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F1代个体隐性基因消失了,故隐性性状不表现出来()。


参考答案和解析
错误
更多 “F1代个体隐性基因消失了,故隐性性状不表现出来()。” 相关考题
考题 两亲本杂交后,在F1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在回交育种法中,如果要转移的目标性状是受一对隐性基因(aa)控制的,在1代,含隐性目标基因(a)的个体频率为()。 A、100%B、75%C、50%D、25%

考题 (4)杂种豌豆为什么只表现高茎呢?难道控制矮茎性状的基因没有传给子一代吗?如果你是孟德尔,你将怎样解释?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杂种高茎豌豆体内既有高茎基因(D),又有矮茎基因(d)。当杂种细胞中同时含有D和d时,能够通过性状表现出来的基因D称为显性基因,被掩盖的基因d称为隐性基因。高茎和矮茎这对相对性状,高茎就是显性性状,矮茎就是隐性性状。 (5)怎样书写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学生思考回答: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用同一字母的小写表示。 (6)你能根据图示找到成对的基因组成与其对应的性状间的关系吗?为什么子一代只表现出高茎?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DD、Dd都表现为高茎,dd表现为矮茎。当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表现。 (7)师生共同总结:孟德尔的解释。 结论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结论2: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隐性之分。结论3: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结论4: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并存时,表现为显性性状。 3.孟德尔的豌豆实验二:子一代自交实验 播种子一代高茎豌豆,长出的子二代植株有高茎的也有矮茎的,不过矮茎的要少得多。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该如何解释呢? (1)请尝试用图示来分析,补充下图。 1.简述孟德尔第一定律。 2.针对本节课你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考题 在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含个体杂交得到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F1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示意图是(  )。 A. B. C. D.

考题 两亲本杂交后,在F1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考题 在一个基因库中,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的比例相等,如果每一代隐性基因型的个体都不能产生后代,则()A、对基因型的比例影响很小B、会降低隐性基因的比例C、会使隐性基因完全灭绝D、会提高杂合子的比例

考题 如果两亲本的基因分别为AA和Aa,那么F1代表现为()A、显性性状B、隐性性状C、两者都有D、无法判断

考题 对隐性基因的选择,要把全部隐性基因淘汰掉,必须把隐性纯合个体和显性杂合个体都淘汰掉。

考题 关于基因显性有如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等位基因之间的显性关系因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改变,这称为条件显性B、F1的性状表现超过亲本性状,叫共显性C、F1同时表现出双亲本性状的遗传现象,称超显性D、镶嵌显性是指双亲性状在F1的同一个体不同的部位表现出来,这种双亲的性状不一定有显隐性之分

考题 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B、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D、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考题 孟德尔观察出,亲代个体所表现的一些性状在F1代个体中消失了,在F2代个体中又重新表现出来。他所得出的结论是:()A、只有显性因子才能在F2代中表现B、在F1代中,显性因子掩盖了隐性因子的表达C、只有在亲代中才能观察到隐性因子的表达D、在连续的育种实验中,隐性因子的基因型被丢失了E、以上所有结论

考题 当基因为杂合子时,能够表现出来的性状为:()A、相对性状B、遗传性状C、显性性状D、隐性性状

考题 隐性性状的意义是()。A、隐性性状的个体都是杂合体,不能稳定遗传B、隐性性状的个体都是纯合体,可以稳定遗传C、隐性性状可以隐藏在体内而不表现出来D、隐性性状对生物体都是有害的E、杂合体状态下不表现隐性性状

考题 不外显是指()。A、杂合子的表型介于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之间B、隐性纯合子不表现出相应性状C、显性基因在杂合状态下未表现出相应性状D、隐性基因在杂合状态下未表现出相应性状

考题 下列对隐性性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隐性性状都是杂合体,不能稳定遗传B、隐性性状都是纯合体,可以稳定遗传C、隐性性状是隐藏在体内而不表现出来的性状D、隐性性状对生物都是有害的

考题 隐性性状是指()A、测交后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B、自交后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C、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D、杂种F1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考题 在利用单体进行隐性基因定位时,在F1代中单体个体成单的染色体总是来源于单体亲本。

考题 利用单体测定某隐性基因(a)所在染色体,如果a基因正好在某单体染色体上,则F1代表现()表现型,如果a基因不在某单体染色体上,则F1代将表现()表现型。

考题 在人类中,隐性性状在哪些人群中被表现出来:()A、仅限于女性B、每代人群都会表现C、携带一个隐性等位基因的人D、携带两个隐性等位基因的人E、A和C均是

考题 一般地说,X连锁隐性突变比常染色体隐性突变较易研究,其原因是()A、隐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容易检测B、隐性基因纯合率高C、隐性基因容易在雄性半合子身上表现出来D、隐性基因容易在雌合子身上表现出来

考题 利用单体进行隐性基因a定位时,以具隐性性状的双体为父本分别与全套具显性性状的单体杂交,由F1的表现型确定该隐性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隐性基因在某单体染色体上,其F1的表现为()A、全部a表现型B、全部A表现型C、A表现型和a表现型D、A表现型为缺体

考题 以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为研究对象,将纯合的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间行种植,隐性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子一代将表现为()A、显、隐性个体的比例是1:1B、都是显性个体C、隐性个体的比为3:1D、都是隐性个体

考题 判断题对隐性基因的选择,要把全部隐性基因淘汰掉,必须把隐性纯合个体和显性杂合个体都淘汰掉。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隐性性状的意义是()。A 隐性性状的个体都是杂合体,不能稳定遗传B 隐性性状的个体都是纯合体,可以稳定遗传C 隐性性状可以隐藏在体内而不表现出来D 隐性性状对生物体都是有害的E 杂合体状态下不表现隐性性状

考题 单选题当基因为杂合子时,能够表现出来的性状为:()A 相对性状B 遗传性状C 显性性状D 隐性性状

考题 多选题在回交育种法中,如果要转育的目标性状是受一对隐性基因(aa)控制的,则在BCl代,含隐性目标基因(a)的个体频率为(),则在BC2代,含隐性目标基因(a)的个体频率为()。A100%B75%C50%D25%

考题 单选题不外显是指()。A 杂合子的表型介于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之间B 隐性纯合子不表现出相应性状C 显性基因在杂合状态下未表现出相应性状D 隐性基因在杂合状态下未表现出相应性状

考题 多选题关于基因显性有如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等位基因之间的显性关系因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改变,这称为条件显性BF1的性状表现超过亲本性状,叫共显性CF1同时表现出双亲本性状的遗传现象,称超显性D镶嵌显性是指双亲性状在F1的同一个体不同的部位表现出来,这种双亲的性状不一定有显隐性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