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2019年)某建设项目排入河流的主要污染物有COD、NH 3-N、TP,河流背景中各污染物浓度占标率分别为70%、40%、60%,按背景浓度选择水质预测因子时排序正确的是( )。

A.TP>NH 3-N>COD
B.NH 3-N>COD>TP
C.COD>TP>NH 3-N
D.COD>NH 3-N>TP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根据



公式可知,背景浓度占标率越大其ISE值越大,故排序为COD>TP>NH 3-N。
更多 “(2019年)某建设项目排入河流的主要污染物有COD、NH 3-N、TP,河流背景中各污染物浓度占标率分别为70%、40%、60%,按背景浓度选择水质预测因子时排序正确的是( )。A.TP>NH 3-N>COD B.NH 3-N>COD>TP C.COD>TP>NH 3-N D.COD>NH 3-N>TP” 相关考题
考题 (2017年)河流某断面枯水期BOD 5、NH 3-N、COD达标,DO超标,若要DO达标,断面上游可削减负荷的污染物有( )。A.DO B.BOD 5 C.COD D.NH 3-N

考题 进行河流稳态水质模拟预测必须确定( )。 A. 污染物排放位置、排放强度 B. 水文条件 c. 受纳水体背景浓度 D. 7.K质模型参数值 E. 初始条件

考题 某河流水质影响预测,河流水环境水质现状COD、NHL-N、 TP占标率分别为70%、40%、 60%,选取水质预测因子的排序正确的是()。A:C0D>NH3-N>TP B:COD>TP>NH3-N C:NH3-N>COD>TP D:TP>COD>NH3-N

考题 某拟建项目,排放5种污染物进入河道,各污染物设计水文条件的背景浓度占标率及项目排污负荷占标率见下表。按ISE进行筛选水环境影响预测因子, 排序正确的是()。 A.L1、L2、L3、L4、L5 B.L5、L4、L3、L2、L1 C.L1、L5、L4、L3、L2 D.L1、L5、 2、L3、L4

考题 进行河流稳态水质模拟预测必须确定()。 A.污染物排放位置、排放强度 B.水文条件 C.受纳水体背景浓度 D.水质模型参数值 E.初始条件

考题 (2016年)某入海河流在下游修阐建水库阻挡咸潮上溯,河流、水库、河口段的控制断面位置见下图:现状分析显示枯水设计流量条件下,控制断面X、Y、Z的COD浓度占标率分别为10%、70%、110%,减少COD排放量对改善超标断面水质有效的河段有( )。 A.X断面上游 B.X—Y河段 C.Y—Z河段 D.Z断面下游

考题 (2015年)某拟建项目,排放5种污染物进入河道,各污染物设计水文条件的背景浓度占标率及项目排污负荷占标率见下表。按ISE进行筛选水环境影响预测因子,排序正确的是( )。L1 90%,15%;L2 50%,40%;L3 30%,60%;L4 20%,70%;L5 10%,90%;A.L1,L2,L3,L4,L5 B.L5,L4,L3,L2,L1 C.L1,L5,L4,L3,L2 D.L1,L5,L2,L3,L4

考题 某项目排水量0. 3m*/s浓度60mg/L,河流流量是1. 5m/s,河流所在功能区标准为浓度30mg/L,目前河流污染物浓度占标率为70%,忽略混合区的范围,需要预留10%的安全余量,项目排水的最大浓度是:A:54mg/L B:27mg/L. C:57mg/L D:30mg/L

考题 用一维稳态水质模型预测河流中的氨氮浓度分布,需要的基础数据包括( )。A.河流过水断面面积 B.污水排放量、氨氮排放浓度 C.氨氮一阶动力学反应速率 D.河流流量、河流氨氮背景浓度

考题 (2016年)某拟建项目,主要排放4种污染物质进入河道,设计水文条件下,假定初始断面完全混合,各污染物的背景浓度占标率及项目排污占标率见下表: 则该项目主要影响预测因子选择排序应为( )。 A.COD Cd Cu NH 3 B.Cd NH 3 COD Cu C.NH 3 COD Cd Cu D.NH 3 COD Cu Cd

考题 某拟建项目,主要排放4 种污染物质进入河道,设计水文条件下,假定初始断面完全、福合,各活染物的背景浓度占标率及项目排污占标率见下表。 该项目主要影响预测因子选择顺序为( )A COD, Cd, Cu, NH3 B Cd, NH3, COD, Cu C NH3, COD, Cd, cu D NH3, COD, Cu, Cd

考题 用一维稳态水质模型预测河流中的氨氮浓度分布,需要的基础数据包括()。A:河流过水断面面积B:污水排放量、氨氮排放浓度C:氨氮一阶动力学反应速率D:河流流量、河流氨氮背景浓度

考题 某工厂向临近河流以点源方式排入某碱性污染物,预测该污染物(以pH表征)在河流充分混合段中的浓度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推荐的河流pH模式的适用条件是( )。A.pH>10 B.pH≤10 C.pH>9 D.pH≤9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预测内容包括()A.取水口水质预测因子的浓度及变化 B.各污染物最大影响范围 C.河流、湖泊及水库的水力条件 D.排放口处污染物浓度

考题 某工厂向临近河流以点源方式排入某碱性污染物,预测该污染物(以pH表征)在河流充分混合段中的浓度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推荐的河流pH模式的适用条件是()。A:pH>10 B:pH≤10 C:pH<9 D:pH≤

考题 大气评价等级的确定是根据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1~3种主要污染物,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A:等标污染排放量PiB: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C:平均地面浓度占标率PiD:最小地面浓度占标率Pi

考题 河流水质预测S-P模式的适用条件是()。A:河流充分混合段B:污染物连续稳定排放C:持久性污染物D:污染物为耗氧性有机污染物E:河流为恒定流动

考题 公式ISE=cpQp/(cs-ch)Qh中的ch是指()。A:污染物排放浓度(mg/L)B:水质参数的地表水的水质标准C: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mg/L)D:河流下游污染物浓度(mg/L)

考题 某河流接纳某生活污水的排放,污水排入河流以后在水体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的自净作用下,污染物浓度得到降低。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哪项? A. 污水排放口形式影响河流对污染物的自净速度 B. 河流水流速度影响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净化速率 C. 排入的污水量越多,河流通过自净恢复到原有状态所需的时间越长 D. 生活污水排入河流以后,污水中悬浮物快速沉淀到河底,这是使河流中污染物总量降低的重要过程

考题 公式中的Ch是指()。A污染物排放浓度(mg/L)B水质参数的地表水的水质标准C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mg/L)D河流下游污染物浓度(mg/L)

考题 消减断面主要反映河流对污染物的稀释净化情况,应设置()在下游,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显著下降处。A、背景断面B、入境断面C、对照断面D、控制断面

考题 在沉降作用明显的河流充分混合段,对排入河流的化学需氧量(COD)进行水质预测最适宜釆用()。A、河流一维水质模式B、河流平面二维水质模式C、河流完全混合模式D、河流S-P模式

考题 进行河流稳态水质模拟预测必须确定()。A、污染物排放位置、排放强度B、水文条件C、受纳水体背景浓度D、水质模型参数值E、初始条件

考题 在沉降作用明显的河流充分混合段,对排入河流的化学需氧量(COD)进行水质预测最适宜采用()。A、河流一维水质模式B、河流平面二维水质模式C、河流完全混合模式D、河流S-P模式

考题 单选题在沉降作用明显的河流充分混合段,对排入河流的化学需氧量(COD)进行水质预测最适宜釆用()。A 河流一维水质模式B 河流平面二维水质模式C 河流完全混合模式D 河流S-P模式

考题 多选题进行河流稳态水质模拟预测必须确定()。A污染物排放位置、排放强度B水文条件C受纳水体背景浓度D水质模型参数值E初始条件

考题 单选题污染物随着污水排入河流后,()。A 在河流横向断面上立即与河水充分混合B 在河流横向断面上只经横向混合一定距离后与河水充分混合C 经垂向混合、横向混合后与河水充分混合D 当河流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污染物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的15%,可以认为此污染物的浓度已达到均匀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