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患者,女性,22岁。近3个月来月经增多,因皮肤及牙龈间断出血来诊。体检:齿龈及皮肤瘀斑,肝脾未触及,胸骨无压痛。Hb105g/L。骨髓示:巨核细胞明显增多,成熟型减少。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慢性再障

B

急性再障

C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

DIC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从病史资料反映年轻女性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增多伴成熟障碍,最可能的诊断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更多 “单选题患者,女性,22岁。近3个月来月经增多,因皮肤及牙龈间断出血来诊。体检:齿龈及皮肤瘀斑,肝脾未触及,胸骨无压痛。Hb105g/L。骨髓示:巨核细胞明显增多,成熟型减少。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慢性再障B 急性再障C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 DIC” 相关考题
考题 患者,女性,22岁。近3个月来月经增多,因皮肤及牙龈间断出血来诊。体检:齿龈及皮肤瘀斑,肝脾未触及,胸骨无压痛。Hb105g/L。骨髓示:巨核细胞明显增多,成熟型减少。最可能的诊断是A.慢性再障B.急性再障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DIC

考题 女性,58岁。9个月来巩膜及皮肤发黄,伴皮肤瘙痒来诊。体检:巩膜及皮肤明显黄染,肝肋下4 cm,质硬无压痛,脾肋下5 cm,考虑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下列哪项检查最有助于诊断A.总胆红素B.ALPC.GGTD.抗线粒体抗体E.乳酸脱氢酶(LDH)

考题 患者男性,34岁,确诊慢性肝病8年,反复齿龈出血,鼻出血及皮肤紫癜半年住院。体检:面色灰暗,可见肝掌及蜘蛛痣,皮肤散在瘀点、瘀斑,肝肋下未及,脾肋下4.5cm,腹水症(-)。其出血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A、弥散性血管内凝血B、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肝病D、牙周炎E、血友病

考题 女性,28岁,农民。反复皮肤出血点、瘀斑半年,月经增多3个月。半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散在出血点、瘀斑,以四肢多见,不高出皮面,压之不褪色,无鼻出血、牙龈出血,无血尿、血便,黑粪及月经量增多。无发热、乏力、骨痛症状,出血点可自行消退,但反复出现,未引起患者重视。3个月前开始出现月经增多,表现为经期延长至9~10天,月经量增多,无腹痛。当地医院就诊做腹部B超未见异常,未查血常规。予口服药(具体不详)治疗无明显缓解。近2个月月经量仍多,并渐感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病程中无脱发、皮疹、口腔溃疡和关节痛。精神食欲尚可,大小便正常,睡眠可。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已婚,有一子健康。查体:T36.7℃,P100次/分,R20次/分,BP100/60mmHg。贫血貌,皮肤全身见散在出血点和数处瘀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无黄染。咽无充血,口腔无溃疡,未见鼻腔出血,胸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正常,心尖部2cm处可闻及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不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87g/L,RBC1.63×1012/L,WBC7.3×109/L,N0.75,L0.25,Plt11×109/L。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如有两个以上诊断,应分别写出各自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考题 女学生,18岁。1年来月经量增多,2周来发现下肢皮肤有瘀点、瘀斑,伴鼻出血及牙龈出血。体检:轻度贫血貌,脾肋下侧位刚及。化验:Hb90g/L,WBC3.9×109/L,PLT45×109/L,骨髓检查如下:患者最可能诊断是()A、脾功能亢进症B、急性ITPC、再生障碍性贫血D、慢性ITPE、系统性红斑狼疮

考题 患者女性,58岁,因皮肤粘膜黄染.活动后心慌2月入院。查体:中度贫血貌,巩膜及全身皮肤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骨无压痛,心率112次/分,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提示:经雄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CsA及生血药物等治疗6个月,患者血象无改善,PLT降至0.8×10/L,出现牙龈出血及皮肤广泛出血点瘀斑,复查肝功能GPT554u/L。下一步诊治应注意哪些方面()A、继续上述治疗B、复查骨髓,评价疗效,判断病情变化,为下一步治疗作准备C、停用雄性激素.CsA,加强保肝治疗D、干扰素E、采用ATG/ALG.骁悉等免疫抑制剂治疗F、脾切除

考题 妊娠31周孕妇,牙龈出血1月,皮肤瘀斑1周入院。查体:贫血貌,全身皮肤可见多处瘀斑,腹部及双下肢可见出血点。胸骨无压痛,肝脾不大。血常规检查示血小板6×109/L,骨髓细胞学检查示巨核细胞成熟受阻。下列处理认为适宜的是()A、切脾治疗B、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C、免疫抑制剂治疗D、常规剂量激素治疗E、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

考题 患者,女性,41岁。6个月来皮肤及巩膜发黄,伴皮肤瘙痒来诊。体检:巩膜及皮肤黄染,肝肋下2cm,质硬无压痛,脾肋下5cm,考虑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主要病理改变在()A、肝细胞B、肝内大胆管C、门管区胆管和胆小管D、肝管E、胆总管

考题 女性,30岁。皮肤瘀点、瘀斑、刷牙出血伴月经量增多1年来诊。化验:血小板36×109/L,同位素标记测定血小板寿命明显缩短,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诊断为ITP。体检时下列哪项体征不应该出现()A、中度贫血貌B、心率100次/min,心尖部SMⅡC、脾肋下3cmD、牙龈渗血E、下肢皮肤可见紫癜

考题 男性,45岁确诊,慢性肝病10年,反复牙龈出血,鼻衄及皮肤紫癜半年住院。体检:面色灰暗,可见肝掌及蜘蛛痣,皮肤散在瘀点,瘀斑,肝肋下未及,脾肋下4.5cm,腹水症(-)。 本例引起出血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A、DICB、原纤C、肝病D、vWDE、血友病

考题 女性,58岁。9个月来巩膜及皮肤发黄,伴皮肤瘙痒来诊。体检:巩膜及皮肤明显黄染,肝肋下4cm,质硬无压痛,脾肋下5cm,考虑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主要病变在()。A、肝细胞B、毛细胆管C、门管区胆管和胆小管D、肝胆管E、胆总管

考题 女性,30岁。反复皮肤瘀点、瘀斑伴月经量增多半年来诊。体检:轻度贫血貌,肝脾肋下未扪及,皮肤可见瘀点,下肢有瘀斑多处。门诊血常规检查:Hb86g/L,WBC6.5×109/L。 以上假设信息中的患者首选治疗是()A、肾上腺糖皮质素加铁剂B、肾上腺糖皮质激素C、口服硫酸亚铁D、脾切除E、叶酸加维生素B12加铁剂

考题 女性,22岁。近3个月来月经增多,因皮肤及牙龈间断出血来诊。体检:齿龈及皮肤瘀斑,肝脾未触及,胸骨无压痛。Hb105g/L。骨髓示:巨核细胞明显增多,成熟型减少。最可能的诊断是()。A、慢性再障B、急性再障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DIC

考题 女性,30岁。皮肤瘀点、瘀斑、刷牙出血伴月经量增多1年来诊。化验:血小板36×109/L,同位素标记测定血小板寿命明显缩短,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诊断为ITP。体检时下列哪项体征不应该出现() 9A、中度贫血貌B、心率100次/min,心尖部SMⅡC、脾肋下3cmD、牙龈渗血E、下肢皮肤可见紫癜

考题 单选题女性,22岁。近3个月来月经增多,因皮肤及牙龈间断出血来诊。体检:齿龈及皮肤瘀斑,肝脾未触及,胸骨无压痛。Hb105g/L。骨髓示:巨核细胞明显增多,成熟型减少。最可能的诊断是()。A 慢性再障B 急性再障C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 DIC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23岁,因“皮肤出血点1个月,月经淋漓不尽10天”来诊。查体:双下肢可见大量的新旧出血点、淤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应首先进行的检查是()A 妇科B型超声B 风湿系列C 凝血功能D 全血细胞计数及外周血细胞涂片E 腹部B型超声

考题 单选题女性,30岁。反复皮肤瘀点、瘀斑伴月经量增多半年来诊。体检:轻度贫血貌,肝脾肋下未扪及,皮肤可见瘀点,下肢有瘀斑多处。门诊血常规检查:Hb86g/L,WBC6.5×109/L。此时门诊医生还应进行哪项检查()A 请妇科会诊进行妇科检查B 血小板计数及形态观察C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D 出血及凝血时间测定E 血清铁蛋白测定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性,41岁。6个月来皮肤及巩膜发黄,伴皮肤瘙痒来诊。体检:巩膜及皮肤黄染,肝肋下2cm,质硬无压痛,脾肋下5cm,考虑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主要病理改变在()A 肝细胞B 肝内大胆管C 门管区胆管和胆小管D 肝管E 胆总管

考题 问答题20岁女性患者,学生,因乏力、头昏,伴皮肤粘膜出血6个月而入院。患者近6个月来常感乏力,动则心慌、气急,有时头晕眼花伴记忆力减退,四肢皮肤经常出现“乌青块”,晨起刷牙时常有齿龈出血,月经量多,故来院求治。6个月前因腹泻曾自服氯霉素治疗而愈。体检:体温37℃,脉率88次/分,呼吸率18次/分,血压12/7.5kPa(90/56mmHg);神志清楚,重度贫血貌。巩膜无黄染,四肢内侧皮肤可见块状瘀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颈软,气管居中;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无杂音,心界无明显增大;腹平坦,无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生理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实验室检查:红细胞2.8×1012/L,血红蛋白50g/L,白细胞2.8×109/L,血小板计数23×109/L,网织红细胞0.002。请问: 治疗原则如何?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是什么?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性,41岁。6个月来皮肤及巩膜发黄,伴皮肤瘙痒来诊。体检:巩膜及皮肤黄染,肝肋下2cm,质硬无压痛,脾肋下5cm,考虑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的检查是()A MRIB 彩超C 经皮肝穿刺胆总管造影D ERCPE 手术探查

考题 单选题女学生,18岁。1年来月经量增多,2周来发现下肢皮肤有瘀点、瘀斑,伴鼻出血及牙龈出血。体检:轻度贫血貌,脾肋下侧位刚及。化验:Hb90g/L,WBC3.9×109/L,PLT45×109/L,骨髓检查如下患者首选治疗是()A 丙酸睾酮加铁剂B 糖皮质激素加铁剂C 脾切除D 止血药物E 免疫抑制剂

考题 单选题女性,30岁。反复皮肤瘀点、瘀斑伴月经量增多半年来诊。体检:轻度贫血貌,肝脾肋下未扪及,皮肤可见瘀点,下肢有瘀斑多处。门诊血常规检查:Hb86g/L,WBC6.5×109/L。以上假设信息中的患者首选治疗是()A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加铁剂B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C 口服硫酸亚铁D 脾切除E 叶酸加维生素B12加铁剂

考题 单选题女性,30岁。反复皮肤瘀点、瘀斑伴月经量增多半年来诊。体检:轻度贫血貌,肝脾肋下未扪及,皮肤可见瘀点,下肢有瘀斑多处。门诊血常规检查:Hb86g/L,WBC6.5×109/L。对确立诊断最有帮助的辅助检查是()A 凝血功能检查B 血小板粘附功能测定C 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D 骨髓穿刺涂片E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自身抗体测定

考题 单选题女性,30岁。反复皮肤瘀点、瘀斑伴月经量增多半年来诊。体检:轻度贫血貌,肝脾肋下未扪及,皮肤可见瘀点,下肢有瘀斑多处。门诊血常规检查:Hb86g/L,WBC6.5×109/L。 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 过敏性紫癜B 子宫肌瘤C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 再生障碍性贫血E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考题 问答题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4岁,学生,主因"牙龈出血、月经量增多2个月,加重5天"来诊。患者2个月前晨起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月经来潮时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未予特殊注意。1周前患者发热、咽痛,口服"感冒冲剂"后好转。5天前患者牙龈出血量及月经量较前明显加重,伴鼻衄及双下肢散在出血点。起病以来患者无面色苍白、皮疹及关节痛,体力活动正常,大、小便正常。既往:体健,月经规律。查体:T36.5℃,P80次/分,R20次/分,BP120/70mmHg;无贫血貌、黄疸,口腔黏膜可见血疱,双下肢可见针尖大小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甲状腺未触及,心、肺、腹部查体未见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不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4.8×109/L,N75%,Hb125g/L,PLT14×109/L。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23岁,因“皮肤出血点1个月,月经淋漓不尽10天”来诊。查体:双下肢可见大量的新旧出血点、淤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诊断应首先考虑的疾病是()A 功能性子宫出血B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 血友病D 过敏性紫癜E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23岁,因“皮肤出血点1个月,月经淋漓不尽10天”来诊。查体:双下肢可见大量的新旧出血点、淤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患者诊断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不宜应用的治疗措施是()A 输注血小板悬液B 丙种球蛋白C 地塞米松D 肝素E 止血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