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元素的原子中,L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K层和M层电子数之和的2倍,该元素的符号是( )

A.Cl
B.S
C.Si
D.Mg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根据“L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K层和M层电子数之和的2倍”,可知该元素的 原子有K、L、M三个电子层,其中第一层K层和第二层L层应分别有2个和8个电子,即应是满层.设M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为x,根据题意有
(x+2)×2=8x=2
更多 “某元素的原子中,L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K层和M层电子数之和的2倍,该元素的符号是( )A.Cl B.S C.Si D.Mg” 相关考题
考题 某短周期元素R,其原子核外最外电子层的电子数比次外电子层的电子数少4个,则其最高价含氧酸的分子式是(  )A.H2SiO3 B.H2CO3 C.H3PO4 D.HNO3

考题 高中化学《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提出问题】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提出问题】展示短周期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及其核外电子数,让学生观察其规律。 【学生回答】原子的核电荷数发生变化,核外电子的数目也在变化。 【教师引导】核外电子排布有何规律,本节课来进行探究。 (二)新课教学 【多媒体展现】原子的剖面示意图,提出问题:能看出原子的排列有何规律? 【学生回答】原子是分层排列的。 【提出问题】如何表示电子的这种分层排布。 【学生回答】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分别在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也称作电子层,分别用n=1,2,3,4,5,6,7或K,L,M,N,O,P,Q来表示从内到外的电子层。 【提出问题】电子在各层能量高低顺序是什么?与离核远近有什么联系? 【讨论交流】电子能量:K 【提出问题】核外电子既然是分层排布的,在排布时,电子是如何进入各电子层的呢? 【学生回答】电子总是尽可能地先从能量低的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排下一层,即是按照从能量低的电子层到能量高的电子层依次排列的。 【提出问题】结合前面已学过的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找出核外电子在每一层的排布有什么规律? 【学生回答】K层不超过2个,M层不超过8个,M层作为次外层电子数目也不超过8。 【教师总结】最外层电子数都不超过8个(K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提出问题】每一电子层最多填充的电子数有什么规律? 【学生回答】每一电子层最多填充的电子数为2n2(n代表电子层数)个。 (三)拓展提高 画出卤族元素——碘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作业: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推断元素的性质有什么变化?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电子层的排布规律比较抽象,你是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一知识的? 2.本课是微观内容,学生不容易理解,本节课你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考题 某元素原子序数为33,试问:它有多少个电子层?多少个能级?最高能级组中的电子数是多少?

考题 元素的最高氧化数和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有何联系,在常见元素中哪些元素的氧化数是不变的,哪些元素的氧化数是可变的

考题 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层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数的1/6,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Mg。

考题 当n=4时,该电子层电子的最大容量为()个;某元素原子在n=4的电子层上只有2个电子,在次外层l=2的轨道中有10个电子,该元素符号是(),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族,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考题 主族元素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特征是()副族元素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特征是()

考题 周期表中16号元素和4号元素的原子相比较,前者的下列数据是后者的4倍的是()。A、电子数B、最外层电子数C、电子层数D、次外层电子数

考题 通过对原子的电子层进行分析,可以得知元素的主族和它的最高价电子数是相同的。

考题 若某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d15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基态原子中共有3个电子B、该元素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C、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3个电子D、该元素原子M能层共有8个电子

考题 下列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的是()A、原子核外N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B、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为偶数的元素C、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为奇数的元素D、原子核外N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

考题 两种元素原子X和Y,X原子的M层比Y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Y原子的L层电子数恰为X原子的L层电子数的2倍。则X、Y分别是()A、硅原子和钠原子B、硼原子和氦原子C、氯原子和碳原子D、碳原子和铝原子

考题 具有下列结构的原子一定属于碱金属的是()A、最外层上只有一个电子B、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C、M层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的1/2D、K、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M、N层电子数之和

考题 短周期元素分别为X、Y和Z,已知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Y元素原子的M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K层和L层电子总数的一半,Z元素原子的L层上的电子数比Y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少2个,则三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不可能是()A、X2YZ4B、XYZ3C、X3YZ4D、X4Y2Z7

考题 主族元素的性质主要由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决定,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m,电子层数为n,一般具有这样的规律:m>n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m≤n的元素为金属元素。下列有关结论正确的是()A、主族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递变规律最显著的是第三周期元素和第ⅣA族元素C、ⅠA族和ⅦA族元素的单质一般都没有同素异形体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元素均为金属元素

考题 两种气态物质Am和Bn,已知2.4gAm和2.1gBn所含原子个数相等,而分子个数之比为2∶3,A、B两种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A原子的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则: (1)A、B分别是什么元素? A(),B()。 (2)Am中的m值是()。

考题 某元素原子主量子数n为4的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该元素原子外层电子构型是(),未成对电子数为(),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式为(),该元素原子序数是(),它位于第()周期,第()族,最高氧化数()。

考题 已知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为3d34s2,则该元素的的元素符号为:()A、VB、CrC、ZnD、Cu

考题 下列各原子构成的单质中,肯定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H2的是()A、原子核内没有中子B、M层有5个电子C、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D、M层上电子数与K层电子数相等,次外层有8个电子

考题 在原子的第n电子层中,当它属于最外层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与(n-1)层相同,当它属于次外层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比(n-1)层容纳的电子数多10个,则第n电子层是()A、K层B、L层C、M层D、N层

考题 第三电子层有10个电子的某元素,其原子序数是(),该元素属第()周期、()族。

考题 单选题具有下列结构的原子一定属于碱金属的是()A 最外层上只有一个电子B 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C M层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的1/2D K、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M、N层电子数之和

考题 单选题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a,次外层电子数是b;B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是(a-b),L层电子数是(a+b)。则A、B2种元素形成的化学式可能表示为()A B3A2B BA2C A3B2D AB2

考题 单选题下列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的是()A 原子核外N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B 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为偶数的元素C 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为奇数的元素D 原子核外N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

考题 单选题X和Y均为短周期元素,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X<YB 原子半径X>YC 原子的电子层数X<Y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

考题 单选题两种元素原子X和Y,X原子的M层比Y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Y原子的L层电子数恰为X原子的L层电子数的2倍。则X、Y分别是()A 硅原子和钠原子B 硼原子和氦原子C 氯原子和碳原子D 碳原子和铝原子

考题 单选题某元素原子的M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比L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少5个,则该元素的符号是(  ).A NB FC AlD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