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1997年1月1日某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批准立项,则该项目无组织排放二氧化硫的监控浓度限值是()。
A0.40mg/m3
B0.12mg/m3
C1.0mg/m3
D肉眼不可见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1997年1月1日前属现有污染源,1997年1月1日起属新污染源,此题属新污染源,限值是0.4mg/m3,而现有污染的浓度限值是0.5mg/m3。
更多 “1997年1月1日某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批准立项,则该项目无组织排放二氧化硫的监控浓度限值是()。A0.40mg/m3B0.12mg/m3C1.0mg/m3D肉眼不可见” 相关考题
考题
某工厂甲醛排气筒高度为10m。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该工厂甲醛排放应执行的排放限值有()。
A.无组织排放速率限值 B.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C.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 D.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
考题
(2015年)某工厂甲醛排气筒高度为10m,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该工厂甲醛排放应执行的限放限值有()。A.无组织排放速率限值
B.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C.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
D.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
考题
下列关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指标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
B.有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
C.无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
D.无组织排放废气只有监控浓度限值
考题
某建设项目无组织排放的特征污染物场界预测浓度超过场界控制点处无组织排放浓度标准限值。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按无组织排放源设计源强参数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B.按无组织排放源事故源强参数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C.对无组织排放源强削减至场界预测浓度达到环境质量标准浓度限值后,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D.对无组织排放源强削减至场界预测浓度达到场界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后,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考题
某建设项目无组织排放的特征污染物场界预测浓度超过场界监控点无 组织排放浓度标准限值。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按无组织排放源设计源强参数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B.按无组织排放源事故源强参数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C.对无组织排放源强削减至场界预测浓度达到环境质量标准浓度限值后,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D.对无组织排放源强削减至场界预测浓度达到场界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后,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考题
下列关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指标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B:有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C:无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D:无组织排放废气只有监控浓度限值
考题
(2013年)下列关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指标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有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
B. 有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
C. 无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
D. 无组织排放废气只有监控浓度限值
考题
1997年1月1日某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批准立项,则该项目无组织排放二氧化硫的监控浓度限值是()。A、0.40mg/m3B、0.12mg/m3C、1.0mg/m3D、肉眼不可见
考题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规定,要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的无组织排放源的下风向设监控点。同时在排放源上风向设参照点,以监控点同参照点的浓度差值不超过规定限值来限制无组织排放。
考题
单选题某建设项目无组织排放的特征污染物场界预测浓度超过场界控制点处无组织排放浓度标准限值。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按无组织排放源设计源强参数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B
按无组织排放源事故源强参数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C
对无组织排放源强削减至场界预测浓度达到环境质量标准浓度限值后,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D
对无组织排放源强削减至场界预测浓度达到场界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后,计算并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考题
单选题现有污染源无组织排放二氧化硫的监控浓度限值(监控点与参照点浓度差值)是()mg/m3。A
0.15B
2.0C
5.0D
0.50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