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孟德尔观察出,亲代个体所表现的一些性状在F1代个体中消失了,在F2代个体中又重新表现出来。他所得出的结论是:()

  • A、只有显性因子才能在F2代中表现
  • B、在F1代中,显性因子掩盖了隐性因子的表达
  • C、只有在亲代中才能观察到隐性因子的表达
  • D、在连续的育种实验中,隐性因子的基因型被丢失了
  • E、以上所有结论

参考答案

更多 “孟德尔观察出,亲代个体所表现的一些性状在F1代个体中消失了,在F2代个体中又重新表现出来。他所得出的结论是:()A、只有显性因子才能在F2代中表现B、在F1代中,显性因子掩盖了隐性因子的表达C、只有在亲代中才能观察到隐性因子的表达D、在连续的育种实验中,隐性因子的基因型被丢失了E、以上所有结论” 相关考题
考题 在回交育种法中,如果要转移的目标性状是受一对隐性基因(aa)控制的,在1代,含隐性目标基因(a)的个体频率为()。 A、100%B、75%C、50%D、25%

考题 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将F1黑斑蛇之间交配,F2中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B蛇的黄斑为显性性状CF1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与亲代黑斑蛇的不同DF2中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与F1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考题 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将F1黑斑蛇之间交配,F2中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B、蛇的黄斑为显性性状C、F1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与亲代黑斑蛇的不同D、F2中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与F1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考题 根据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子二代中,红花(显性)与白花(隐性)个体数目的比例为()。

考题 在F2群体中,既出现显性性状的个体,又出现隐性性状的个体,称为()。A、共显性B、相对性状C、性状杂合D、性状分离

考题 在YyRr的F2代中,试问1显性和1隐性基因个体出现的概率是()。A、1/16B、3/16C、1/8D、3/8

考题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性状分离是指()A、纯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B、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显性个体杂交产生显性的后代;C、杂种显性个体与纯种隐性个体杂交产生隐性的后代;D、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和隐性的后代。

考题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个体比接近1∶2∶1

考题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于1:1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于1:2:1

考题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中出现的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D、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接近1:2:1

考题 某一数量性状为纯种的亲代之间进行杂交,在F1代中此数量性状表达的平均值与亲代平均值相比较的结果是:()A、F1代大于亲代之间的平均值B、F1代小于亲代之间的平均值C、二者相等D、F1代的平均值介于亲代的父母本之间

考题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得F1,F1自交所得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例为787∶277,上述实验结果的实质是()A、高茎遗传因子对矮茎遗传因子有显性作用B、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C、控制高、矮茎的遗传因子不在一个细胞内D、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考题 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双亲中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杂交后代中雌果蝇与亲代中的雄果蝇眼色相同,雄果蝇与亲代的雌果蝇相同。下面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亲代雌果蝇和雄果蝇的体细胞中都不存在等位基因B、F1雌雄个体交配,F2中出现红眼果蝇的概率为3/4C、F1雌雄个体交配,F2中各种表现型出现的概率相等D、F2雌雄个体的基因型不是与亲代相同,就是与F1相同

考题 在利用单体进行隐性基因定位时,在F1代中单体个体成单的染色体总是来源于单体亲本。

考题 在杂交实验中,亲代的成员间进行杂交产生的后代被称为:()A、亲代B、F代C、F1代D、F2代E、M代

考题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黄色饱满对绿色皱缩为显性,基因型均为SsYy的F1代间进行杂交产生F2代,在F2代中,黄色饱满的种子所占的比例是多少?()A、3/4B、9/16C、3/16D、1/4E、1/16

考题 用子一代与亲代隐性纯种杂交,推测被测个体的基因型的方法称为()。

考题 一种生物个体中,如果隐性个体的成体没有繁殖能力,一个杂合子(Aa)自交,得子一代(F1)个体,在F1个体只能自交和可以自由交配两种情况下,F2中有繁殖能力的个体分别占F2总数的()A、2/3;1/9B、1/9;2/3C、8/9;5/6D、5/6;8/9

考题 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双亲中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杂交后代中雌果蝇与亲代中的雄果蝇眼色相同,雄果蝇与亲代的雌果蝇相同。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A、亲代雌果蝇和雄果蝇的体细胞中都不存在等位基因B、F1雌雄个体交配,F2中出现红眼果蝇的概率为3/4C、F1雌雄个体交配,F2中各种表现型出现的概率相等D、F2雌雄个体基因型不是与亲代相同,就是与F1相同

考题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中出现的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D、若F1产生配子时的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接近1:2:1

考题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子一代种子和子二代种子分别结在()A、F1植株和F2植株上B、亲代母本植株和F1植株上C、亲代父本植株和F1植株上D、亲代母本植株和亲代父本植株上

考题 以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为研究对象,将纯合的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间行种植,隐性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子一代将表现为()A、显、隐性个体的比例是1:1B、都是显性个体C、隐性个体的比为3:1D、都是隐性个体

考题 杂种优势在()表现最明显。A、亲代B、子一代(F1)C、子二代(F2)D、子三代(F3)

考题 单选题杂种优势在()表现最明显。A 亲代B 子一代(F1)C 子二代(F2)D 子三代(F3)

考题 单选题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将F1黑斑蛇之间交配,F2中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B 蛇的黄斑为显性性状C F1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与亲代黑斑蛇的不同D F2中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与F1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考题 单选题在F2群体中,既出现显性性状的个体,又出现隐性性状的个体,称为()。A 共显性B 相对性状C 性状杂合D 性状分离

考题 填空题根据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子二代中,红花(显性)与白花(隐性)个体数目的比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