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大气评价等级的确定是根据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1~3种主要污染物,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

A:等标污染排放量Pi
B: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
C:平均地面浓度占标率Pi
D:最小地面浓度占标率Pi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注意新导则中Pi的含义,在原导则中大气评价等级确定也有Pi,但是新旧导则关于Pi的含义却有很大的差别,计算方法也不一样。
更多 “大气评价等级的确定是根据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1~3种主要污染物,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A:等标污染排放量PiB: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C:平均地面浓度占标率PiD:最小地面浓度占标率Pi” 相关考题
考题 某拟建项目排放大气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出现距离Dmax和地面浓度达到标准限值10%时对应的最远距离D10%如表3所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评价范围边长为( )。 表3 A.32km B.36km C.50km D.56km

考题 某拟建项目排放大气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出现距离Dmax和地面浓度达到标准限值10%时对应的最远距离D10%如下表所示。根据大气导则,大气评价范围边长为()A:32kmB:36kmC:50kmD:56km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甲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50%,D10%为5km,乙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82%,D10%为4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一级或二级

考题 某项目有两个大气排放源,经估算模式计算两个排放源排放的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max)分别为10%和85%,地面浓度占标率10%处(D10%)距两个排放源最远距离分别为2.0km和4.8k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该项目的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边长分别为()。A:一级,9.6kmB:二级,9.6kmC:一级,5kmD:二级,5km

考题 某焦化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经估算模式计算出的地面质量浓度达标限值10%,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见表1,该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 A:边长6000m的矩形B:边长5900m的矩形C:边长6900m的矩形D:边长8000m的矩形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是根据()确定。A: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B:等标排放量C:最远距离D10%D:环境空气敏感区的分布

考题 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划分是结合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估算模式计算()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A: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近影响范围B:各污染物的最小影响程度和最近影响范围C: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D:各污染物的最小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评价等级的确定是根据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1~3种主要污染物,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A:50%,D50%B:50%,D10%C:10%,D10%D:10%,D50%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划分是结合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估算模式计算(),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A: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近影响范围B:各污染物的最小影响程度和最近影响范围C: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D:各污染物的最小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

考题 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A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只为15%,D10%为1.2km;B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100Z。,D10%为1.1km,污染源距厂一界最近距离为1.3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一级或二级

考题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评价等级的划分,需经过对建设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选择()主要污染物,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等。A:1个B:1~3个C:3个以上D:2~4个

考题 大气评价等级的确定是根据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1~3种主要污染物,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A:50%,D50%B:50%,D10%C:10%,D10%D:10%,D50%

考题 大气评价等级确定中(有图),其中C0i说法不正确的是()。A:C0i表示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B:C0i一般选用GB3095中1小时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的浓度限值C:对于没有小时浓度限值的污染物,可取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五倍值D:对该标准中未包含的污染物,可参照TJ36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的一次浓度限值

考题 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A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8%,D10%为3km;B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9%,D10%为2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一级或二级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的有关规定,以下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的正确表述有()。A、选择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工作进行分级B、结合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C、根据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1~3种主要污染物,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第i个污染物),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D、Pi10%且D10%污染源距离场界最近距离时,属于三级评价

考题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是根据评价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以及当地应执行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

考题 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是根据()确定。A、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B、等标排放量C、最远距离D10%D、环境空气敏感区的分布

考题 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是根据()确定。A、项目周围敏感目标B、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C、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D、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考题 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A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15%,D10%为1.2km,B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10%,D10%为1.1km,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为1.2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一级或二级

考题 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甲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50%,D10%为5km,乙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82%,D10%为4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一级或二级

考题 单选题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A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15%,D10%为1.2km,B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10%,D10%为1.1km,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为1.2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A 一级B 二级C 三级D 一级或二级

考题 不定项题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分析的内容包括()。A给出各监测点大气污染物的不同取值时间的浓度变化范围B计算并列表给出各取值时间平均浓度值占相应标准浓度限值的百分比和超标率,并评价达标情况C分析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日变化规律以及大气污染物浓度与地面风向、风速等气象因素及污染源排放的关系D分析重污染时间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考题 不定项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应当分析的内有()。A分析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与气象因素的关系B分析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与当地污染源排放的关系C列表给出各监测点大气污染物不同取值时间的质量浓度变化范围D列表给出各取值时间最大质量浓度值占相应标准质量浓度限值百分比和超标率

考题 单选题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A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15%,D10%为1.2 km;B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10%,D10%为1.1 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自厂界外延( )的矩形区域。A 5 kmB 2.5 kmC 1.2 kmD 3 km

考题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A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15%,D10%为1.2km,B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为10%,D10%为1.1km,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为1.3km,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A 一级B 二级C 三级D 一级或二级

考题 多选题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是根据()确定。A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B等标排放量C最远距离D10%D环境空气敏感区的分布

考题 单选题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划分是结合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选择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估算模式计算()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A 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近影响范围B 各污染物的最小影响程度和最近影响范围C 各污染物的最小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D 各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和最远影响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