排放的小时平均质量浓度预测D:非正常排放的日平均质量浓度预测

考题 某新建燃煤电厂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内有2005年运营的A项目,主要排放SO2、NO2;在建B项目,主要排放H2S、NH3;拟建C项目,主要排放SO2TSP。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电厂大气污染源调查应包括()。A:A项目B:B项目C:C项目D:新建燃煤电厂项目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经过对建设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选择( )种主要污染物,计算其等标排放量。A.1~2 B.2~3 C.2~4 D.1~3

考题 某建设项目拟建以一座锅炉房。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污染物源计算清单内容不包括 ( )。A.烟囱高度 B.烟气黑度 C.S02排放速率 D.颗粒物排放速率

考题 某新建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TSP环境质量现状每期监测时间和每天监测时段符合要求的是( )。A.7天有效数据,每天至少连续监测18小时 B.7天有效数据,每天至少连续监测12小时 C.5天有效数据,每天至少连续监测18小时 D.5天有效数据,每天至少连续监测12小时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下列关于环境质量监测计划说法错误的是()A.环境质量监测点位一般在项目厂界或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如有)外侧设置1~2个监测点。 B.各监测因子的环境质量每年至少监测不利季节一次,监测时段参照6.3.1执行。 C.新建19 km的城市快速路应在道路沿线设置至少1个路边交通自动连续监测点,监测项目包括道路交通源排放的基本污染物和其他污染物。 D.筛选按5.3.2要求计算的项目排放污染物Pi≥1%的基本污染物作为环境质量监测因子。

考题 某改扩建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内容可不包括( )。A、项目现有污染源调查 B、项目新增污染源调查 C、项目削减污染源调查 D、评价范围内与该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替代污染源调查

考题 某建设项目拟建以一座锅炉房。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项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污染物源计算清单内容不包括( )A. 烟囱高度 B. 烟气黑度 C. S02 排放速率 D.颗粒物排放速率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确定时,采用进一步预测模型模拟评价基准年内,预测污染源对厂界外主要污染物的短期贡献浓度分布,其中污染源包括()。 A. 本项目新增污染源 B. 改扩建项目现有污染源 C. 与评价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污染源 D. 与评价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己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拟建项目污染源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是依据()。A:项目周围敏感目标B: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C: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D: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考题 我国大气的4项例行监测项目是()A、CO2、SO2、NOx和降尘B、CO2、SO2、TSP和降尘C、CO2、NOx、TSP和降尘D、SO2、NOx、TSP和降尘

考题 单选题某改扩建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内容可不包括()。A 项目现有污染源调查B 项目新增污染源调查C 项目削减污染源调查D 评价范围内与该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替代污染源调查

考题 单选题根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对于公路、铁路等项目,应分别按项目沿线( )排放的污染物计算其评价等级。A 主要排放点源B 主要集中式排放源C 分散式排放源D 各集中式排放源

考题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当建设项目排放的SO2和NOx年排放量大于或等于( )时,评价因子应增加二次PM2.5。A 300t/aB 500kg/aC 500t/aD 300k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