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河道断面水位(Z)、流量(Q)、过水面积(A)之间的关系为: 、 ,在枯水期设计流量 的条件下,河道断面平均流速估值是( )。

A.0.048
B.0.05
C.0.057
D.0.066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计算型。送分题。顺题意解题。断面平均流速=Q/A,Q=5m3/s已知, ,其中,Z未知,可根据 求得,代入计算:注意: ,Z=51,代入 ,则平均流速=Q/A=5/100=0.050,选B。
更多 “某河道断面水位(Z)、流量(Q)、过水面积(A)之间的关系为: 、 ,在枯水期设计流量 的条件下,河道断面平均流速估值是( )。A.0.048 B.0.05 C.0.057 D.0.066 ” 相关考题
考题 总流量Q除以总流过水断面的面积W所得的商,叫做断面流速。()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在已知河流设计枯水流量条件下,确定断面平均流速的可选方法有( )。 A.水位与流量、断面面积关系曲线法 B.水力学公式法C.浮标测流法 D.实测河宽、水深计算法

考题 采用河道恒定均匀流公式计算断面平均流速,需要的河道参数值包括()。A:水力坡降B:河床糙率C:水力半径D:断面水位

考题 计算题:已知过水断面面积W=600米2,断面的平流速V=2.3米/秒,求断面流量Q?

考题 天然河道水位不变,如过水断面面积水力半径糙率水面比降中任何一项发生变化,则流量Q()。A、是变值B、是定值C、有时是定值,有时是变值

考题 水文勘测中级工应能实施一般()法和浮标法流速流量测算,并能点绘水位流量相关图。A、流速仪B、断面C、河道D、测站

考题 河道水情编码要按水位、流量、()、风力风向、波浪高度、河道径流量顺序编列。A、断面与水位B、断面与水量C、断面与面积D、断面与流速

考题 过水断面上的总流量等于过水断面面积与断面平均流速的和。

考题 测定河道某()上的流量一般只在固定水文测站选定的测流断面上进行。A、过水断面B、纵断面C、位置D、某点

考题 河流流量等于过水断面面积乘以()。A、断面某点的流速B、断面平均流速C、断面最大流速D、断面最小流速

考题 测定河道断面流量常采用()法。A、水深B、垂线测流C、流速D、面积

考题 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河道某一过水断面的液体()。A、体积B、重量C、质量D、面积

考题 河道顺直,河床底坡平坦,断面均匀较稳定的站,适合()作高水延长。A、用曼宁公式B、根据水位—面积、水位—流速曲线C、用Q~Ad曲线法D、参照历年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考题 河道水情编码内容应包括水位、()、断面面积、流速、波浪高度、风力风向、河道径流量等信息。A、水量B、径流C、流量D、总量

考题 连续方程反映的是()与过水断面面积之间的关系。A、流量B、断面平均流速C、相对水深0.2位置的点流速D、相对水深0.8位置的点流速

考题 过水断面上的总流量等于过水断面面积与断面平均流速的()A、和B、差C、积D、商

考题 连续方程反映的是断面平均流速与()之间的关系。A、流量B、过水断面面积C、动水压强D、点流速

考题 水位测验中断面流量的确定,关键是()A、施测过水断面B、测流期间水位的观测C、计算垂线平均流速D、测点流速的施测

考题 在已知河流设计枯水流量条件下,确定断面平均流速的可选方法有()。A、水位与流量、断面面积关系曲线法B、水力学公式法C、浮标测流法D、实测河宽、水深计算法

考题 单选题某河道断面水位(Z)、流量(Q)、过水面积(A)之间的关系为:Q=5 (Z-50)1.4; A=100 (Z50) 1.0。在枯水期设计流量Q=5m³/s的条件下,河道断面平均流速估值是()A 0.048B 0.057C 0.050D 0.066

考题 单选题河流流量等于过水断面面积乘以()。A 断面某点的流速B 断面平均流速C 断面最大流速D 断面最小流速

考题 单选题天然河道水位不变,如过水断面面积水力半径糙率水面比降中任何一项发生变化,则流量Q()。A 是变值B 是定值C 有时是定值,有时是变值

考题 单选题测定河道某()上的流量一般只在固定水文测站选定的测流断面上进行。A 过水断面B 纵断面C 位置D 某点

考题 单选题河道水情编码要按水位、流量、()、风力风向、波浪高度、河道径流量顺序编列。A 断面与水位B 断面与水量C 断面与面积D 断面与流速

考题 单选题测定河道断面流量常采用()法。A 水深B 垂线测流C 流速D 面积

考题 单选题河道水情编码内容应包括水位、()、断面面积、流速、波浪高度、风力风向、河道径流量等信息。A 水量B 径流C 流量D 总量

考题 单选题河道顺直,河床底坡平坦,断面均匀较稳定的站,适合()作高水延长。A 用曼宁公式B 根据水位—面积、水位—流速曲线C 用Q~Ad曲线法D 参照历年水位—流量关系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