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刑法修正案(八)》根据刑法宽严相济原则,对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理的规定进行了完善。下列选项的规定,既适用于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也适用于已满75周岁的老人的是()。
A

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

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C

符合缓刑适用条件的,应当宣告缓刑

D

不成立一般累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本题考核量刑。选项A、B仅适用于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老人。选项D仪适用于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更多 “单选题《刑法修正案(八)》根据刑法宽严相济原则,对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理的规定进行了完善。下列选项的规定,既适用于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也适用于已满75周岁的老人的是()。A 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 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C 符合缓刑适用条件的,应当宣告缓刑D 不成立一般累犯” 相关考题
考题 根据刑法的规定,为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对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适用()。A.有期徒刑B.死刑C.管制

考题 关于刑法修正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刑法修正案与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都是我国刑法的渊源B.目前我国共有8个刑法修正案,其中最新的《刑法修正案(八)》不但对刑法分则若干罪名进行了增删或修改,而且对刑法总则的若干条文进行了修改C.刑法修正案(八)》删除了13个罪名的死刑,这些死刑罪名有一个共同特点,印都是经济性非暴力犯罪。这样,我国目前的死刑罪名减少至55个D.《刑法修正案(八)》顺应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对很多民生问题都做出了及时的回应。同时,严格贯彻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使我国刑法更趋于合理、理性

考题 关于《刑法修正案(八)》对刑罚裁量的新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由此看见,坦白由酌定量刑情节变成了法定量刑情节B.犯罪分子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刑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由此可见,这样的规定限制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使量刑活动更加规范,更具有可操作性C.我国刑法中的有期徒刑并罚的上限已经由原来的20年提升至25年。因此,只要行为犯有数罪的,最高刑都有可能被判处25年有期徒刑D.不满十八周岁的人不构成累犯,是为了保护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这与我国刑法一直以来强调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这一立法宗旨相符。此外,特别累犯的成立范围由原来的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一类犯罪,扩大到包括恐怖活动犯罪和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三类犯罪,是为了从重打击这些特别累犯。关于累犯的这两个新规定,很好地体现和贯彻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考题 甲在1998年5月5日实施了一个犯罪行为,对这个犯罪行为,旧刑法规定的刑罚较轻,新刑法规定的刑罚较重,根据有关规定,甲的犯罪行为适用( )。A.根据从旧原则,适用旧刑法B.根据从新原则,适用新刑法C.根据从旧兼从轻原则,适用旧刑法D.不涉及刑法溯及力问题,直接适用新刑法

考题 第 56 题 审理此案时应否适用《刑法修正案(八)》,正确的说法是:(  )A.应适用《刑法修正案(八)》B.不应适用《刑法修正案(八)》C.原则上应适用《刑法修正案(八)》,但如果判处的罪名,《刑法修正案(八)》规定了较重的法定刑的,则不适用该修正案D.原则上不应适用《刑法修正案(八)》,但如果判处的罪名,《刑法修正案(八)》规定了较轻的法定刑的,则应适用该修正案

考题 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的相关规定,虐待罪的犯罪主体不再仅限于家庭成员,而扩展到对()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A.未成年人B.残疾人C.老年人D.患病的人

考题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犯罪时不满16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关于《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情况,下列陈述正确的有:( ) A.《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八种情况,是指八种犯罪柠为,不是八种具体罪名 B.刑法在规定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八种情况时,既考虑到未成年人的智力发展状况,也具有刑事政策上的考虑 C.刑法规定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八种犯罪行为明确具体,违法性明显并且危害性大 D.15周岁的李某绑架小学生章某后将章某杀害,应当对李某定故意杀人罪,不定绑架罪

考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现有一部刑法典,一部单行刑法和8个刑法修正案。其中,最近的一个刑法修正案,即2011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八)》,不但对刑法分则若 干具体罪名进行了增删,而且对刑法总则若干条款作出了修改 B.目前,刑法修正案是我国刑法修正和完善的主要方式 C.刑法的渊源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和刑法修正案 D.民族自治地方的省级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和刑法典的基本原则制定的变通或补充规定,由于只能在该特定地域适用,没有普遍效力, 因而不能被视为刑法的渊源

考题 试根据刑法的规定,论述犯罪未遂的特征和处罚原则,以及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犯罪既遂的关键区别。

考题 根据《刑法》及《刑法修正案(八)》,下列关于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犯罪的定罪与量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可以作为一-般累犯 B.犯罪时不满16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 C.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被告人,一般不适用死刑 D.已满75周岁的被告人故意犯罪,应当减轻处罚

考题 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有哪些特殊规定?

考题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对危害税收征管罪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刑法修正案(七)》将偷税罪改为逃税罪B、《刑法修正案(八)》增加了虚开发票罪、持有伪造的发票罪C、犯罪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D、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E、犯罪客体是国家的税收征管制度

考题 依据刑法规定,审判时不满18岁的人和犯罪时怀孕的妇女,一律不得适用死刑。

考题 甲在1998年5月5日实施了一个犯罪行为,对这个犯罪行为,旧刑法规定的刑罚较轻,新刑法规定的刑罚较重,根据有关规定,甲的犯罪行为适用()。A、根据从旧原则,适用旧刑法B、根据从新原则,适用新刑法C、根据从旧兼从轻原则,适用旧刑法D、不涉及刑法溯及力问题,直接适用新刑法

考题 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的相关规定,虐待罪的犯罪主体不再仅限于家庭成员,而扩展到对()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A、未成年人B、残疾人C、老年人D、患病的人

考题 《刑法修正案(八)》新增了一些犯罪的规定,下列行为不属于犯罪的是()。A、醉酒驾车B、飙车C、散布谣言,谎报疫情D、拒不支付劳动报酬

考题 我国《刑法》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判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是刑法的()A、刑法定罪原则B、平等适用刑法原则C、普遍保护原则D、罪刑法定原则

考题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对下列哪种犯罪行为不负刑事责任?()A、抢劫B、绑架C、强奸D、故意杀人

考题 根据《刑法》的规定,()体现罪刑相当原则。A、对一切人的犯罪都应平等地适用刑法B、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C、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D、禁止类推适用E、对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考题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对危害税收征管罪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刑法修正案(七)》将偷税罪改为逃税罪B、《刑法修正案(八)》增加了虚开发票罪、持有伪造的发票罪C、犯罪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D、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考题 判断题依据刑法规定,审判时不满18岁的人和犯罪时怀孕的妇女,一律不得适用死刑。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我国《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根据我国现在刑法学界的通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这条规定分号以前的内容,体现了罪刑法定原则B 这条规定分号以后的内容,体现了罪刑法定原则C 这一整条规定,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D 这一整条规定,都没有体现罪刑法定原则

考题 多选题根据《刑法》的规定,()体现罪刑相当原则。A对一切人的犯罪都应平等地适用刑法B对累犯应当从重处罚C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D禁止类推适用E对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考题 多选题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对危害税收征管罪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刑法修正案(七)》将偷税罪改为逃税罪B《刑法修正案(八)》增加了虚开发票罪、持有伪造的发票罪C犯罪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D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E犯罪客体是国家的税收征管制度

考题 单选题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对危害税收征管罪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 《刑法修正案(七)》将偷税罪改为逃税罪B 《刑法修正案(八)》增加了虚开发票罪、持有伪造的发票罪C 犯罪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D 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考题 单选题根据《刑法》及《刑法修正案(八)》,下列关于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犯罪的定罪与量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014年)A 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可以作为一般累犯B 犯罪时不满16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C 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被告人,一般不适用死刑D 已满75周岁的被告人故意犯罪,应当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