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秦朝规定男子在一生中必须服兵役两次,其中守卫都城一年叫做(  )

A.正卒
B.戍卒
C.更卒
D.边卒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秦统一后,保留了一支庞大的军队。规定成年男子一生中要服兵役两次:守卫都城一年叫“正卒”,守卫边境一年叫“戍卒”;另外,在本郡县内每年服役一月,为“更卒”。因此,正确答案是A。
更多 “秦朝规定男子在一生中必须服兵役两次,其中守卫都城一年叫做(  ) A.正卒 B.戍卒 C.更卒 D.边卒 ” 相关考题
考题 人的一生中,主要有两次生长高峰,第一次高峰是出生后的第一年内。()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秦实行普遍征兵制,规定凡()年龄的男子都要服兵役。 A、17岁—30岁B、20岁—50岁C、30岁—40岁D、17岁—60岁

考题 在古代,男子成年后对年龄都有专门的代称,其中五十岁叫做( )。 A.弱冠 B.不惑 C.花甲 D.知天命

考题 瑞士宪法规定每个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形成稳定、高素质的常备军。

考题 下列城市在古代曾经作为都城,以下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 A.洛阳:东汉、北宋 B.西安:秦朝、西汉 C.北京:西周、元朝 D.南京:东吴、东晋

考题 由解放军、武警守卫的重要警戒目标也必须派()加强守卫。

考题 出人口守卫的实施的内容,不包括()A、保安员上岗时,要按照出入口守卫方案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到达指定的出入口岗位执行守卫任务B、要严格遵守出入口守卫相关制度,捌舰定做好验证、登记、报告、交接班等工作C、守卫期间要语言文明、手势规范、站姿端正、精神饱满D、守卫期间可以根据情况处理私事

考题 西汉时期律法规定,男子一生中要服兵役()年。A、2年B、3年C、4年D、1年

考题 哪些人必须依法服兵役?

考题 按唐朝制度,中男(l6岁以上至21岁的男子)不服兵役,成男(22岁以上的男子)才服兵役,而官员封德彝却向太宗提出中男应服役的建议,但魏征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坚决不同意。此提议最终没有通过。据此可知,当时魏征供职于()A、尚书省B、中书省C、兵部D、门下省

考题 在古希腊城邦里,享有完整公民权的人需具备的条件包括()①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②拥有一定财产③能自备武装服兵役④成年男子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考题 秦朝的法廷成例叫做()。A、成B、廷行事C、式D、法律答问

考题 在规定的条件下,连续两次干燥或灼烧后称定的质量差异不超过规定的范围叫做()。A、恒定B、恒重C、定量

考题 秦律规定,宣判后,如果当事人不服,可以上诉,秦朝叫做()。A、读鞫B、传复C、乞鞫D、封守

考题 秦朝统一六国之后的都城是在()A、镐京B、长安C、咸阳

考题 秦实行普遍征兵制,规定凡多大年龄的男子都要服兵役。()A、17岁—30岁B、20岁—50岁C、30岁—60岁D、17岁—60岁

考题 汉代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民在省吃俭用的情况下,“三年耕,才有一年之蓄”。同时据记载,汉代实行全国皆兵,男子20岁成丁,可以独立耕种和服役,但要到23岁才开始服兵役,期限一年。这反映了汉代()A、生产力水平低下B、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C、边疆不稳战事频繁D、制度蕴含经济和道德的考量

考题 果树在一生中的生长、结果、衰老与更新的全过程,叫做果树的()A、生长周期B、结果周期C、生命周期

考题 秦朝强制男犯去山林砍柴以供宗庙祭祀用的刑罚叫做()。

考题 单选题出人口守卫的实施的内容,不包括()A 保安员上岗时,要按照出入口守卫方案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到达指定的出入口岗位执行守卫任务B 要严格遵守出入口守卫相关制度,捌舰定做好验证、登记、报告、交接班等工作C 守卫期间要语言文明、手势规范、站姿端正、精神饱满D 守卫期间可以根据情况处理私事

考题 单选题西汉时期律法规定,男子一生中要服兵役()年。A 2年B 3年C 4年D 1年

考题 填空题由解放军、武警守卫的重要警戒目标也必须派()加强守卫。

考题 判断题瑞士宪法规定每个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形成稳定、高素质的常备军。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汉代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民在省吃俭用的情况下,“三年耕,才有一年之蓄”。同时据记载,汉代实行全国皆兵,男子20岁成丁,可以独立耕种和服役,但要到23岁才开始服兵役,期限一年。这反映了汉代()A 生产力水平低下B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C 边疆不稳战事频繁D 制度蕴含经济和道德的考量

考题 单选题秦实行普遍征兵制,规定凡多大年龄的男子都要服兵役。()A 17岁—30岁B 20岁—50岁C 30岁—60岁D 17岁—60岁

考题 单选题秦朝统一六国之后的都城是在()A 镐京B 长安C 咸阳

考题 单选题秦律规定,宣判后,如果当事人不服,可以上诉,秦朝叫做()。A 读鞫B 传复C 乞鞫D 封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