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患儿,女,2岁。自1岁起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喜蹲下、发绀,胸骨左缘第2~4肋间及3级收缩期杂音,可见杵状指。该患儿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室间隔缺损

B

房间隔缺损

C

动脉导管未闭

D

主动脉瓣狭窄

E

法洛四联症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更多 “单选题患儿,女,2岁。自1岁起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喜蹲下、发绀,胸骨左缘第2~4肋间及3级收缩期杂音,可见杵状指。该患儿最可能的原因是( )A 室间隔缺损B 房间隔缺损C 动脉导管未闭D 主动脉瓣狭窄E 法洛四联症” 相关考题
考题 患儿男,3岁。自1岁起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常喜下蹲位,发绀,胸骨左缘第2~4肋间闻及III级收缩期杂音,可见杵状指。最可能的原因是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法洛四联症D.动脉导管未闭E.右位心

考题 法洛四联症典型体征A、 胸骨左缘2~4肋间Ⅲ级收缩期杂音,P2减弱,紫绀、杵状指趾B、 胸骨右缘2~4肋间Ⅲ级收缩期杂音,P2减弱,紫绀、杵状指趾C、 胸骨左缘2~4肋间Ⅲ级收缩期杂音,P2增强,紫绀、杵状指趾D、 胸骨左缘2~4肋间Ⅲ级收缩期杂音,P2减弱,血红蛋白120/LE、胸骨左缘2~4肋间Ⅲ级收缩期杂音,P2增强,血红蛋白160/L

考题 患儿5岁,患动脉导管未闭。其杂音特点是( )A.胸骨左缘第2肋间连续性杂音B.胸骨左缘第2肋间收缩期杂音C.胸骨左缘第4肋间连续性杂音D.胸骨左缘第4肋间收缩期杂音E.胸骨左缘第2肋间舒张期杂音

考题 患儿,4岁,自1岁时出现口唇青紫,活动后加剧,喜坐少动,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有震颤,动脉血氧饱和度75%,此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

考题 患儿,2岁。自1岁时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常喜下蹲位,发绀,胸骨左缘2~4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可见杵状指。首先考虑A.右心室肥厚B.动脉导管未闭C.法洛四联症D.室间隔缺损E.房间隔缺损

考题 3岁患儿,自1岁时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常喜下蹲位,发绀,胸骨左缘第2~4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可见杵状指。首先考虑( )。A.房间隔缺损B.动脉导管未闭C.法洛四联症D.室间隔缺损E.右位心

考题 患儿男,3岁。自1岁起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常喜下蹲位,发绀,胸骨左缘第2~4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可见杵状指。最可能的原因是( )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法洛四联症D、动脉导管未闭E、右位心

考题 患儿,3岁。自1岁时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常喜下蹲位,发绀,胸骨左缘2~4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可见杵状指,首先考虑A.房间隔缺损 B.动脉导管未闭 C.法洛四联症 D.室间隔缺损 E.右位心

考题 4岁患儿,自1岁起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常喜蹲下位,发绀,可见杵状指,考虑为法洛四联症,护理此患儿要注意保证入量,防止脱水,其目的是A:防止心力衰竭 B:防止休克 C:防止脑出血 D:防止便秘 E:防止血栓栓塞

考题 2岁患儿,生后6个月开始出现口唇发绀,活动时喜蹲踞,近2天起出现发热、腹泻。体格检查见轻度杵状指,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3级全收缩期杂音,P2减弱。护理该患儿时,尤其应注意()A、预防感染B、绝对卧床休息C、供给足够的能量D、供给足够的液体E、保持呼吸道通畅

考题 患儿女,2个月,生后即有发绀,反复肺炎,心力衰竭。查体:中央性发绀,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Ⅲ/Ⅵ级收缩期杂音,杵状指(趾)。首选治疗是()A、强心B、利尿C、纠正酸碱D、扩容E、行ASO术

考题 患儿女,2岁,出生后即有发绀,生长发育差。查体:中央性发绀。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Ⅲ/Ⅵ级收缩期杂音,杵状指(趾)。为明确诊断应检查的项目包括()A、胸部X线片B、心电图C、心脏彩色超声D、心血管造影E、CTF、MRI

考题 病历摘要:男性,4岁,因口唇青紫两年入院,平时喜蹲踞。体检:发育较差,口唇发绀,胸骨左缘第2、3、4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杵状指。此患儿的临床表现可有:()A、发绀B、气喘C、蹲踞D、出血

考题 患儿4岁,出生后不久即出现唇及甲床发绀,不喜蹲踞,检查有杵状指、趾,胸骨左缘第2~4肋间有Ⅲ/Ⅵ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电图示左心房、左心室增大( )

考题 病历摘要:男性,4岁,因口唇青紫两年入院,平时喜蹲踞。体检:发育较差,口唇发绀,胸骨左缘第2、3、4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杵状指。此患儿可能的X线表现包括:()A、梨形心B、靴形心C、烧瓶心D、球形心

考题 患儿男,5岁。因“反复发生肺炎”来诊。患儿每年患肺炎2~3次。平时乏力,活动后气促。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机器样杂音,伴震颤。超声心动图: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如此病例系大型动脉导管未闭,临床已出现下半身发绀和杵状指。听诊时可能不存在的是()A、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粗糙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B、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C、闻及股动脉枪击音D、心尖区可闻及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E、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全收缩期杂音

考题 2岁患儿,自1岁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出现持续性青紫,常喜欢下蹲位,可见杵状指,并在胸骨左缘2~4肋间可听闻收缩期喷射性杂音,首先考虑:()A、法洛四联症B、房间隔缺损C、室间隔缺损D、动脉导管未闭E、肺动脉狭窄

考题 患儿男,5岁。反复发生肺炎,每年2~3次。平时乏力,活动后气促。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机械样杂音,伴震颤,经超声心动图证实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假设患儿系大型动脉导管未闭,临床已出现下半身发绀和杵状指,听诊时可能不存在的是()A、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粗糙响亮的连续性机械样杂音B、肺动脉瓣区第2心音增强C、闻及股动脉枪击音D、心尖区可闻及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E、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全收缩期杂音

考题 患儿,3岁。自1岁时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常喜下蹲位,发绀,胸骨左缘2~4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可见杵状指,首先考虑()。A、房间隔缺损B、动脉导管未闭C、法洛四联症D、室间隔缺损E、右位心

考题 配伍题患儿4岁,出生后不久即出现唇及甲床发绀,不喜蹲踞,检查有杵状指、趾,胸骨左缘第2~4肋间有Ⅲ/Ⅵ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电图示左心房、左心室增大( )|患儿10岁,自幼发现有心脏杂音,易感冒、咳嗽,曾诊断为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近3年来有活动后心悸气促,并出现唇、甲发绀,检查胸骨左缘第3肋间有Ⅱ/Ⅵ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肺动脉第二音亢进( )A法洛四联症B大动脉转位C艾森曼格综合征D三尖瓣闭锁E二尖瓣闭锁

考题 单选题患儿女,2个月,生后即有发绀,反复肺炎,心力衰竭。查体:中央性发绀,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Ⅲ/Ⅵ级收缩期杂音,杵状指(趾)。首选治疗是()A 强心B 利尿C 纠正酸碱D 扩容E 行ASO术

考题 单选题患儿,男,5岁,自幼唇、指(趾)甲床青紫,乏力,活动后气促,体格发育落后,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经超声心动图证实为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该患儿口唇黏膜青紫,轻度杵状指趾,胸骨左缘2~4肋间听到Ⅱ~Ⅲ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二音减弱,为确诊应做的检查是A 脑电图B 头部CTC 心肌酶谱D 右心导管造影E 腹部B超

考题 单选题2岁患儿,生后6个月开始出现口唇发绀,活动时喜蹲踞,近2天起出现发热、腹泻。体格检查见轻度杵状指,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及3级全收缩期杂音,P2减弱。护理该患儿时,尤其应注意()A 预防感染B 绝对卧床休息C 供给足够的能量D 供给足够的液体E 保持呼吸道通畅

考题 多选题病历摘要:男性,4岁,因口唇青紫两年入院,平时喜蹲踞。体检:发育较差,口唇发绀,胸骨左缘第2、3、4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杵状指。此患儿的临床表现可有:()A发绀B气喘C蹲踞D出血

考题 单选题2岁患儿,自1岁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出现持续性青紫,常喜欢下蹲位,可见杵状指,并在胸骨左缘2~4肋间可听闻收缩期喷射性杂音,首先考虑:()A 法洛四联症B 房间隔缺损C 室间隔缺损D 动脉导管未闭E 肺动脉狭窄

考题 单选题患儿自幼有持续性发绀,生长发育落后,杵状指。半小时前活动中突然昏厥入院。查体:面色发绀,脉搏微弱,听诊胸骨左缘2-4肋间闻及粗糙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心电图示右心室增大,X线提示肺血减少。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A ASDB VSDC PDAD TOFE PS

考题 单选题病历摘要:男性,4岁,因口唇青紫两年入院,平时喜蹲踞。体检:发育较差,口唇发绀,胸骨左缘第2、3、4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杵状指。此患儿可能的X线表现包括:()A 梨形心B 靴形心C 烧瓶心D 球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