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规定,Ⅳ类场地的的特征周期Tg取值为( )。

A.0.20
B.0.30
C.0.40
D.0.65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更多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规定,Ⅳ类场地的的特征周期Tg取值为( )。A.0.20 B.0.30 C.0.40 D.0.65” 相关考题
考题 某土石坝坝址的勘察资料见下表,拟将场地土层开挖15m深度后建造土石坝,问按照《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73—2000)的规定,该工程场地土类型属于下列哪个选项?(  ) A、软弱场地土 B、中软场地土 C、中硬场地土 D、坚硬场地土

考题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10)进行抗震设计时,由于建筑场地类别划分的不同,可能影响到( )。 A.设计地震分组的不同选择 B.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C.特征周期 D.对结构自振周期的取值

考题 对于各类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的考虑,下列哪些说法是符合《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73—2000)的?(  ) A、一般采用基本烈度作为设计烈度 B、抗震设防类为甲类的水工建筑物,比基本烈度提高2度作为设计烈度 C、施工期短时间不与地震作用组合 D、空库期可不与地震作用组合

考题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当结构自振周期不可能小于Tg(Tg为特征周期),也不可能大于5Tg时,增大建筑结构的下列哪些选项可减小地震作用?(  )A、阻尼比 B、自振周期 C、刚度 D、自重

考题 某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场地类别为Ⅰ类。建筑物 A和建筑物B的结构自振周期分别为TA=0.25s和Tb=0.4s。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如果建筑物A和B的地震影响系数分别为aA和aB。则aA/aB的值为( )。A.0.5 B.1.1 C.1.3 D.1.8

考题 某水工建筑物基础埋深为5 m,场地地层资料如下: ① 0~3 m黏土,I1=0.5,vs1=50 m/s ② 3~12 m密实中砂,vs2=340 m/s; ③ 12 m以下基岩,vs3=800 m/s。 按《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 ② 场地类别为( )。A Ⅰ类 B Ⅱ类 C Ⅲ类 D Ⅳ类

考题 某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场地类别为II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物A和建筑物B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分别为:TA=0.2s和TB=0.4,阻尼比均为ζ=0.05,根据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如果建筑物A和B的相应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分别以αA和αB叫表示,试问两者的比值(αA/αB)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 A. 0.83 B. 1.23 C. 1.13 D. 2.13

考题 某水工建筑物基础埋深为2.0 m,场地地层资料如下: ① 0~4.0 m,黏土,IL=0.4,vs=160 m/s; ② 4.0~10.0 m,中砂土,中密,vs=220 m/s; ③ 10~16 m,含砾粗砂,中密,vs=280 m/s; ④ 16 m以下,泥岩,中等风化,vs=800 m/s。 按《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其场地类别应为( )。A Ⅰ类 B Ⅱ类 C Ⅲ类 D Ⅳ类

考题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一97)规定,设计烈度不大于Ⅷ度且基本自振周期大于1.0s的结构,特征周期宜( )。A.延长0.05s B.延长0.02s C.缩短0.05s D.缩短0.02s

考题 某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场地类别为Ⅰ1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计算罕遇作用时的特征周期Tg(s)应取()。A、0.30B、0.35C、0.40D、0.45

考题 在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给出的地震影响系数计算方法中,没有考虑的影响因素是()A、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B、建筑物的自振周期C、场地类别D、地震持续时间

考题 场地特征周期Tg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A、地震烈度B、建筑物等级C、场地覆盖层厚度D、场地大小

考题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规定,拱坝的设计反应谱最大值的代表值βmax为()。A、2.00B、2.25C、2.5D、3.00

考题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规定,Ⅳ类场地的的特征周期T取值为()。A、0.20B、0.30C、0.40D、0.65

考题 关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的设计特征周期,下述()正确。A、设计特征周期即设计所用的地震影响系数特征周期B、设计特征周期与设计地震分组有关C、设计特征周期与场地类别有关D、设计特征周期即指建筑场地的固有周期

考题 选择水工建筑物场地时,下述()不正确。()A、水工建筑物场地类别可划分为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B、宜选择对建筑物抗震相对有利地段C、宜避开对建筑物抗震相对不利地段D、不得在危险地段进行工程建设

考题 某水工建筑物为2级非壅水建筑物,场地基本烈度为7度,其工程抗震设防类别宜为()类。()A、甲B、乙C、丙D、丁

考题 单选题《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一97)规定,设计烈度不大于Ⅷ度且基本自振周期大于1.0s的结构,特征周期宜()。A 延长0.05sB 延长0.02sC 缩短0.05sD 缩短0.02s

考题 单选题场地特征周期Tg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A 地震烈度B 建筑物等级C 场地覆盖层厚度D 场地大小

考题 单选题某水工建筑物为2级非壅水建筑物,场地基本烈度为7度,其工程抗震设防类别宜为()类。()A 甲B 乙C 丙D 丁

考题 单选题某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场地类别为Ⅰ1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计算罕遇作用时的特征周期Tg(s)应取()。A 0.30B 0.35C 0.40D 0.45

考题 单选题某水工建筑场地为Ⅲ类场地,设计烈度为7度,建筑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为1.5s,场地特征周期宜为()。A 0.30sB 0.40sC 0.45sD 0.65s

考题 多选题关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的设计特征周期,下述()正确。A设计特征周期即设计所用的地震影响系数特征周期B设计特征周期与设计地震分组有关C设计特征周期与场地类别有关D设计特征周期即指建筑场地的固有周期

考题 单选题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进行抗震设计时,由于建筑场地类别划分的不同,可能影响到(  )。A 设计地震分组的不同选择B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C 特征周期D 对结构自振周期的取值

考题 单选题在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给出的地震影响系数计算方法中,没有考虑的影响因素是()A 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B 建筑物的自振周期C 场地类别D 地震持续时间

考题 单选题某水工建筑物基础埋深为2.0m,场地地层资料如下:①0~4.0m,黏土,IL=0.4,υs=160m/s;②4.0~10.0m,中砂土,中密,υs=220m/s;③10~16m,含砾粗砂,中密,υs=280m/s;④16m以下,泥岩,中等风化,υs=800m/s。按《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其场地类别应为()。A Ⅰ类B Ⅱ类C Ⅲ类D Ⅳ类

考题 多选题对于各类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的考虑,下列哪些说法是符合《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NB 35047—2015)的?(  )[2013年真题]A对于一般工程应取《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其场所所在地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按场地类别调整后,作为设计水平向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代表值B抗震设防类为甲类的水工建筑物,比基本烈度提高2度作为设计烈度C施工期短暂时可不与地震作用组合D空库期可不与地震作用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