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甲公司董事会对待风险的态度属于风险厌恶。为有效管理公司的信用风险,甲公司管理层决定将其全部的应收款项以应收总金额的80%出售给乙公司,由乙公司向有关债务人收取款项,甲公司不再承担有关债务人未能如期付款的风险。甲公司应对此项信用风险的策略属于(  )。
A

风险控制

B

风险转移

C

风险承担

D

风险规避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风险管理工具共有七种: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转换、风险对冲、风险补偿和风险控制。风险转移是指企业通过合同将风险转移到第三方,企业对转移后的风险不再拥有所有权。转移风险不会降低其可能的严重程度,只是从一方移除后转移到另一方。甲公司将应收款项出售给乙公司,实现了风险转移。
更多 “单选题甲公司董事会对待风险的态度属于风险厌恶。为有效管理公司的信用风险,甲公司管理层决定将其全部的应收款项以应收总金额的80%出售给乙公司,由乙公司向有关债务人收取款项,甲公司不再承担有关债务人未能如期付款的风险。甲公司应对此项信用风险的策略属于(  )。A 风险控制B 风险转移C 风险承担D 风险规避” 相关考题
考题 甲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主要采用信用方式对外销售,产品毛利率为10%。为有效应对信用风险,甲公司强化对应收账款逾期的管理。甲公司2010年度预算批准的半年度逾期应收账款余额(不含税)为不超过1800万元。截至2010年6月30日,甲公司逾期应收账款(不含税)余额为3000万元。甲公司截至2010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不含税)信用风险敞口为( )。A.120万元B.300万元C.1200万元D.3000万元

考题 甲公司董事会对待风险的态度属于风险厌恶。为有效管理公司的信用风险,甲公司管理层决定将其全部的应收款项以应收总金额的80%出售给乙公司,由乙公司向有关债务人收取款项,甲公司不再承担有关债务人未能如期付款的风险。甲公司应对此项信用风险的策略属于( )。A.风险降低B.风险转移C.风险保留D.风险消除

考题 甲公司将一项应收账款10000万元出售给乙银行,取得款项9000万元,同时承诺对不超过该应收账款余额3%的信用损失提供担保。出售之后甲公司不再保留对该应收账款的管理服务权。根据甲公司以往的经验,预计该类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为5%。假定甲公司已将该应收账款的利率风险等转移给了乙银行,为该应收账款提供担保的公允价值为1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本案例中续涉入资产是()万元。 A.100B.200C.250D.300

考题 甲公司坏账准备采用备抵法核算,按期末应收款项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2011年初“坏账准备”账户的贷方余额为4800元;2011年因乙公司宣告破产,应收11700元货款无法收回,全部确认为坏账;2011年应收款项借方全部发生额为324000元、贷方全部发生额为340000元。2012年收回已核销的乙公司的欠款5000元;2012年应收款项借方全部发生额为226000元、贷方全部发生额为206000元。甲公司2012年末应计提坏账准备( )元。A.-5000B.-4000C.4000D.5000

考题 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甲公司的坏账准备时发现存在以下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A.2009年8月发生应收H公司的款项1000万元,2009年11月H公司已进入破产清算,甲公司对此计提了坏账准备B.应收控股股东的款项8000万元账龄已经2年了,甲公司对此款项按公司计提坏账准备的原则计提了480万元坏账准备C.2009年11月与M公司债务重组置换出去的应收款项,甲公司转回了该笔款项已计提的坏账准备400万元D.对于账龄为2年的应收账款——T公司500万元,甲公司认为,鉴于其正在与T公司讨论债务重组协议,无法准确估计损失金额,决定本期不对该笔债权计提坏账准备

考题 ()是公司由于实施商业信用而使应收账款收回产生的不确定性。 A、信用风险B、财务风险C、经营风险D、公司风险

考题 甲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3年1月1日,甲公司应收账款的借方余额为300万元,其他应收款的余额为0,坏账准备贷方余额30万元,假定甲公司坏账准备的计提比率为应收款项的10%,并且下列各项应收款项在年末均未收回,甲公司2013年的相关交易事项如下: (1)7月3日,甲公司在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材料毁损,按照保险合同的规定,应由保险公司赔偿损失10万元。 (2)10月5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替职工李某垫付应由其个人负担的房租0.5万元。 (3)11月10日,由于乙公司破产,甲公司已经确定因3月份销售商品应收乙公司的货款20万元无法收回。 (4)12月30日,甲公司收到2012年已做坏账转销的应收账款5万元,已存入银行。 (5)12月31日,甲公司销售给丁公司一批原材料,价款为100万元(不含增值税),假定已经办妥托收承付手续,丁公司尚未付款。 (6)12月31日,甲公司为租入包装物支付的押金为5万元。 下列选项中,属于其他应收款的是( )。 A、应收的各种赔款和罚款 B、应收出租包装物租金 C、存出保证金 D、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

考题 甲公司为A公司的母公司。2×15年年末,甲公司应收A公司款项500万元,针对这笔应收账款甲公司当年计提坏账准备25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甲公司就该内部应收款项计提的坏账准备应编制的抵销分录为( )。A.借: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50 贷:坏账准备50 B.借: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50 贷:信用减值损失50 C.借: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5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50 D.借:坏账准备50 贷:信用减值损失30

考题 长江公司坏账准备采用备抵法核算,按期末应收款项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2017年年初“坏账准备”账户的贷方余额为4500元;当年因甲公司宣告破产,应收货款23400元无法收回,全部确认为坏账;2017年应收款项借方全部发生额为362000元、贷方全部发生额为340000元。2018年收回已核销的甲公司的欠款8000元;同时发现应收乙公司货款15000元无法收回,核销坏账;2018年应收款项借方全部发生额为456000元、贷方全部发生额420000元。长江公司2018年年末应计提坏账准备( )元。A.-6200 B.7700 C.8800 D.32200

考题 (2013年)甲公司坏账准备采用备抵法核算,按期末应收款项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2011年初“坏账准备”账户的贷方余额为4 800元;2011年因乙公司宣告破产,应收11 700元货款无法收回,全部确认为坏账;2011年应收款项借方全部发生额为324 000元、贷方全部发生额为340 000元。2012年收回已核销的乙公司的欠款5 000元;2012年应收款项借方全部发生额为226 000元、贷方全部发生额206 000元。甲公司2012年末应计提坏账准备( )元。   A.-5000 B.-4000 C.4000 D.5000

考题 2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收乙公司货款1 000万元,由于该应收款项尚在信用期内,甲公司按照5%的预期信用损失率计提坏账准备50万元。甲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于20×9年3月15日经董事会批准对外报出。下列各项中,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是( )。A.乙公司于20×9年2月24日发生火灾,甲公司应收乙公司货款很可能无法收回 B.乙公司于20×9年3月5日被另一公司吸收合并,甲公司应收乙公司货款可以全部收回 C.乙公司于20×9年1月10日宣告破产,甲公司应收乙公司货款很可能无法收回 D.乙公司于20×9年3月10日发生安全事故,被相关监管部门责令停业,甲公司应收乙公司货款很可能无法收回

考题 乙公司(债权人)和甲公司(债务人)债务重组资料如下:   (1)2×19年3月6日,甲公司从乙公司购买一批材料,约定6个月后甲公司应结清款项5000万元(假定无重大融资成分)。乙公司将该应收款项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甲公司将该应付款项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   (2)2×19年6月30日,应收款项和应付款项的公允价值均为4250万元。   (3)2×19年9月6日,甲公司因无法支付货款与乙公司协商进行债务重组,双方商定乙公司将该债权转为对甲公司的股权投资。当日应收款项和应付款项的公允价值均为3800万元。   (4)2×19年10月8日,乙公司办理了对甲公司的增资手续,甲公司和乙公司分别支付手续费等相关费用75万元和60万元。债转股后甲公司总股本为6250万元,乙公司持有的抵债股权占甲公司总股本的20%,对甲公司具有重大影响,甲公司股权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甲公司应付款项的账面价值仍为5000万元。应收款项和应付款项的公允价值仍为3800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   (1)编制乙公司(债权人)2×19年3月6日至10月8日的会计分录。   (2)编制甲公司(债务人)2×19年3月6日至10月8日的会计分录。

考题 甲公司系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注册会计师在对甲公司 2013 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关注到甲公司 2013 年度下列有关金融工具业务及其会计处理事项; (1)2013 年 1 月 8 日,甲公司购入 A 公司股票,不能对 A 公司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A 公司股票具有活跃市场,甲公司根据公司管理意图和风险管理策略,将购入的 A 公司股票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13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扔持有该股票投资,对此,甲公司将该股票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及当年应收的现金股利均计入了所有者权益。 (2)2013 年 10 月 14 日,甲公司因急需周转资金,与某商业银行签订了应收款保理合同。甲公司将应收 S 公司贷款 3000 万元转移给该商业银行,取得货币资金 2600 万元。根据合同约定,该商业银行到期无法从 S 公司收回全部贷款时,有权向甲公司追偿。对此,甲公司终止确认了对S 公司的应收账款。 (3)2013 年 12 月,甲公司持有的某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允价值持续上涨,甲公司考虑到公司现存股权投资的收益不佳,于 2013 年 12 月 31 日将该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并将该投资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4)2013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根据客观证据判断所拥有的某长期应收款项发生了减值。该长期应收款项系甲公司于 2013 年 10 月 8 日取得,收款期为 18 个月,且金额重大;取得该长期应收款项时,经计算确定的实际利率为 5%。2013 年 12 月 31 日,与该长期应收款项特征类似的债权的年化市场利率为 5.6%。对此,甲公司采用市场利率 5.6%对该长期应收款项未来现金流量予以折现确定现值,并将该现值与 2013 年 12 月 31 日该长期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5)2013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后,判断其生产产品所需的某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上涨。对此,甲公司决定对预定 3 个月后需购入的该原材料采用卖出套期保值方式进行套期保值,并与有关签订了正式协议。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根据资料(5),判断甲公司采用的套期保值方式是否恰当,并说明理由。

考题 甲公司系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注册会计师在对甲公司 2013 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关注到甲公司 2013 年度下列有关金融工具业务及其会计处理事项; (1)2013 年 1 月 8 日,甲公司购入 A 公司股票,不能对 A 公司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A 公司股票具有活跃市场,甲公司根据公司管理意图和风险管理策略,将购入的 A 公司股票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13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扔持有该股票投资,对此,甲公司将该股票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及当年应收的现金股利均计入了所有者权益。 (2)2013 年 10 月 14 日,甲公司因急需周转资金,与某商业银行签订了应收款保理合同。甲公司将应收 S 公司贷款 3000 万元转移给该商业银行,取得货币资金 2600 万元。根据合同约定,该商业银行到期无法从 S 公司收回全部贷款时,有权向甲公司追偿。对此,甲公司终止确认了对S 公司的应收账款。 (3)2013 年 12 月,甲公司持有的某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公允价值持续上涨,甲公司考虑到公司现存股权投资的收益不佳,于 2013 年 12 月 31 日将该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并将该投资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4)2013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根据客观证据判断所拥有的某长期应收款项发生了减值。该长期应收款项系甲公司于 2013 年 10 月 8 日取得,收款期为 18 个月,且金额重大;取得该长期应收款项时,经计算确定的实际利率为 5%。2013 年 12 月 31 日,与该长期应收款项特征类似的债权的年化市场利率为 5.6%。对此,甲公司采用市场利率 5.6%对该长期应收款项未来现金流量予以折现确定现值,并将该现值与 2013 年 12 月 31 日该长期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5)2013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后,判断其生产产品所需的某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上涨。对此,甲公司决定对预定 3 个月后需购入的该原材料采用卖出套期保值方式进行套期保值,并与有关签订了正式协议。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根据资料(1)至(4),逐项判断甲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对不正确的,分别说明理由。

考题 甲公司是一家生产光伏组件的企业,产品以出口为主,以美元为结算货币。公司管理层为了管理汇率风险,提出从国外进口相关的原材料,并用相关外币支付采购货款,以抵销部分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该公司管理汇率风险的策略属于( )。A.风险规避 B.风险转移 C.风险控制 D.风险对冲

考题 甲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主要采用信用方式对外销售,产品毛利率为10%。为有效应对信用风险,甲公司强化对应收账款逾期的管理。甲公司2010年度预算批准的半年度逾期应收账款余额(不含税)为不超过1800万元。截至2010年6月30日,甲公司逾期应收账款(不含税)余额为3000万元。甲公司截至2010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不含税)信用风险敞口为()。A、120万元 B、300万元 C、1200万元 D、3000万元

考题 受国际经济危机影响,甲公司决定放松交易客户信用标准,这样虽然增加了应收账款,但扩大了销售。甲公司的这种做法利用了风险管理策略工具中的(  )。A.风险规避 B.风险转移 C.风险转换 D.风险对冲

考题 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和乙公司2014年的财务报表,针对甲公司和乙公司财务报表营业收入和应收账款项目,A注册会计师采取了不同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其中合理的是()。A、甲公司营业收入高估,实施控制测试更有效B、乙公司营业收入低估,实施实质性程序更有效C、甲公司应收账款高估,实施函证程序更有效D、乙公司应收账款低估,实施重新计算更有效

考题 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甲公司201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3000万元。A注册会计师认为应收账款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决定选取金额较大以及风险较高的应收账款明细账户实施函证程序,选取的应收账款明细账户余额合计为1800万元。 甲公司客户Z公司的回函确认金额比甲公司账面余额少150万元。甲公司销售部人员解释,甲公司于2014年12月末销售给Z公司的一批产品,在2014年末尚未开具销售发票,Z公司因此未入账。A注册会计师认为该解释合理,未实施其他审计程序。 指出甲公司审计项目组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考题 问答题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甲公司201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为3000万元。A注册会计师认为应收账款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决定选取金额较大以及风险较高的应收账款明细账户实施函证程序,选取的应收账款明细账户余额合计为1800万元。 审计项目组成员要求被询证的甲公司客户将回函直接寄至会计师事务所,但甲公司客户X公司将回函寄至甲公司财务部,审计项目组成员取得了该回函,将其归入审计工作底稿。 指出甲公司审计项目组的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

考题 单选题M公司对与坏账准备有关的事项所作的处理中,不恰当的是(  )。A 应收甲公司账款100万元,账龄已达3年,且甲公司现金流量严重不足,M公司对该应收款项全额计提了坏账准备B 应收乙公司账款150万元,由于长达1年没有收回,双方正在协商进行债务重组,M公司对该应收款项全额计提了坏账准备C 应收丙公司账款200万元,尽管账龄不足1年,但由于发生严重火灾导致停产,估计只能偿还20%的债务,则M公司根据风险评估分析对应收丙公司账款计提了80%的坏账准备D 应收M公司所控制的丁公司账款300万元,由于丁公司严重资不抵债被宣告破产,并且已经破产清算完毕,M公司未收到任何欠款,M公司对应收丁公司账款全额确认了坏账损失

考题 单选题甲公司属于大型的跨国企业,其业务扩展到A国,近年来,A国经济十分不景气,频繁发生大规模的动乱,使得甲企业的业绩逐步下滑,公司管理层正考虑退出该国市场。甲公司面临的风险属于()。A 政治风险B 操作风险C 社会文化风险D 财务风险

考题 问答题甲公司为A公司的母公司。甲公司本期的资产负债表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项目中,有580万元为应收A公司账款,该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600万元,甲公司当年计提坏账准备20万元;有390万元为应收A公司票据,该应收票据账面余额为400万元,甲公司当年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A公司本期的中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中有应付甲公司账款600万元和应付甲公司票据400万元。

考题 问答题甲公司为A公司的母公司。甲公司本期个别资产负债表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项目中有1700万元为应收A公司账款,该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1800万元,甲公司当年对其计提坏账准备100万元。A公司本期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列示有应付甲公司账款1800万元。甲公司和A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

考题 单选题甲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主要采用信用方式对外销售,产品毛利率为10%。为有效应对信用风险,甲公司强化对应收账款逾期的管理。甲公司2010年度预算批准的半年度逾期应收账款余额(不含税)为不超过l800万元。截至2010年6月30日,甲公司逾期应收账款(不含税)余额为3000万元。甲公司截至2010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不含税)信用风险敞口为( )A 120万元B 300万元C 1200万元D 3000万元

考题 单选题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12年财务报表。在确定特别风险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直接假定甲公司收入确认存在特别风险B 将甲公司管理层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确定为特别风险C 直接假定甲公司存货存在特别风险D 将甲公司管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确定为特别风险

考题 问答题甲公司系A公司的母公司。甲公司本期的资产负债表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项目中,有600万元为应收A公司账款;有400万元为应收A公司票据;债权投资中有A公司发行的应付债券2500万元。

考题 单选题乙公司董事会对待风险的态度属于风险厌恶。为有效管理公司的信用风险,甲公司管理层决定自下个月起所有的销售均采用现金结算,不再提供赊销业务。甲公司应对此项信用风险的策略属于(  )。A 风险控制B 风险转移C 风险承担D 风险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