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配伍题
KPS评分( ) |中位生存期11个月( ) |治疗期间出现新病灶( ) |白细胞<1.0×10/L( )
A

近期疗效观察指标 

B

远期疗效观察指标 

C

毒副作用观察指标 

D

生存质量观察指标 

E

并发症观察指标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配伍题KPS评分( ) |中位生存期11个月( ) |治疗期间出现新病灶( ) |白细胞1.0×10/L( )A近期疗效观察指标B远期疗效观察指标C毒副作用观察指标D生存质量观察指标E并发症观察指标” 相关考题
考题 晚期(ⅢB,Ⅳ期)非小细胞经含铂类药物方案化疗后中位生存期是A、4~6个月B、8~10个月C、12~14个月D、16~18个月E、20~22个月

考题 脑胶质瘤目前统计的中位生存期为()。 A、21个月B、21.7个月C、17个月D、27.1个月

考题 中位生存期11个月A.近期疗效观察指标B.远期疗效观察指标C.生存质量观察指标D.毒副作用观察指标E.并发症观察指标

考题 在转移性晚期肾癌的白介素Ⅱ治疗中,具有哪些特点 ( ) A、有效率为5%左右B、完全缓解者为7%~9%C、大多数CR者长期存活D、有效率30%E、CR者中位生存期10个月

考题 (2005)中毒性脑病的脑脊液改变A. 白细胞数5×10/L,淋巴细胞为主,蛋白0.3g/L,糖3.5mmol/LB. 白细胞数50×10/L,淋巴细胞为主,蛋白1.0g/L,糖1.5mmol/LC. 白细胞数2000×10/L,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1.0g/L,糖3.5mmol/LD. 白细胞数50×10/L,淋巴细胞为主,蛋白0.8g/L,糖3.5mmol/LE. 白细胞数5×10/L,淋巴细胞为主,蛋白0.3g/L,糖2.5mmol/L

考题 A.(2~7)×10/LB.(0.8~4)×10/LC.(11~12)×10/LD.(10~20)×10/LE.(15~20)×10/L6个月~2岁儿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参考范围是

考题 粒细胞缺乏症是指周围血中A.白细胞<2.0×10/L,粒细胞<0.5×10/L B.白细胞<4.0×10/L,粒细胞<2.0×10/L C.白细胞<3.0×10/L,粒细胞<1.0×10/L D.白细胞<4.0×10/L,粒细胞<3.0×10/L E.白细胞<3.0×10/L,粒细胞<3.0×10/L

考题 肺结核手术治疗的前提是( )。A.经l年以上正规的抗结核治疗 B.经2年以上正规的抗结核治疗 C.经正规的抗结核治疗、病灶稳定3个月以上 D.经正规的抗结核治疗、病灶稳定6~8个月 E.经正规的抗结核治疗、病灶稳定10个月以上

考题 我国判断临终病人的标准是生存期为( )。A.2~3个月 B.4~5个月 C.6~7个月 D.8~10个月 E.11~12个月

考题 女,21岁。心悸,怕热,多汗3个月,考虑Graves病,白细胞4.0×10/L,中性粒细胞2.5×10/L,给予甲巯咪唑和美托洛尔治疗,2周后复查白细胞1.0×10/L,中性粒细胞0.4×10/L,中性粒细胞缺乏最可能的原因是A.粒细胞分布异常 B.β受体阻断剂副作用 C.甲状腺功能亢进病情加重 D.抗甲状腺药物副作用 E.叶酸或维生素B缺乏

考题 患者,女性,20岁。新诊断为Graves病,服PTU治疗1个月后出现白细胞减少,其停药指征是A.WBC/L,中性粒细胞/L B.WBC/L,中性粒细胞/L C.WBC/L,中性粒细胞/L D.WBC/L,中性粒细胞E.WBC/L,中性粒细胞/L

考题 患者,女性,20岁。新诊断为Graves病,服PTU治疗1个月后出现白细胞减少,其停药指征是A.WBC<4×10/L,中性粒细胞<1.5×10/L B.WBC<3×10/L,中性粒细胞<1.5×10/L C.WBC<2×10/L,中性粒细胞<1×10/L D.WBC<3.5×10/L,中性粒细胞<1×10/L E.WBC<2.5×10/L,中性粒细胞<1.5×10/L

考题 男性,28岁,O型血,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半年,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2.2×10/L,血小板20×10/L。若患者出现感染,抗生素治疗仍得不到控制,需输注粒细胞,一般总数为(  )。 A.(1.0~3.0)×10 B.(5.0~6.0)×10 C.(1.0~3.0)×10 D.(5.0~6.0)×10 E.(1.0~3.0)×10

考题 SAS的每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4级评分,其中包括()。(2009-11)A:10个正向评分题B:5个反向评分题C:15个正向评分题D:10个反向评分题

考题 中位生存期11个月()A、近期疗效观察指标B、远期疗效观察指标C、生存质量观察指标D、毒副作用观察指标E、并发症观察指标

考题 KPS评分( )

考题 治疗期间出现新病灶()A、近期疗效观察指标B、远期疗效观察指标C、生存质量观察指标D、毒副作用观察指标E、并发症观察指标

考题 患者男性,有咳嗽.咳痰病史10余年,逐年加重。入冬后咳嗽明显,咳白色粘稠痰。近一周胸闷,气急,活动时加剧。嘴唇紫绀,头痛,精神软弱,有时出现神情恍惚而就医。体检:T37℃,P88次/分,R25次/分,BP110/84mmHg。桶状胸。语颤消失。叩诊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肺下界,肝浊音界下降。听诊心音遥远,肺呼吸减弱。呼气延长。提示: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1.0L。一般情况下第一秒用力呼气量1.0L时生存期约为多少年()A、生存期约为2年B、生存期约为5年C、生存期约为10年D、生存期约为12年E、生存期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

考题 0.010HCl溶液中浓度为()A、1.0×10-2mol.L-1B、1.0×10-12mol.L-1C、1.0×10-1mol.L-1D、1.0×10-10mol.L-1

考题 抗甲状腺药物引起外周血白细胞减少时的停药指征为( )A、白细胞3×10/L或中性粒1.5×10/LB、白细胞5×10/L或中性粒1.0×10/LC、白细胞4×10/L或中性粒1.0×10/LD、白细胞4.5×10/L或中性粒2.5×10/LE、白细胞5×10/L或中性粒0.5×10/L

考题 患者男,54岁,因“进行性消瘦伴腹痛2个月”来诊。查体:KPS=70;消瘦,无黄疸;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肿物。实验室检查(外院):CA19-9580kU/L,其余血生化未见异常。腹部CT:胰头占位性病变。患者接受了同步放化学治疗。关于同步放化学治疗,叙述正确的有()。A、推荐吉西他滨同步放化学治疗B、治疗范围应包括原发病灶和必要的淋巴引流区C、推荐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或调强适形放射治疗D、剂量越高,局部控制率越高;建议放射治疗剂量为DT70GyE、局部晚期胰腺癌放射治疗效果较好,中位生存期可达20个月F、可有效地缓解胰腺癌患者的腹痛,降低远处转移率

考题 患儿,11个月,发热、轻咳10d,惊厥2次,1个月前患麻疹,患儿嗜睡,PPD(+),脑脊液白细胞680×106/L,蛋白质1.0g/L,糖1.25mmol/L,氯化物95mmol/L,应诊断为()A、病毒性脑膜炎B、结核性脑膜炎C、化脓性脑膜炎D、真菌性脑膜炎E、中毒性脑病

考题 女,35岁,心慌、怕热、多汗、消瘦、易饿3个月,甲状腺弥漫性Ⅰ°肿大,血TSH降低、T和T增高,诊为甲亢。他巴唑每天30mg,半月后血白细胞2.0×10/L.中性粒细胞1.0×10/L。甲亢的下一步治疗宜选()A、他巴唑剂量减半再用B、他巴唑与升白细胞药合用C、改用丙基氧嘧啶D、核素I治疗E、白细胞恢复正常后立即手术治疗

考题 单选题脑室穿刺液符合哪项标准,可考虑脑室管膜炎(  )。A 白细胞50×106/L,糖2.6mmol/L,蛋白1.0g/LB 白细胞10×106/L,糖1.6mmol/L,蛋白1.0g/LC 白细胞10×106/L,糖3.6mmol/L,蛋白0.4g/LD 白细胞10×106/L,糖1.6mmol/L,蛋白0.4g/LE 白细胞50×106/L,糖1.6mmol/L,蛋白0.4g/L

考题 单选题0.010HCl溶液中浓度为()A 1.0×10-2mol.L-1B 1.0×10-12mol.L-1C 1.0×10-1mol.L-1D 1.0×10-10mol.L-1

考题 单选题抗甲状腺药物引起外周血白细胞减少时的停药指征为( )A 白细胞3×10/L或中性粒1.5×10/LB 白细胞5×10/L或中性粒1.0×10/LC 白细胞4×10/L或中性粒1.0×10/LD 白细胞4.5×10/L或中性粒2.5×10/LE 白细胞5×10/L或中性粒0.5×10/L

考题 多选题在转移性晚期肾癌的白介素Ⅱ治疗中,具有哪些特点()A有效率为5%左右B完全缓解者为7%~9%C大多数CR者长期存活D有效率30%ECR者中位生存期10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