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有一双平面镜系统,光线与其中的一个镜面平行入射,经两次反射后,出射光线与另一镜面平行,问二平面镜的夹角是多少?


参考答案和解析
如图4.13所示由题意知3α=180°所以α=60°。 如图4.13所示,由题意知3α=180°,所以α=60°。
更多 “有一双平面镜系统,光线与其中的一个镜面平行入射,经两次反射后,出射光线与另一镜面平行,问二平面镜的夹角是多少?” 相关考题
考题 ()将光线经过两次90°反射后折回到平面镜。 A.聚光镜组B.平面镜组C.反射棱镜组D.折光棱镜组

考题 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的夹角称为()。 A.顶点B.偏向角C.立体角D.底角

考题 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的夹角称为三棱镜的偏向角。()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在平面镜的同一侧有相距20cm的A、B两点,它们到镜面的距离分别为12cm和4cm,如果A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经过B点,则这条光线的入射角是__________.

考题 如下图所示,木框里面有两个平面镜相互垂直。一束入射光射入木框内,经两个平面镜反射出去。则入射光与出射光的位置关系是( ) A. 平行关系 B. 垂直关系 C. 相交关系,交角为锐角 D. 相交关系。交角为钝角

考题 两反射镜面Ⅰ、Ⅱ成5度角放置,光线入射镜面Ⅰ的入射角为30度,然后在两个镜面中来回反射,则光线第一次从镜面Ⅰ上重新反射出来的出射角为_。 A.30 度 B.40 度 C.50 度 D.60 度

考题 案例: 下面是某教师在讲授平面镜成像之前,了解和评价学生对上一节课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的教学片段。 教师: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首先,第一个问题:什么叫反射?学生l:光遇到水面、玻璃及其它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教师:光的反射定律是什么? 学生2: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教师:这里面,我们把垂直于平面的直线叫做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 教师:在反射现象中,光路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光路可逆。 教师:好,那么什么叫漫反射? 学生:凹凸不平的表面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漫反射。 教师:嗯,非常好,看来大家把上一节的内容基本掌握了。接下来学习另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平面镜成像。 问题: (1)请对上述教学片段进行评析。(15分) (2)针对上述教学片段存在的不足,写出改进后的教学思路。(15分)

考题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先引导学生回顾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并提出问题,怎样才能把教室外的阳光引入到教室内,确定通过平面镜能实现,从而导入今日课程-光的反射。 环节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了解入射现象 活动前:【教师提问】在桌面上放一块平面镜,将激光笔发出的光束射到平面镜上,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试着移动平面镜,能否使激光射到教室里不同的物体上? 活动中: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思考。 活动后:【学生汇报】光入射到平面镜上后,光线将会反射到墙面上,并且如果固定激光笔位置不动,水平移动平面镜不会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但适当改变平面镜角度后,光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 【教师总结】反射的概念。同时做出光路图。介绍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等概念。 活动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活动前:光线在反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规律? 活动中:【学生实验】1.把一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可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2.使E、F两板面处于同一平面内,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着另一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红色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 3.改变入射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两次。换用其他颜色的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轨径迹。 4.将F板绕ON前后转动,在F板还能看到反射光吗?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5.取下硬纸板,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记录在表中。 活动后:【学生汇报】在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教师总结】反射定律: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环节三:巩固提高 展示几幅残缺的反射光路图,利用量角器和直尺补全光路图。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作业:学生课下收集自行车尾灯的结构,画出光线的反射光路图。 【板书设计】

考题 一条光线斜射在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入射角为2π/6,请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并求出反射光线的方程。若将反射光线绕平面镜的法线旋转一周,求所得的旋转曲面的方程。

考题 一条光线斜射在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入射角为 请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并求出反射光线的方程;若将反射光线绕平面镜的法线旋转一周,求所得旋转曲面的方程。

考题 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的夹角称为三棱镜的偏向角。

考题 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光束与镜面的夹角逐渐减小时,则()A、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逐渐增大B、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减小C、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逐渐减小D、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增大

考题 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的夹角称为()。A、顶点B、偏向角C、立体角D、底角

考题 要实现镜面反射效果应选择、()A、反射B、位图C、平铺D、平面镜

考题 全站仪反射镜的三个反射面互相垂直,无论光线从哪个角度进入,其出射光线均与入射光线平行。

考题 与光轴平行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A、光心B、焦点C、交点D、主点

考题 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1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与转动前相比()A、减小15°B、减小60°C、减小30°D、减小45°

考题 物体在平面镜里的像是(),像与物体大小(),它们与镜面互相()。

考题 汽车后视镜镜面的种类有:平面镜、()和()。

考题 单选题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的夹角称为()。A 顶点B 偏向角C 立体角D 底角

考题 单选题一束单色光斜射到厚平板玻璃的一个表面上.经两次折射后从玻璃板另一个表面射出.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侧移了一段距离。在下列情况下,出射光线侧移距离最大的是( )。A 红光以30°的入射角入射B 红光以45°的入射角入射C 紫光以30°的入射角入射D 紫光以45°的入射角入射

考题 判断题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的夹角称为三棱镜的偏向角。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B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C 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D 人离平面镜越远,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就越小

考题 单选题要实现镜面反射效果应选择、()A 反射B 位图C 平铺D 平面镜

考题 单选题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光束与镜面的夹角逐渐减小时,则()A 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逐渐增大B 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减小C 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逐渐减小D 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增大

考题 填空题物体在平面镜里的像是(),像与物体大小(),它们与镜面互相()。

考题 单选题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1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与转动前相比()A 减小15°B 减小60°C 减小30°D 减小45°

考题 问答题案例:下面是某教师在讲授平面镜成像之前,了解和评价学生对上一节课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的教学片段。教师: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首先,第一个问题:什么叫反射?学生1:光遇到水面、玻璃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教师:光的反射定律是什么?学生2: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教师:这里面,我们把垂直于平面的直线叫作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教师:在反射现象中,光路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光路可逆。教师:好,那么什么叫漫反射?学生:凹凸不平的表面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漫反射。教师:嗯,非常好,看来大家把上一节的内容基本掌握了。接下来学习另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平面镜成像。问题:(1)请对上述教学片段进行评析。(15分)(2)针对上述教学片段存在的不足,写出改进后的教学思路。(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