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一3层现浇框架中间一榀框架的几何尺寸及受力如图所示。图中括号内的数值为梁、柱杆件的相对线刚度值(已考虑了楼板的有利影响)。采用D值法计算。

已知上柱HG反弯点高度位置y=0.45m,承受剪力V3HG=13.91kN,下柱GF反弯点高度位置y=0.50,承受的剪力V2GF=47.81kN,则横梁GL的梁端弯矩MGL最接近于(  )kN·m。

A.22.85
B.30.18
C.36.87
D.40.73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更多 “某一3层现浇框架中间一榀框架的几何尺寸及受力如图所示。图中括号内的数值为梁、柱杆件的相对线刚度值(已考虑了楼板的有利影响)。采用D值法计算。 已知上柱HG反弯点高度位置y=0.45m,承受剪力V3HG=13.91kN,下柱GF反弯点高度位置y=0.50,承受的剪力V2GF=47.81kN,则横梁GL的梁端弯矩MGL最接近于(  )kN·m。A.22.85 B.30.18 C.36.87 D.40.73” 相关考题
考题 框架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采用D值法分析内力及位移,关于D值法与反弯点法之间的区别,下列哪种是正确的?() A、D值法与反弯点法的物理意义没有区别,都是以柱抗剪刚度比值分配楼层剪力;B、D值法中,柱的抗剪刚度考虑了楼层梁刚度的影响,反弯点法假定楼层梁刚度为无穷大,楼层柱反弯点在柱高度的中点;C、D值法和反弯点法柱的抗剪刚度都考虑了楼层梁约束的影响,反弯点法取柱高中点为反弯点位置,而D值法由计算确定;D、D值法中,柱的抗剪刚度考虑了楼层梁约束作用的影响,反弯点法中,柱的抗剪刚度不考虑楼层梁的影响。

考题 在框架结构内力和位移计算中,考虑到(),计算框架梁截面惯性矩I时应考虑其影响。 A.框架柱的稳定性影响B.框架梁的抗扭刚度影响C.现浇楼板可以作为框架梁的有效翼缘的作用D.框架节点的塑性铰影响

考题 框架结构在水平作用力作用下采用 D 值法分析内力及位移,关于 D 值法和反弯点法之间的区别是( )。A. D 值法和反弯点法的物理意义没有区别,都是以柱抗剪刚度分配楼层剪力B. D 值法中,柱抗剪刚度考虑了楼层刚度的影响, 反弯点法假定楼层刚度为无限大, 楼层柱反弯点在柱高度的中点C. D 值法和反弯点法中柱抗剪刚度都考虑了楼层刚度的影响, 反弯点法取楼层柱反弯点在柱高度的中点,D 值法由计算确定D. D 值法中,柱抗剪刚度考虑了楼层刚度的影响, 反弯点法未考虑楼层刚度的影响

考题 三层两跨框架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各柱线刚度均为 1.0×104kN·m,边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为 0.6,中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为 0.7。试计算该框架由梁柱弯曲变形引起的顶点侧移值。

考题 一幢十层教学楼,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一组、Ⅱ类场地。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中间横向框架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2.未考虑非结构构件刚度影响时的框架基本自振周期T1最接近于(  )s。 A. 0.5 B. 0.9 C. 1.2 D. 1.7

考题 某12层现浇框架结构,其中一榀中部框架的剖面知图所示,现浇混凝土楼板,梁两侧无洞。底层各柱截面相同,2~12层各柱截面相同,各层梁截面均相同。梁、柱矩形截面线刚度ib0、ic0(单位:1010N*mm)注于构件旁侧。假定,梁考虑两侧楼板影响的刚度增大系数取《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中相应条文中最大值。 提示:1.计算内力和位移时,采用D值法。 假定,该建筑物位于7度抗震设防区,调整构件截面后,经抗震计算,底层框架总侧移刚度∑D=5.2x105N/mm,柱轴压比大于0.4,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为0.4,不小于相邻层该系数平均值的0.8。试问,在罕遇水平地震作用下,按弹性分析时作用于底层框架的总水平组合剪力标准值VEK(kN),最大不能超过下列何值才能满足规范对位移的限值要求? 提示:1.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作答。 2.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弹塑性变形计算可采用简化计算法;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 3.不考虑柱配箍影响。 (A)5.6x103(B)1.1x104(C)3.1x104(D)6.2x104

考题 某钢结构办公楼,结构布置如图3-9所示。框架梁、柱采用Q345,次梁、中心支撑、加劲板采用Q235,搂面采用150mm厚C30混凝土楼板,钢梁顶采用抗剪栓钉与楼板连接。 框架柱截面为□500×25箱形柱,按单向弯矩计算时,弯矩设计值见框架柱弯矩图,轴压力设计值N=2693.7kN,在进行弯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性计算时,构件以应力形式 达的稳定性计算数值(N/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1.框架柱截面分类为c类, 2.框架柱所考虑构件段无横向荷载作用。 (A)75 (B)90 (C)100 (D)110

考题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三层框架,计算简图如图2-16所示,各梁、柱的相对线刚度及楼层侧向荷载标准值如图2-16所示。假设,该框架满足用反弯点法计算内力的条件,首层柱反弯点在距本层柱底2/3柱高处,二、三层柱反弯点在本层1/2柱高处。试问,一层顶梁L1的右端在该侧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标准值Mk(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9 B.34 C.42 D.50

考题 某12层现浇框架结构,其中一榀中部框架的剖面知图所示,现浇混凝土楼板,梁两侧无洞。底层各柱截面相同,2~12层各柱截面相同,各层梁截面均相同。梁、柱矩形截面线刚度ib0、ic0(单位:1010N*mm)注于构件旁侧。假定,梁考虑两侧楼板影响的刚度增大系数取《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中相应条文中最大值。 提示:1.计算内力和位移时,采用D值法。 假定,P=10kN,底层柱顶侧移值为2.8mm,且上部楼层各边梁、柱及中梁、柱的修正系数分别为a边=0.56,a中=0.76。试问,不考虑柱子的轴向变形影响时,该榀框架的顶层柱顶侧移值(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9(B)11(C)13(D)15

考题 某12层现浇框架结构,其中一榀中部框架的剖面知图所示,现浇混凝土楼板,梁两侧无洞。底层各柱截面相同,2~12层各柱截面相同,各层梁截面均相同。梁、柱矩形截面线刚度ib0、ic0(单位:1010N*mm)注于构件旁侧。假定,梁考虑两侧楼板影响的刚度增大系数取《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中相应条文中最大值。 提示:1.计算内力和位移时,采用D值法。 假定,各楼层所受水平作用如图所示。试问,底层每个中柱分配的剪力值(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3P(B)3.5P (C)4P(D)4.5P

考题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多层住宅楼,安全等级为二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该房屋各层层高均为3.6m,各层梁高均为450mm,建筑面层厚度为50mm,首层地面标高为±0.000m,基础顶面标高为-1.000m。框架某边柱截面如图所示,剪跨比λ>2。混凝土强度等级:框架柱为C35,框架梁、楼板为C30,梁、柱纵向钢筋及箍筋均采用HRB400(),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30mm。 假定,该框架边柱底层柱下端截面(基础顶面)有地震作用组合未经调整的弯矩设计值为320kN·m,底层柱上端截面有地震作用组合并经调整后的弯矩设计值为312kN·m,柱反弯点在柱层高范围内。试问,该柱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设计值Vc(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按《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 149—2006)作答。A.185 B.222 C.266 D.290

考题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三层框架,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各梁、柱的相对线刚度及楼层侧向荷载标准值如下图所示。假设,该框架满足 用反弯点法计算内力的条件,首层柱反弯点在距本层柱底2/3柱高处,二、三层柱反弯点在本层1/2 柱高处。试问,一层顶梁L1的右端在该侧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标准值与下列何项数值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9 (B)34 (C)42 (D)50

考题 某8度区的框架结构办公楼,框架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均采用HRB400钢筋。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一级。?轴框架梁的配筋平面表示法如图1-3所示,as=as'=60mm。①轴的柱为边柱,框架柱截面b×h=800mm×800mm,定位轴线均与梁、柱中心线重合。 提示:不考虑楼板内的钢筋作用。 假定,该梁为中间层框架梁,作用在此梁上的重力荷载全部为沿梁全长的均布荷载,梁上永久均布荷载标准值为46kN/m(包括自重),可变均布荷载标准值为12kN/m(可变均布荷载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试问,此框架梁端考虑地震组合的剪力设计值Vb(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470 (B)520 (C)570 (D)600

考题 假定,P=10kN,底层柱顶侧移值为2.8mm,且上部楼层各边梁、柱及中梁、柱的修正系数分别为α边=0.56,α中=0.76。试问,不考虑柱子的轴向变形影响时,该榀框架的顶层柱顶侧移值(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9 B.11 C.13 D.15

考题 某一3层现浇框架中间一榀框架的几何尺寸及受力如图所示。图中括号内的数值为梁、柱杆件的相对线刚度值(已考虑了楼板的有利影响)。采用D值法计算。 已知各楼层的抗侧刚度D值的总和分别为∑D3=1.189×105N/mm,∑D2=1.465×10^5N/mm,∑D1=1.202×10^5N/mm,由杆件弯曲变形产生的顶层柱顶点位移Δ最接近于(  )mm。A.1.606 B.1.828 C.2.307 D.2.664

考题 某一3层现浇框架中间一榀框架的几何尺寸及受力如图所示。图中括号内的数值为梁、柱杆件的相对线刚度值(已考虑了楼板的有利影响)。采用D值法计算。 已知二层柱JL的DJL值(相对值)为0.376,柱FG的DFG=0.631,柱L承受的剪力V2JL最接近于(  )kN。A.18.99 B.24.67 C.28.49 D.37.0

考题 某一3层现浇框架中间一榀框架的几何尺寸及受力如图所示。图中括号内的数值为梁、柱杆件的相对线刚度值(已考虑了楼板的有利影响)。采用D值法计算。 二层边柱BC的DBC值(相对值)最接近于(  )。 A.0.229 B.0.458 C.1.512 D.2.259

考题 某一3层现浇框架中间一榀框架的几何尺寸及受力如图所示。图中括号内的数值为梁、柱杆件的相对线刚度值(已考虑了楼板的有利影响)。采用D值法计算。 底层中柱EF的DEF值最接近于(  )。A.0.243 B.0.401 C.0.486 D.1.337

考题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抗震等级为二级,框架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梁纵向钢筋及箍筋均采用HRB400。取某边榀框架(C点处为框架角柱)的一段框架梁,梁截面:b×h=400mm×900mm,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s=30mm,梁上线荷载标准值分布图、简化的弯矩标准值见题图,其中框架梁净跨ln=8.4m。假定,永久荷载标准值gk=83kN/m,等效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qk=55kN/m。 假定,多遇地震下的弹性计算结果如下:框架节点C处,柱轴压比为0.5,上柱柱底弯矩与下柱柱顶弯矩大小与方向均相同。试问,框架节点C处,上柱柱底截面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Mc(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810 B.920 C.1020 D.1150

考题 框架结构在水平作用力作用下采用D值法分析内力及位移,关于D值法和反弯点法之间的区别是()。A、D值法和反弯点法的物理意义没有区别,都是以柱抗剪刚度分配楼层剪力B、D值法中,柱抗剪刚度考虑了楼层刚度的影响,反弯点法假定楼层刚度为无限大,楼层柱反弯点在柱高度的中点C、D值法和反弯点法中柱抗剪刚度都考虑了楼层刚度的影响,反弯点法取楼层柱反弯点在柱高度的中点,D值法由计算确定D、D值法中,柱抗剪刚度考虑了楼层刚度的影响,反弯点法未考虑楼层刚度的影响

考题 ()是指梁、柱为现浇,楼板为预制,或柱为现浇,梁板为预制的结构。A、全现浇式框架B、半现浇式框架C、装配式框架D、装配整体式框架

考题 框架的受力行为,正确的是()。A、按照D值法,线刚度大的柱上的剪力必大于线刚度小的柱上的剪力B、以反弯点法在计算柱的抗侧移刚度时考虑了节点的转动C、按D值法,框架柱的反弯点位置与框架的层数有关D、D值法比反弯点法求得的柱抗侧移刚度大

考题 以下关于框架的观点,哪个是正确的?A、按照D、值法,线刚度大的柱上的剪力必大于线刚度小的柱上的剪力B、反弯点法在计算柱的抗侧移刚度时考虑了节点的转动C、按照D、值法框架柱的反弯点位置与框架层数有关D、D、值法比反弯点法求得的柱抗侧移刚度大

考题 单选题框架结构在水平作用力作用下采用D值法分析内力及位移,关于D值法和反弯点法之间的区别是()。A D值法和反弯点法的物理意义没有区别,都是以柱抗剪刚度分配楼层剪力B D值法中,柱抗剪刚度考虑了楼层刚度的影响,反弯点法假定楼层刚度为无限大,楼层柱反弯点在柱高度的中点C D值法和反弯点法中柱抗剪刚度都考虑了楼层刚度的影响,反弯点法取楼层柱反弯点在柱高度的中点,D值法由计算确定D D值法中,柱抗剪刚度考虑了楼层刚度的影响,反弯点法未考虑楼层刚度的影响

考题 单选题以下关于框架的观点,哪个是正确的?A 按照D、值法,线刚度大的柱上的剪力必大于线刚度小的柱上的剪力B 反弯点法在计算柱的抗侧移刚度时考虑了节点的转动C 按照D、值法框架柱的反弯点位置与框架层数有关D D、值法比反弯点法求得的柱抗侧移刚度大

考题 单选题()是指梁、柱为现浇,楼板为预制,或柱为现浇,梁板为预制的结构。A 全现浇式框架B 半现浇式框架C 装配式框架D 装配整体式框架

考题 单选题框架的受力行为,正确的是()。A 按照D值法,线刚度大的柱上的剪力必大于线刚度小的柱上的剪力B 以反弯点法在计算柱的抗侧移刚度时考虑了节点的转动C 按D值法,框架柱的反弯点位置与框架的层数有关D D值法比反弯点法求得的柱抗侧移刚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