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患儿,7岁,发热半个月,体温38~39℃,伴连声顿咳,有时咳后吐。每天予青霉素560万U静脉输液已5天,不见好。其母正患活动性肺结核。体检:两肺肺门影增大、增浓,右肺上野有片影。末稍血象:WBC7.4×10()。
A

经合理治疗病灶吸收、痊愈

B

延误治疗可发生血行播散

C

治疗不当,病灶液化形成空洞

D

病灶残留,以后可致继发性肺结核

E

肿大的淋巴结压迫支气管,导致肺不张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患儿,7岁,发热半个月,体温38~39℃,伴连声顿咳,有时咳后吐。每天予青霉素560万U静脉输液已5天,不见好。其母正患活动性肺结核。体检:两肺肺门影增大、增浓,右肺上野有片影。末稍血象:WBC7.4×10()。A 经合理治疗病灶吸收、痊愈B 延误治疗可发生血行播散C 治疗不当,病灶液化形成空洞D 病灶残留,以后可致继发性肺结核E 肿大的淋巴结压迫支气管,导致肺不张” 相关考题
考题 患儿,男,8岁。诊断为原发型肺结核。经治疗后其病理转归最可能是( )A、吸收好转B、产生空洞C、血行播散D、淋巴播散E、病灶蔓延扩大

考题 原发性肺结核的原发病灶自然演变过程中最常见的是( )A、自行钙化或吸收B、发展为肺门淋巴结核C、发展为胸膜炎D、病灶坏死溶解形成空洞E、血行播散

考题 关于原发型肺结核的概念,哪几项描述是正确的 A、指初次感染结核菌后在肺内形成病变B、病灶局部反应重,多可形成空洞C、下区多见,肺部病变严重易形成空洞D、肺门纵隔淋巴结常受累E、可发生血行播散及胸腔渗液

考题 肺结核原发综合征是指 A、肺结核合并右肺中叶不张B、结核球伴有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C、肺部的原发结核病灶、淋巴管炎和局部淋巴结炎D、原发型肺结核伴有结核菌血行播散E、原发型肺结核的原发灶发生干酪样坏死,形成空洞

考题 下述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X线表现哪项是不妥的:A.病灶新旧夹杂B.病灶多在上中肺野C.病灶以中下肺较多D.大多数有肺门淋巴结增大E.可形成空洞

考题 患儿,7岁,发热半个月,体温38~39℃,伴连声顿咳,有时咳后吐。每天予青霉素560万U静脉输液已5天,不见好。其母正患活动性肺结核。体检:两肺肺门影增大、增浓,右肺上野有片影。末稍血象:WBC7.4×10/L,N52%,L48%。本病少见的演变结局是A.经合理治疗病灶吸收、痊愈 B.延误治疗可发生血行播散 C.病灶残留,以后可致继发性肺结核 D.治疗不当,病灶液化形成空洞 E.肿大的淋巴结压迫支气管,导致肺不张

考题 患者,7岁,发热半个月,体温38℃~39℃,伴连声顿咳,有时咳后吐。每天予青霉素560万U静脉输液已5天,不见好。其母正患活动性肺结核。体检:两肺无干湿啰音。胸透:两肺肺门影增大、增浓,右肺上野有片影。末梢血象:WBC7.4×10/L,N52%,L48%。本病少见的演变结局是A.病灶残留,以后可致继发性肺结核 B.延误治疗可发生血行播散 C.治疗不当,病灶液化形成空洞 D.经合理治疗病灶吸收、痊愈 E.肿大的淋巴结压迫支气管,导致肺不张

考题 患者,6岁,发热半个月,体温38~39℃,伴连声顿咳,有时咳后吐。每天予青霉素560万U静脉输液已5天,不见好。其母正患活动性肺结核。体检:两肺无干湿啰音。胸透:两肺肺门影增大、增浓,右肺上野有片影。末梢血象:白细胞7.4×10()。A、病灶残留,以后可致继发性肺结核B、延误治疗可发生血行播散C、治疗不当,病灶液化形成空洞D、经合理治疗病灶吸收、痊愈E、肿大的淋巴结压迫支气管,导致肺不张

考题 支气管肺炎的CT表现包括()A、可形成空洞B、支气管肺炎病灶经治疗后可完全消散C、可有肺不张D、可有肺气肿E、斑片状阴影沿肺纹理走行,多分布于双肺上叶

考题 患儿15个月,近一个月食欲下降,渐瘦,一周来发热、咳、结核菌素,胸部X线见右肺有淡薄阴影伴肺门淋巴结肿大,给予雷米封、利福平各150mg/日,估计三个月后复查胸片可能是()A、病灶开始吸收B、肺野有小脓肿形成C、病灶扩大出现空洞D、有均匀大小一致粟粒影E、病灶钙化

考题 女孩,5岁。发热10d,体温波动于38℃左右,伴连声顿咳,有时咳后呕吐。每天予青霉素、头孢噻肟钠静脉输液已5d,不见好转。体检:两肺无干、湿性啰音。假如该患儿母亲正患活动性肺结核。患儿胸片示:两肺门影增大、增浓,肺上野有片影。外周血象白细胞数6.4×109/L,淋巴细胞0.48。本病常见的演变结局是()A、经合理治疗后,病灶吸收痊愈B、延误治疗可发生血行播散C、治疗不当,病灶液化形成空洞D、病灶残留,以后可致继发性肺结核E、肿大的淋巴结,压迫支气管,导致肺不张F、形成气胸G、出现肺大泡

考题 关于继发性肺结核病正确的描述是()A、肺内病变常始于肺门B、肺门淋巴结常有明显病变C、不经治疗绝大多数能自然痊愈D、不易引起空洞形成E、主要通过支气管播散

考题 下列哪项征象提示肺结核并发肺癌可能()A、成年肺结核患者病变侧肺门淋巴结肿大B、结核治疗中某处病灶好转,而他处病灶增大C、纤维素条影基础上出现浸润性阴影D、随访过程中肺内出现直径大于3cm的肿块影E、原病灶处出现纤维钙化灶

考题 患儿,7岁,发热半个月,体温38~39℃,伴连声顿咳,有时咳后吐。每天予青霉素560万U静脉输液已5天,不见好。其母正患活动性肺结核。体检:两肺肺门影增大、增浓,右肺上野有片影。末稍血象:WBC7.4×10()。A、经合理治疗病灶吸收、痊愈B、延误治疗可发生血行播散C、治疗不当,病灶液化形成空洞D、病灶残留,以后可致继发性肺结核E、肿大的淋巴结压迫支气管,导致肺不张

考题 单选题肺结核原发综合征是指()。A 肺结核合并右肺中叶不张B 结核球伴有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C 肺部的原发结核病灶、淋巴管炎和局部淋巴结炎D 原发型肺结核伴有结核菌血行播散E 原发型肺结核的原发灶发生干酪样坏死,形成空洞

考题 单选题继发性肺结核与原发性肺结核的主要不同点是( )A 病灶位于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B 一般无肺门淋巴结肿大C 肺内病灶钙化较少见D 病灶形态多样,可形成空洞E 胸腔积液

考题 多选题下列哪项征象提示肺结核并发肺癌可能()A成年肺结核患者病变侧肺门淋巴结肿大B结核治疗中某处病灶好转,而他处病灶增大C纤维素条影基础上出现浸润性阴影D随访过程中肺内出现直径大于3cm的肿块影E原病灶处出现纤维钙化灶

考题 单选题继发性肺结核与原发性肺结核的主要不同点是:()A 病灶位于上肺尖段及下叶背段B 一般无肺门淋巴结肿大C 肺内病灶钙化较少见D 病灶形态多样,可溶解形成空洞E 胸腔积液

考题 单选题患儿,7岁,发热半个月,体温38~39℃,伴连声顿咳,有时咳后吐。每天予青霉素560万U静脉输液已5天,不见好。其母正患活动性肺结核。体检:两肺肺门影增大、增浓,右肺上野有片影。末稍血象:WBC7.4×109/L,N0.70。本病少见的演变结局是(  )。A 经合理治疗病灶吸收、痊愈B 延误治疗可发生血行播散C 治疗不当,病灶液化形成空洞D 病灶残留,以后可致继发性肺结核E 肿大的淋巴结压迫支气管,导致肺不张

考题 单选题患儿,7岁,发热半个月,体温38~39℃,伴连声顿咳,有时咳后吐。每天予青霉素560万U静脉输液已5天,不见好。其母正患活动性肺结核。体检:两肺肺门影增大、增浓,右肺上野有片影。末稍血象:WBC7.4×10/L,N52%,L48%。本病少见的演变结局是()。A 经合理治疗病灶吸收、痊愈B 延误治疗可发生血行播散C 治疗不当,病灶液化形成空洞D 病灶残留,以后可致继发性肺结核E 肿大的淋巴结压迫支气管,导致肺不张

考题 多选题支气管肺炎的CT表现包括()A可形成空洞B支气管肺炎病灶经治疗后可完全消散C可有肺不张D可有肺气肿E斑片状阴影沿肺纹理走行,多分布于双肺上叶

考题 单选题患者,6岁,发热半个月,体温38~39℃,伴连声顿咳,有时咳后吐。每天予青霉素560万U静脉输液已5天,不见好。其母正患活动性肺结核。体检:两肺无干湿啰音。胸透:两肺肺门影增大、增浓,右肺上野有片影。末梢血象:白细胞7.4×10()。A 病灶残留,以后可致继发性肺结核B 延误治疗可发生血行播散C 治疗不当,病灶液化形成空洞D 经合理治疗病灶吸收、痊愈E 肿大的淋巴结压迫支气管,导致肺不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