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已知头孢噻肟的消除半衰期为1.5小时,表观分布容积为0.17L/kg。给某患者(体 重75kg)连续3日每天静脉注射3次该药1g,问所得的血药峰浓度为多少?


参考答案和解析
由于头孢噻肟的消除半衰期为1.5小时,而给药时间为3天,可知已达稳态,因此即为所求稳态血药峰浓度。
更多 “已知头孢噻肟的消除半衰期为1.5小时,表观分布容积为0.17L/kg。给某患者(体 重75kg)连续3日每天静脉注射3次该药1g,问所得的血药峰浓度为多少?” 相关考题
考题 静脉注射1g某药,其血药浓度为10mg/dl,其表观分布容积为A、0.05LB、2LC、5LD、10LE、20L

考题 已知某药的消除速率常数为0.1h-1,吸收速率常数为1h-1,表观分布容积为10L,最低有效血药浓度为2.2 ug/ml (其最佳治疗水平为3-4ug/ml) ,今有10mg, 20mg. 30mg, 50mg的片剂,其吸收率为80%. (1)若每天3次给药,应选哪种片剂? (2)若服用20mg的片剂,要维持最低有效血药浓度,每天应服几次?

考题 静脉注射某药物,已知该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为4.5L,若要求初始血药浓度为10μg/ml,则给药量为A、60mgB、6mgC、60μgD、45mgE、45μg

考题 当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是A.消除半衰期B.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C.表观分布容积D.药峰时间E.药峰浓度

考题 用药后达到最高浓度的时间是A.消除半衰期B.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C.表观分布容积D.药峰时间E.药峰浓度

考题 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是A.消除半衰期B.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C.表观分布容积D.药峰时间E.药峰浓度

考题 反映药物消除快慢程度的是A.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B.半衰期C.达峰时间SX 反映药物消除快慢程度的是A.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B.半衰期C.达峰时间D.峰浓度E.表观分布容积

考题 下列药动学参数具有加和性的是A、峰浓度 B、表观分布容积 C、半衰期 D、消除速度常数 E、AUC

考题 静脉注射1g某药,其血药浓度为10mg/dl,其表观分布容积为A.0.05LB.2LC.5LD.10LE.20L

考题 静脉注射某药,X=60mg,具有一级消除过程,消除速度常数为0.3465h,初始血药浓度为10μg/ml。表观分布容积为 A.5L B.6L C.15L D.20L E.30L

考题 已知普鲁卡因酰胺胶囊的生物利用度为0.85,药物消除半衰期(t1/2)为3.5小时,表观分布容积为2.0L/kg。若患者每4小时口服1次,剂量为7.45mg/kg,多次给药达稳态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为()A、2mg/LB、3mg/LC、4mg/LD、5mg/LE、6mg/L

考题 已知普鲁卡因酰胺胶囊的生物利用度为0.85,药物消除半衰期(t1/2)为3.5小时,表观分布容积为2.0L/kg。若患者每4小时口服给药1次,欲保持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为6mg/L,则给药剂量应为()A、8.72mg/kgB、9.53mg/kgC、10.24mg/kgD、11.18mg/kgE、12.56mg/kg

考题 已知普鲁卡因酰胺胶囊的生物利用度为0.85,药物消除半衰期(t1/2)为3.5小时,表观分布容积为2.0L/kg。若体重为70kg的患者口服剂量为500mg,要维持平均稳态血药浓度4mg/L,则给药周期应为()A、2.51小时B、3.83小时C、4.23小时D、4.86小时E、5.14小时

考题 评价药物吸收程度的药动学参数是()A、药-时曲线下面积B、清除率C、消除半衰期D、药峰浓度E、表观分布容积

考题 属一级动力学药物的消除半衰期()A、是一恒值,不受疾病的影响B、某一病人某药的消除半衰期与清除率成正比C、某一病人某药的消除半衰期与表观分布容积成正比D、某一病人某药的消除半衰期与表观分布容积成反比E、消除半衰期与血药浓度成正比

考题 当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是()A、消除半衰期B、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C、表观分布容积D、药峰时间E、药峰浓度

考题 用药后达到最高浓度的时间是()A、消除半衰期B、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C、表观分布容积D、药峰时间E、药峰浓度

考题 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口服给药,要药快速达到稳态浓度最好的给药方案是()。已知该药的消除速率常数为0.346/h,该药的消除半衰期为()。

考题 单选题已知普鲁卡因酰胺胶囊的生物利用度为0.85,药物消除半衰期(t½)为3.5小时,表观分布容积为2.0L/kg。若体重为70kg的患者口服剂量为500mg,要维持平均稳态血药浓度4mg/L,则给药周期应为()A 2.51小时B 3.83小时C 4.23小时D 4.86小时E 5.14小时

考题 单选题给体重50kg的妇女静注300mg的某药,其血浆药物浓度为468ng/ml,则该药的表观分布容积为()A 641LB 64.1LC 0.641LD 0.0641LE 6.41L

考题 单选题已知普鲁卡因酰胺胶囊的生物利用度为0.85,药物消除半衰期(t1/2)为3.5小时,表观分布容积为2.0L/kg。若患者每4小时口服给药1次,欲保持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为6mg/L,则给药剂量应为()A 8.72mg/kgB 9.53mg/kgC 10.24mg/kgD 11.18mg/kgE 12.56mg/kg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性,28岁,78kg,因“淋病”来诊。给予盐酸四环素治疗,已知该药的口服吸率收为77%,血浆蛋白结合率为65%,表观分布容积为0.5L/kg,消除半衰期为10.6小时,58%从尿中以原形排出,对淋病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25~30mg/L。每6小时给药一次,维持剂量应为()A 345.6mgB 388.2mgC 425.6mgD 480.5mgE 546.6mgF 632.8mg

考题 单选题当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是()A 消除半衰期B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C 表观分布容积D 药峰时间E 药峰浓度

考题 单选题用药后达到最高浓度的时间是()A 消除半衰期B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C 表观分布容积D 药峰时间E 药峰浓度

考题 单选题属一级动力学药物的消除半衰期()A 是一恒值,不受疾病的影响B 某一病人某药的消除半衰期与清除率成正比C 某一病人某药的消除半衰期与表观分布容积成正比D 某一病人某药的消除半衰期与表观分布容积成反比E 消除半衰期与血药浓度成正比

考题 单选题静脉注射1g某药,其血药浓度为10mg/dl,其表观分布容积为()A 0.05LB 2LC 5LD 10LE 20L

考题 填空题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口服给药,要药快速达到稳态浓度最好的给药方案是()。已知该药的消除速率常数为0.346/h,该药的消除半衰期为()。

考题 单选题已知普鲁卡因酰胺胶囊的生物利用度为0.85,药物消除半衰期(t1/2)为3.5小时,表观分布容积为2.0L/kg。若患者每4小时口服1次,剂量为7.45mg/kg,多次给药达稳态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为()A 2mg/LB 3mg/LC 4mg/LD 5mg/LE 6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