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多选题
关于甲对李某是否成立诈骗罪,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1年真题]
A

甲的行为完全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成立诈骗罪

B

标价高不是诈骗行为,虚假证据证明该画为名家亲笔则是诈骗行为

C

李某已有认识错误,甲强化其认识错误的行为不是诈骗行为

D

甲拿出虚假证据的行为与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甲仅成立诈骗未遂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受骗者事前有所怀疑,但是如果行为人没有强化其认识错误,受骗者就不会基于被强化的认识错误做出处分财物的行为。因此,受骗者的处分行为与行为人强化其认识错误的欺骗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本题中,李某对赝品半信半疑,既有部分认识错误,又有所怀疑。此时甲拿出虚假证据,证明该画为名家亲笔,以此强化其认识错误。这种行为就属于诈骗行为。李某基于受到强化的认识错误处分了财物,甲因此取得财物。如果甲没有强化李某认识错误的行为,李某就不会处分财物,二者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甲的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成立诈骗罪
更多 “多选题关于甲对李某是否成立诈骗罪,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1年真题]A甲的行为完全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成立诈骗罪B标价高不是诈骗行为,虚假证据证明该画为名家亲笔则是诈骗行为C李某已有认识错误,甲强化其认识错误的行为不是诈骗行为D甲拿出虚假证据的行为与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甲仅成立诈骗未遂” 相关考题
考题 关于甲对李某是否成立诈骗罪,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甲的行为完全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成立诈骗罪B.标价高不是诈骗行为,虚假证据证明该画为名家亲笔则是诈骗行为C.李某已有认识错误,甲强化其认识错误的行为不是诈骗行为D.甲拿出虚假证据的行为与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甲仅成立诈骗未遂

考题 甲将一只壶的壶底落款“民国叁年”磨去,放在自己的古玩店里出卖。某日,钱某看到这只壶,误以为是明代文物。甲见钱某询问,谎称此壶确为明代古董,钱某信以为真,按明代文物交款买走。又一日,顾客李某看上一幅标价很高的赝品,以为名家亲笔。但又心存怀疑。甲遂拿出虚假证据,证明该画为名家亲笔。李某以高价买走赝品。请回答第{TSE}题。{TS}关于甲对钱某是否成立诈骗罪,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甲的行为完全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成立诈骗罪B.钱某自已有过错,甲不成立诈骗罪C.钱某已误以为是明代古董,甲没有诈骗钱某D.古玩投资有风险,古玩买卖无诈骗,甲不成立诈骗罪

考题 关于事实二的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甲将2万元真币送给赵某,构成行贿罪 B.甲将10万假币冒充真币送给赵某,不构成诈骗罪 C.赵某收受甲的财物,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D.赵某被甲欺骗而订立合同,构成签订合同失职被骗罪

考题 (一)甲将一只壶的壶底落款“民國叁年”磨去,放在自己的古玩店里出卖。某日,钱某看到这只壶,误以为是明代文物。甲见钱某询问,谎称此壶确为明代古董,钱某信以为真,按明代文物交款买走。又一日,顾客李某看上一幅标价很高的赝品,以为名家亲笔,但又心存怀疑。甲遂拿出虚假证据,证明该画为名家亲笔。李某以高价买走赝品。请回答第86—87题。第 86 题 关于甲对钱某是否成立诈骗罪,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甲的行为完全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成立诈骗罪B.钱某自己有过错,甲不成立诈骗罪C.钱某已误以为是明代古董,甲没有诈骗钱某D.古玩投资有风险,古玩买卖无诈骗,甲不成立诈骗罪

考题 甲本欲电话诈骗乙,但拨错了号码,对接听电话的丙实施了诈骗,骗取丙大量财物。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属于对象错误,成立诈骗罪既遂 B.属于方法错误,成立诈骗罪既遂 C.属于手段错误,成立诈骗罪既遂 D.属于因果关系错误,成立诈骗罪既遂

考题 共用题干 甲将一只壶的壶底落款“民圆叁年”磨去,放在自己的古玩店里出卖。某日,钱某看到这只壶,误以为是明代文物。甲见钱某询问,谎称此壶确为明代古董,钱某信以为真,按明代文物交款买走。又一日,顾客李某看上一幅标价很高的赝品,以为名家亲笔,但又心存怀疑。甲遂拿出虚假证据,证明该画为名家亲笔。李某以高价买走赝品。请回答第86—87题。关于甲对李某是否成立诈骗罪,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甲的行为完全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成立诈骗罪B:标价高不是诈骗行为,虚假证据证明该画为名家亲笔则是诈骗行为C:李某已有认识错误,甲强化其认识错误的行为不是诈骗行为D:甲拿出虚假证据的行为与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甲仅成立诈骗未遂

考题 关于诈骗罪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不考虑数额)?A.甲声称自己出售的某时尚手机市场价格3 万元(实际4000 元),打折后以一万元出售的,成立诈骗罪 B.甲为乙鉴定古玩,明知价值100 万元却谎称为现代仿品,价值100 元,乙自叹瞎眼,遂丢弃该花瓶,随后甲将其捡走,甲成立诈骗罪 C.甲谎称自己患急病,让邻居开车将自己送往医院,甲成立诈骗罪 D.甲为了让乙多捐钱,谎称其他人都捐款数额较大,致使乙也捐款数额巨大,甲成立诈骗罪

考题 共用题干 甲将一只壶的壶底落款“民圆叁年”磨去,放在自己的古玩店里出卖。某日,钱某看到这只壶,误以为是明代文物。甲见钱某询问,谎称此壶确为明代古董,钱某信以为真,按明代文物交款买走。又一日,顾客李某看上一幅标价很高的赝品,以为名家亲笔,但又心存怀疑。甲遂拿出虚假证据,证明该画为名家亲笔。李某以高价买走赝品。请回答第86—87题。关于甲对钱某是否成立诈骗罪,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甲的行为完全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成立诈骗罪B:钱某自己有过错,甲不成立诈骗罪C:钱某已误以为是明代古董,甲没有诈骗钱某D:古玩投资有风险,古玩买卖无诈骗,甲不成立诈骗罪

考题 甲与李某素有积怨,得知李某持铁棍向其父挑衅后,便前往李某家滋事。因李某不在家,甲返回途中,从路过的丁家取了一把菜刀藏于身后。李某闻讯赶至并持铁棍打甲,甲即持菜刀与李某对打,砍伤李某左手腕关节(轻伤),甲也被随后赶至的李某之子丙打伤。甲在住院治疗期间委托其姐向公安机关投案。在庭审中,甲辩解是在受到李某一家围攻殴打时才拔刀还击而砍伤李某的,属于正当防卫。下列关于甲的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有哪些?()A:成立自首 B:成立正当防卫,不构成犯罪 C:成立自首,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成立故意伤害罪

考题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潜入乙家,搬走乙家一台价值6000元的冰箱,走到门口,被乙6岁的女儿丙看到。丙问甲为什么搬自己家的冰箱,甲谎称是其父亲让他来搬的。丙信以为真,便不加阻拦,让甲将冰箱搬走。甲的行为成立诈骗罪 B:店主甲在柜台内陈列了两块标价5万元的玉石,钱某讲价后2万元购买其中一块,李某讲价后以3000元的价格购买了另一块。甲对钱某成立诈骗罪 C:甲到乙的餐馆吃饭,在食物中发现了一只苍蝇,遂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为由进行威胁,索要精神损失费4000元,乙迫于无奈付给甲4000元。甲的行为成立敲诈勒索罪 D:甲为取得财物殴打被害人李某,造成李某轻微伤。趁李某外出就医时,甲进入李某家中取走财物,甲成立盗窃罪

考题 下列关于单位犯罪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王某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公司、企业等单位,利用该单位实施犯罪的。不成立单位犯罪B、甲、乙、丙三人成立某文化传播公司后,合法经营获利1万元,实施诈骗行为获款190万元,不成立单位犯罪C、钱某和李某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钱某和李某私分的,不成立单位犯罪D、单位实施的贷款诈骗行为,不能构成贷款诈骗罪,可以按合同诈骗罪定罪

考题 李某为了对张某实施诈骗而伪造驾驶证,并用伪造的证件诈骗张某钱物2万余元。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李某涉嫌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B、李某涉嫌诈骗罪C、对李某应以诈骗罪定罪处罚D、对李某应以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定罪处罚

考题 多选题关于诈骗罪,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甲将仇人乙杀死后,虚构乙被绑架的事实,向乙的亲属索要钱财。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以及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想象竞合犯,应当数罪并罚B丙伪造信用卡并使用诈骗数额较大的财物,丙成立伪造金融票证罪与信用卡诈骗罪,应当数罪并罚C丁伪造警官证后,在十字路口处向违章行驶的司机出示并收取罚款万余元,丁的行为成立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的想象竞合犯D戊对李家的保姆谎称自己是李某的同事,前来取李某忘带的电脑,保姆信以为真将电脑交给戊,戊构成诈骗罪

考题 多选题甲公司与王某签订买卖合同之后,王某死亡之前,关于挖掘机所有权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2年真题]A甲公司B丙公司C丁公司D王某

考题 多选题关于事实三的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4年真题]A甲让乙卖出冰毒应定性为甲事后处理所盗赃物,对此不应追究甲的刑事责任B乙将40克冰毒掺杂、冒充120克纯冰毒卖出的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C甲、乙既成立诈骗罪的共犯,又成立贩卖毒品罪的共犯D乙在冰毒中掺杂使假,不构成制造毒品罪

考题 多选题关于事实二的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3年真题]A胡某的死亡应归责于甲的肇事行为B胡某的死亡应归责于甲的逃逸行为C对甲应适用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定刑D甲交通肇事后逃逸,如数日后向警方投案如实交待罪行的,成立自首

考题 多选题关于事实三的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7年真题]A李某对郭某进行欺骗,导致郭某以高价购买赃物,构成诈骗罪B李某明知金饰是犯罪所得而出售,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C李某欺骗王某放弃对剩余2万元销赃款的返还请求,构成诈骗罪D李某虽将金饰卖得5万元,但王某所犯财产犯罪的数额为1万元

考题 单选题关于诈骗罪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不考虑数额)?(  )[2016年真题]A 甲利用信息网络,诱骗他人点击虚假链接,通过预先植入的木马程序取得他人财物。即使他人不知点击链接会转移财产,甲也成立诈骗罪B 乙虚构可供交易的商品,欺骗他人点击付款链接,取得他人财物的,由于他人知道自己付款,故乙触犯诈骗罪C 丙将钱某门前停放的摩托车谎称是自己的,卖给孙某,让其骑走。丙就钱某的摩托车成立诈骗罪D 丁侵入银行计算机信息系统,将刘某存折中的5万元存款转入自己的账户。对丁应以诈骗罪论处

考题 多选题关于事实三的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6年真题]A甲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原因,骗取保险金,触犯保险诈骗罪B甲既触犯保险诈骗罪,又触犯诈骗罪,由于两罪性质不同,应数罪并罚C陈某未将保险金据为己有,因欠缺非法占有目的不构成职务侵占罪D陈某与甲密切配合,骗取保险金,两人构成保险诈骗罪的共犯

考题 单选题甲、乙为朋友。乙出国前,将自己的借记卡(背面写有密码)交甲保管。后甲持卡购物,将卡中1.3万元用完。乙回国后发现卡里没钱,便问甲是否用过此卡,甲否认。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3年真题]A 侵占罪B 信用卡诈骗罪C 诈骗罪D 盗窃罪

考题 多选题中国人李某定居甲国,后移居乙国,数年后死于癌症,未留遗嘱。李某在中国、乙国分别有住房和存款,李某养子和李某妻子的遗产之争在中国法院审理。关于该遗产继承案的法律适用,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0年真题]A李某动产的继承应适用甲国法B李某动产的继承应适用乙国法C李某动产的继承应适用中国法D李某所购房屋的继承应适用房屋所在国的法律

考题 多选题关于微波炉爆炸导致李某受伤,李某欲通过诉讼途径维权。下列关于李某请求赔偿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2013年真题]A李某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起诉讼B李某可以依据《产品质量法》提起诉讼C李某有权请求甲公司赔偿D李某有权请求乙公司赔偿

考题 多选题关于李某脱逃前的诉讼程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5年真题]A是否逮捕李某,应由甲市检察院的上一级检察院审查决定B李某符合逮捕条件,但因其有孕在身,可对其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C李某委托的律师在侦查阶段会见李某,需经侦查机关许可D侦查人员每次讯问李某时,应对讯问过程实行全程录音、录像

考题 多选题关于甲对钱某是否成立诈骗罪,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2011年真题]A甲的行为完全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成立诈骗罪B钱某自己有过错,甲不成立诈骗罪C钱某自己误以为是明代古董,甲没有诈骗钱某D古玩投资有风险,古玩买卖无诈骗,甲不成立诈骗罪

考题 多选题关于李某脱逃后的诉讼程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5年真题]A李某脱逃后,法院可中止审理B在通缉李某一年不到案后,甲市检察院可向甲市中级法院提出没收李某违法所得的申请C李某的近亲属只能在6个月的公告期内申请参加诉讼D在审理没收违法所得的案件过程中,李某被抓捕归案的,法院应裁定终止审理

考题 单选题甲偶然翻动造纸厂内的碎纸堆时,发现纸堆下面有碎币(后查证属报废的货币碎片),拿回家后将货币碎片粘贴成残币10元、50元、100元若干张,合计5000余元,并以该钱被老鼠咬破为由将粘贴的残币带到某银行兑换。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甲仅成立伪造货币罪B 甲仅成立变造货币罪C 甲成立伪造货币罪与诈骗罪想象竞合D 甲成立伪造货币罪与诈骗罪数罪并罚

考题 多选题关于事实二的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2年真题]A甲将2万元真币送给赵某,构成行贿罪B甲将10万假币冒充真币送给赵某,不构成诈骗罪C赵某收受甲的财物,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D赵某被甲欺骗而订立合同,构成签订合同失职被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