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利用现金流折现方式测算信贷资产减值损失时,以地方性银行担保的企业债质押的,根据其面值的()确定可收回的现金
A

70%

B

80%

C

90%

D

100%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利用现金流折现方式测算信贷资产减值损失时,以地方性银行担保的企业债质押的,根据其面值的()确定可收回的现金A 70%B 80%C 90%D 100%” 相关考题
考题 短期应收款项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与其现值相差很小的,在确定相关减值损失时,可不对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 ( )A.正确B.错误

考题 关于资产减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折现率是反映当前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风险的税前利率,该折现率是企业在购置或者投资资产时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B.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C.根据谨慎性原则,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低者确定D.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按照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和最终处置时所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其进行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

考题 (2016年)下列关于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难以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 B.预计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时,应考虑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 C.估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时通常应当使用单一的折现率 D.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大于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时,原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应当转回 E.资产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考题 关于长期应收款减值说法中,正确的是()A.长期应收款减值的判断依据是《企业会计准则2006》 第四十二条, 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标准 B. 对于有械值迹象的长期应收款, 需要估计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C. 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应当按照该金融资产的原实际利率折现确定, 原实际利率即初始确认该金融资产时确定的实际利率 D. 如果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账面值, 证明发生了减值, 则需要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评估值为资产的账面值陆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E. 长期应收款评估值= 长期应收款折现值- 资产减值准备

考题 资产减值测试过程中预计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如涉及外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企业应当以其记账本位币为基础预计未来现金流量 B.企业应当以该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结算货币为基础确定的折现率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 C.企业计算出该资产以结算货币反映的现值后,按照折现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D.企业在计算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时,不应考虑预计将发生的相关改良支出

考题 下列有关资产减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中,只要有一项超过了资产的账面价值,就表明该项资产没有发生减值 B.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都应估计可收回金额,以确认是否发生减值 C.商誉减值准备在相应减值因素消失时可以转回 D.如果资产没有出现减值迹象,则企业不需对其进行减值测试

考题 下列关于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难以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回收金额 B.预计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时,应考虑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 C.估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通常应当使用单一的折现率 D.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大于该资产的账面价值时,原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应当转回

考题 下列关于确定外币未来现金流量及其现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应当以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的记账本位币为基础预计其未来现金流量,并按照该货币适用的折现率计算资产的现值B、将外币现值按照计算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当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从而折现成按照记账本位币表示的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C、将按照记账本位币表示的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与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两者较高者确认可收回金额,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需要确认减值损失以及确认多少减值损失D、将外币现值按照计算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当日的平均汇率进行折算,从而折现成按照记账本位币表示的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考题 单项金额重大且存在减值客观证据的信贷资产采用()进行单项减值测试,根据预计未来现金流现值低于账面余额的差额确定该项资产的减值准备。A、现金流折现模型B、滚动率模型C、迁移模型D、指定比率模型

考题 对信贷资产按照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方法进行减值测算,测算的应计提准备金额低于人民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要求的,按照()计提A、测算结果B、《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要求C、测算结果与《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要求的平均数D、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考题 利用现金流折现方式测算信贷资产减值损失时,以国债、金融债、财政部、全国性银行担保的企业债质押的,根据其面值的()确定可收回的现金A、70%B、80%C、90%D、100%

考题 利用现金流折现方式测算信贷资产减值损失时,以地方性银行担保的企业债质押的,根据其面值的()确定可收回的现金A、70%B、80%C、90%D、100%

考题 处置质押物收回现金时,以地方性银行担保的企业债质押的,根据其面值的()确定可收回的现金A、50%B、60%C、70%D、80%

考题 利用现金流折现方式测算信贷资产减值损失时,以信誉良好的大型企业、公司开出的商业承兑汇票质押的,根据其面值的()确定可收回的现金A、70%B、80%C、90%D、100%

考题 农业银行信贷资产减值根据各类信贷资产的风险特点,分别采取()等模型进行减值测试。A、现金流折现模型(DCF测试)B、迁移模型(MM模型)C、滚动率模型D、宏观风险模型

考题 多选题关于资产减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企业控股合并形成的商誉,不需要进行减值测试,但应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分期摊销B根据谨慎性原则,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低者确定C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按照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和最终处置时所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其进行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D预计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时,应当以资产的当前状况为基础,还应当包括与将来可能会发生的、尚未作出承诺的重组事项或者与资产改良有关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

考题 单选题利用现金流折现方式测算信贷资产减值损失时,以信誉良好的大型企业、公司开出的商业承兑汇票质押的,根据其面值的()确定可收回的现金A 70%B 80%C 90%D 100%

考题 多选题下列关于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表述中,正确的有()。(2016年)A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难以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B预计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时,应考虑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C估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通常应当使用单一的折现率D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大于该资产的账面价值时,原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应当转回E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认

考题 单选题预测处置质押物收回的现金时,以信誉良好的大型企业、公司开出的商业承兑汇票质押的,根据其面值的()确定可收回的现金A 70%B 80%C 90%D 100%

考题 多选题下列关于资产减值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A固定资产在减值迹象消失时应当转回相应的减值准备B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以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确定C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可收回金额高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D在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时,只能以单项资产为基础加以确定

考题 单选题处置质押物收回现金时,以地方性银行担保的企业债质押的,根据其面值的()确定可收回的现金A 50%B 60%C 70%D 80%

考题 单选题对信贷资产按照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方法进行减值测算,测算的应计提准备金额低于人民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要求的,按照()计提A 测算结果B 《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要求C 测算结果与《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要求的平均数D 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考题 单选题下列有关资产组减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可确定单项资产可收回金额和资产组可收回金额的情况下,应该按照资产组计提减值B 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C 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应当按照该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D 资产组减值损失金额应当直接冲减资产组内的各项资产

考题 多选题农业银行信贷资产减值根据各类信贷资产的风险特点,分别采取()等模型进行减值测试。A现金流折现模型(DCF测试)B迁移模型(MM模型)C滚动率模型D宏观风险模型

考题 判断题短期应收款项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与其现值相差很小的,在确定相关减值损失时,可不对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利用现金流折现方式测算信贷资产减值损失时,以国债、金融债、财政部、全国性银行担保的企业债质押的,根据其面值的()确定可收回的现金A 70%B 80%C 90%D 100%

考题 单选题单项金额重大且存在减值客观证据的信贷资产采用()进行单项减值测试,根据预计未来现金流现值低于账面余额的差额确定该项资产的减值准备。A 现金流折现模型B 滚动率模型C 迁移模型D 指定比率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