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高速公路隧道为双线分离式隧道。左线起讫桩号为ZK9+680~ZK10+303,全长623m;右线起讫桩号为YK9+683~YK1o+305,全长622m。隧道净空宽度为10m,净空高度为6.49m。该隧道右线(地质)纵断面图如图6所示。



图6中水文、地质概况如下:
A段:围岩为中风化灰岩,岩质坚硬,岩体破碎,属浅埋层。[BQ]=280~330。存在少量裂隙水。
B段:围岩为弱风化灰岩,岩质坚硬,岩体呈块体,完整性好。[BQ]=390~440。存在裂隙水,以渗水为主。
C段:围岩为中、弱风化灰岩,岩质坚硬,岩体呈块体、破碎状,存在F1断裂破碎带。
[BQ]=220~245。以渗水为主,可能产生瞬时涌水。
根据围岩分级的综合评判方法,该右线隧道围岩分布有Ⅲ、Ⅳ、Ⅴ级围岩。为确定YK9+730~YK9+790段施工方法,承包人对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的工艺特点进行了比较见表1,结合本段的地质特点,决定采用预裂爆破方案施工。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开挖断面的宽度,承包人拟对YK9+790~YK9+974段采用全断面开挖施工。初次支护采用“钢筋网片+喷射混凝+锚杆”方案。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中水文、地质概况,分别判断A、B、C段围岩级别。
2.改正表1中的错误描述(按“XX(方案)的XX(比较项目)改为……”描述)。
3.承包人拟对YK9+790~YK9+974段采用全断面开挖的做法是否合理结合水文、地质概况简要说明理由。
4.结合资料中的水文、地质条件,指出右线隧道施工中的潜在安全事故。
5.当F1断裂破碎带产生瞬时涌水时,可以采取哪些辅助施工处理方法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1.根据资料中水文、地质概况,A段是Ⅳ级、B段是Ⅲ级、C段是Ⅳ级。2.预裂爆破的起爆顺序“周边眼→辅助眼→掏槽眼”改为“周边眼→掏槽眼→辅助眼”。
光面爆破的钻眼工程量改为小。
预裂爆破的钻眼工程量改为大。
3.承包人拟对YK9+790~YK9+974段采用全断面开挖的做法不合理。
理由:根据地质水文条件,有渗水,隧道前方有破碎带,全断面开挖震动大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根据背景资料所给出的条件可知本隧道断面大于50m2,而围岩等级为Ⅲ级,对断面要求为50m2以下。
4.隧道施工质量安全事故:涌水、塌方、突泥、岩爆、突水、洞内泥石流、塌方冒顶等。
5.当F1断裂破碎带产生瞬时涌水时,可采取的辅助施工处理方法有:超前钻孔和辅助坑道排水、超前小导管预注浆、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井点降水和深井降水。
更多 “某高速公路隧道为双线分离式隧道。左线起讫桩号为ZK9+680~ZK10+303,全长623m;右线起讫桩号为YK9+683~YK1o+305,全长622m。隧道净空宽度为10m,净空高度为6.49m。该隧道右线(地质)纵断面图如图6所示。 图6中水文、地质概况如下: A段:围岩为中风化灰岩,岩质坚硬,岩体破碎,属浅埋层。[BQ]=280~330。存在少量裂隙水。 B段:围岩为弱风化灰岩,岩质坚硬,岩体呈块体,完整性好。[BQ]=390~440。存在裂隙水,以渗水为主。 C段:围岩为中、弱风化灰岩,岩质坚硬,岩体呈块体、破碎状,存在F1断裂破碎带。 [BQ]=220~245。以渗水为主,可能产生瞬时涌水。 根据围岩分级的综合评判方法,该右线隧道围岩分布有Ⅲ、Ⅳ、Ⅴ级围岩。为确定YK9+730~YK9+790段施工方法,承包人对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的工艺特点进行了比较见表1,结合本段的地质特点,决定采用预裂爆破方案施工。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开挖断面的宽度,承包人拟对YK9+790~YK9+974段采用全断面开挖施工。初次支护采用“钢筋网片+喷射混凝+锚杆”方案。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中水文、地质概况,分别判断A、B、C段围岩级别。 2.改正表1中的错误描述(按“XX(方案)的XX(比较项目)改为……”描述)。 3.承包人拟对YK9+790~YK9+974段采用全断面开挖的做法是否合理结合水文、地质概况简要说明理由。 4.结合资料中的水文、地质条件,指出右线隧道施工中的潜在安全事故。 5.当F1断裂破碎带产生瞬时涌水时,可以采取哪些辅助施工处理方法” 相关考题
考题 某高速公路隧道为双线分离式隧道。左线起讫桩号为ZK9+680~ZK10+303,全长623m;右线起讫桩号为YK9+683~YK10+305,全长622m。隧道净空宽度为10m,净空高度为6.49m。该隧道右线(地质)纵断面图如图3所示。 图中水文、地质概况如下: A段:围岩为中风化灰岩,岩质坚硬,岩体破碎;属浅埋段。[BQ]=280~330。存在少量裂隙水。 B段:围岩为弱风化灰岩,岩质坚硬,岩体呈块状,完整性好。[BQ]=396~440。存在裂隙水,以渗水为主。 C段:围岩为中、弱风化灰岩,岩质坚硬,岩体呈块状、破碎状。存在F1断裂破碎带。[BQ]=220~245。以渗水为主,可能产生瞬时涌水。 根据围岩分级的综合评判方法,该右线隧道围岩分布有Ⅲ、Ⅳ、Ⅴ级围岩。为确定YK9+730~YK9+790段施工方法,承包人对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的工艺特点进行了比较(如表3所示),结合本段的地质特点,决定采用预裂爆破方案施工。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开挖断面的宽度,承包人拟对YK9+790~YK9+974段采用全断面开挖施工,初次支护采用“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锚杆”方案。 <1> 、根据资料中水文、地质概况,分别判断A、B、C段围岩级别。 <2> 、改正表3中的错误描述(按“XX(方案)的XX(比较项目)应为……”描述)。 <3> 、承包人拟对YK9+790~YK9+974段采用全断面开挖的做法是否合理?结合水文、地质概况简要说明理由。 <4> 、结合本项目的水文、地质条件,指出右线隧道施工中的潜在安全事故。 <5> 、当F1断裂破碎带产生瞬时涌水时,可以采取哪些辅助施工处理方法?

考题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分离式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山岭隧道工程,其起讫桩号为K19+720~K20+200,全长480m。隧道左右洞相距36m,地质情况相同,其中K19+720~K19+775段和K20+165~K20+200段穿越强风化泥质灰岩段,岩质较软,岩体破碎,为Ⅴ级围岩段;K19+775~K19+875和K20+035~K20+035段穿越中风化泥质灰岩段,岩质中硬,岩体较破碎—破碎,为Ⅳ级围岩段;K19+875~K20+035段穿越微风化泥质灰岩段,岩质中硬,岩体较破碎,为Ⅲ级围岩段。该隧道设计支护结构为复合式衬砌(即初期支护+混凝土二次衬砌),隧道设钢支撑和仰拱。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开工前,施工单位对该隧道的Ⅳ级和V级围岩的连续长度及合计长度进行了统计,并由(A)负责对该隧道进行了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出具了评估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评估依据、工程概况、(B)、(C)、评估内容、评估结论及对策等。 事件二:施工单位采用钻爆法开挖,IV级围岩段,爆破设计周边眼为60个,爆破后,某开挖面残留有痕迹的炮眼数为45个。 事件三:施工单位在IV级围岩段初期支护施工作业时,采用了钢拱架型式的钢支撑。 事件四:施工单位在进行仰拱及防水板施工作业时,采取了如下做法: ①IV级围岩的仰拱距掌子面的距离为55±4m,V级围岩的仰拱距掌子面的距离为45±4m; ②仰拱施工采用左右半幅分次浇筑方式; ③防水板搭接宽度为80±10mm。 、结合事件一和背景,写出隧道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理由。 、事件一中A、B、C各代表什么? 、针对事件二和背景,计算周边炮眼痕迹保存率,并判断该值是否满足《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的要求。 、事件三中,按材料的组成还可以采取哪种型式钢支撑? 、逐条判断事件四种的做法是否正确,并改正。

考题 1.背景材料:某高速公路隧道为双线分离式隧道,左线起讫桩号为ZK9 + 680~ZK10 + 303,全长623m,右线起讫桩号为YK9 + 683~YK10 + 305,全长622m。隧道净空宽度为10m,净空高度为6.49m,该隧道右线(地质)纵断面图如下图所示。图中水文、地质概况如下图所示: A 段:围岩为中风化灰岩,岩质坚硬,岩体破碎,属浅埋段。[BQ]= 280~330。存在少量裂隙水。 B 段:围岩为弱风化灰岩,岩质坚硬,岩体呈块状,完整性好。[BQ]= 396~440。存在裂隙水,以渗水为主。 C 段:围岩为中、弱风化灰岩,岩质坚硬,岩体呈块状、破碎状。存在F1 断裂破碎带。[BQ]= 220~245。以渗水为主,可能产生瞬时涌水。 根据围岩分级的综合评判方法,该右线隧道围岩分布有Ⅲ、Ⅳ、Ⅴ级围岩。为确定YK9 + 730~YK9 + 790(B 段中前部分)施工方法,承包人对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的工艺特点进行了比较(见下表),结合本段的地质特点,决定采用预裂爆破方案施工。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开挖断面的宽度,承包人拟对YK9 + 790~YK9 + 974 段采用全断面开挖施工,初次支护采用“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锚杆”方案。 2.问题: (1)改正上表中的错误描述,按“××(方案)的××(比较项目)应为……”描述。 (2)承包人拟对YK9 + 790~YK9 + 974 段采用全断面开挖的做法是否合理?结合水文、地质概况及断面说明理由。 (3)结合本项目的水文、地质条件,指出该隧道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事故。 (4)该隧道施工中突然大量涌水时,可以采取哪些辅助施工处理方法?

考题 公路隧道围岩分级,正确的有( )。  A.Ⅰ:坚硬岩,岩体完整 B.Ⅱ:坚硬岩,岩体较完整; C.Ⅲ:坚硬岩,岩体较破碎; D.Ⅳ:坚硬岩,岩体破碎 E.Ⅴ:软塑状黏性土及潮湿、饱和粉细砂层、软土等

考题 隧道穿越的岩层主要是坚硬岩,岩体较完整,块状或厚层状结构;该隧道的围岩分级为()。A、 Ⅱ B、 Ⅲ C、 Ⅳ D、 Ⅴ

考题 隧道围岩为坚硬岩,岩体较破碎,其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为450~351,该围岩属于( )级。A.Ⅰ B.Ⅱ C.Ⅲ D.Ⅵ

考题 某公路工程中的隧道围岩的资料如下: (1)岩体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38MPa; (2)围岩地质构造变动强烈,岩体位于断裂带内; (3)有4组节理,杂乱,以风化型和构造型为主,多数间距小于0.2m; (4)岩体呈碎石状压碎结构; (5)围岩不受地下水的影响; (6)岩体弹性波速为3000m/s。 该围岩类别为(  )级。A.Ⅰ B.Ⅱ C.Ⅲ D.Ⅳ

考题 某公路工程中的隧道围岩的资料如下: (1)岩体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38MPa; (2)围岩地质构造变动强烈,岩体位于断裂带内; (3)有4组节理,杂乱,以风化型和构造型为主,多数间距小于0.2m; (4)岩体呈碎石状压碎结构; (5)围岩不受地下水的影响; (6)岩体弹性波速为3000m/s。 该围岩类别为( )级。 A. I B. II C. III D. IV

考题 【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隧道为双线分离式隧道,左线起讫桩号为 ZK9+680~ZK10+303,全长 623m,右线起讫桩号为 YK9+683~YK10+305,全长 622m。隧道净空宽度为 10m,净空高度为 6.49m,该隧道右线(地质)纵断面图如下图所示。 图中水文、地质概况如下: A 段:围岩为中风化灰岩,岩质坚硬,岩体破碎;属浅埋段。[BQ]=280~330。存在少量裂隙水。 B 段:围岩为弱风化灰岩,岩质坚硬,岩体呈块状,完整性好。[BQ]=396~440。存在裂隙水,以渗水为主。 C 段:围岩为中、弱风化灰岩,岩质坚硬,岩体呈块状、破碎状。存在 F1 断裂破碎带。[BQ]=220~245。 以渗水为主,可能产生瞬时涌水。 根据围岩分级的综合评判方法,该右线隧道围岩分布有Ⅲ、Ⅳ、Ⅴ级围岩。为确定 YK9+730~YK9+790段施工方法,承包人对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的工艺特点进行了比较(见下表),结合本段的地质特点,决定采用预裂爆破方案施工。 工艺特点比较表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开挖断面的宽度,承包人拟对 YK9+790~YK9+974 段采用全断面开挖施工、初次支护采用“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锚杆”方案。 【问题】 1.根据资料中水文、地质概况,分别判断 A、B、C 段围岩级别。 2.改正上表中的错误描述,[按“××(方案)的××(比较项目)应为······”描述]。 3.承包人对拟对 YK9+790~YK9+974 段采用全断面开挖的做法是否合理?结合水文、地质概况及断面说明理由。 4.结合本项目的水文、地质条件,指出该隧道施工中的质量安全事故。 5.当 Fl 断裂破碎带产生瞬时涌水时,可以采取哪些辅助施工处理方法?

考题 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隧道为双线分离式隧道,左线起讫桩号为ZK9+680~ZK10+303,全长623m,右线起讫桩号为YK9+683~YK10+305,全长622m。隧道净空宽度为10m,净空高度为6.49m,该隧道右线(地质)纵断面图如下图所示。图中水文、地质概况如下: A段:围岩为中风化灰岩,岩质坚硬,岩体破碎;属浅埋段。[BQ]=280~330。存在少量裂隙水。 B段:围岩为弱风化灰岩,岩质坚硬,岩体呈块状,完整性好。[BQ]=396~440。存在裂隙水,以渗水为主。 C段:围岩为中、弱风化灰岩,岩质坚硬,岩体呈块状、破碎状。存在F1断裂破碎带[BQ]=220~245。以渗水为主,可能产生瞬时涌水。 根据围岩分级的综合评判方法,该右线隧道围岩分布有Ⅲ、Ⅳ、Ⅴ级围岩。为确定YK9+730~YK9+790段施工方法,承包人对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的工艺特点进行了比较(见下表),结合本段的地质特点,决定采用预裂爆破方案施工。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开挖断面的宽度,承包人拟对YK9+790~YK9+974段采用全断面开挖施工、初次支护采用“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锚杆”方案。 【问题】 1.根据资料中水文、地质概况,分别判断A、B、C段围岩级别。 2.改正上表中的错误描述,[按“××(方案)的××(比较项目)应为??????”描述 ]。 3.承包人对拟对YK9+790~YK9+974段采用全断面开挖的做法是否合理?结合水文、地质概况说明理由。 4.该隧道施工中F1断裂破碎带突然产生瞬时涌水时,可以采取哪些辅助施工处理方法?

考题 【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隧道为双线分离式隧道。左线起讫桩号为 ZK9+680~ZK10+303,全长 623m;右线起讫桩号为 YK9+683~YK10+305,全长 622m。隧道净空宽度为 10m,净空高度为 6.49m。 该隧道右线(地质)纵断面图如图 所示。 图 隧道右线(地质)纵断面示意图 图中水文、地质概况如下: A 段:围岩为中风化灰岩,岩质坚硬,岩体破碎;属浅埋段。 [BQ]=280~330。存在少量裂隙水。 B 段:围岩为弱风化灰岩,岩质坚硬,岩体呈块状,完整性好。 [BQ]=396~440。存在裂隙水,以渗水为主。 C 段:围岩为中、弱风化灰岩,岩质坚硬,岩体呈块体、破碎状。存在 F1 断裂破碎带。[BQ]=220~245。以渗水为主,可能产生瞬时涌水。 根据围岩分级的综合评判方法,该右线隧道围岩分布有Ⅲ、Ⅳ、Ⅴ级围岩。为确定YK9+730~YK9+790 段施工方法,承包人对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的工艺特点进行了比较(如表 3 所示),结合本段的地质特点,决定采用预裂爆破方案施工。 表 3 工艺特点比较表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开挖断面的宽度,承包人拟对 YK9+790~YK9+974 段采用全断面开挖施工,初次支护采用“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锚杆”方案。 问题 1. 根据资料中水文、地质概况,分别判断 A、 B、 C 段围岩级别。 2. 改正表 3 中的错误描述(按“XX(方案)的 XX(比较项目)应为……”描述)。 3. 承包人拟对 YK9+790~YK9+974 段采用全断面开挖的做法是否合理?结合水文、地质况简要说明理由。 4. 结合本项目的水文、地质条件,指出右线隧道施工中的潜在安全事故。

考题 背景资料: 某山岭隧道为单洞双向两车道公路隧道,其起讫桩号为K68+238~K69+538,隧道长1300m。该隧道设计图中描述的地质情况为:K68+238~K68+298段以及K69+498~K69+538段为洞口浅埋段,地下水不发育,出露岩体极破碎,呈碎、裂状;K68+298~K68+598段和K69+008~K69+498段,地下水不发育,岩体为较坚硬岩,岩体较破碎,裂隙较发育且有夹泥,其中,K68+398~K68+489段隧道的最小埋深为80m;K68+598~K69+008段,地下水不发育,岩体为较坚硬岩,岩体较为完整,呈块状体或中厚层结构,裂隙面内夹软塑状黄泥。 【问题】 判断隧道各段围岩的级别。

考题 背景资料: 某山岭隧道为单洞双向两车道公路隧道,其起讫桩号为K68+238~K69+538,隧道长1300m。该隧道设计图中描述的地质情况为:K68+238~K68+298段以及K69+498~K69+538段为洞口浅埋段,地下水不发育,出露岩体极破碎,呈碎、裂状;K68+298~K68+598段和K69+008~K69+498段,地下水不发育,岩体为较坚硬岩,岩体较破碎,裂隙较发育且有夹泥,其中, K68+398~K68+489 段隧道的最小埋深为80m;K68+598~K69+008段,地下水不发育,岩体为较坚硬岩,岩体较为完整,呈块状体或中厚层结构,裂隙面内夹软塑状黄泥。 【问题】 本项目是否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是否需要专家论证、审查?

考题 隧道围岩为坚硬岩,岩体较完整,块状或厚层状结构,其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为550~451MPa,该围岩属于()级。A、ⅠB、ⅡC、ⅢD、Ⅵ

考题 一铁路隧道某段围岩为硬岩,经测试岩块纵波速度为4.0km/s,岩块横波速度为2.5km/s,按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标准,根据岩体完整程度,可将围岩初步定性划分为下列()个等级。A、ⅢB、ⅣC、ⅤD、Ⅵ

考题 按《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下列对岩质隧道围岩分级的正确方法中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A、岩石坚硬程度及岩体完整程度是隧道围岩分级的基本因素B、当洞室湧水量较大时,围岩基本分级Ⅰ~Ⅴ级者应对应修正为Ⅱ~Ⅵ级C、隧道洞身埋藏较浅,当围岩为风化层时应按风化层的围岩基本分级考虑D、存在高地应力时,所有围岩分级都要修正为更差的级别

考题 一铁路隧道某段围岩为硬岩,经测试岩块纵波波速为4.0km/s,岩体纵波波速为2.5km/s,按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标准,根据岩体完整程度,可将围岩初步定性划分为下列( )个等级。A、ⅢB、ⅣC、ⅤD、Ⅵ

考题 按《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1),下列对岩质隧道进行围岩分级的确定方法中,( )选项不正确。A、岩石坚硬程度及岩体完整程度是隧道围岩分级的基本因素B、当隧道涌水量较大时,基本分级I~V级者应对应修正为Ⅱ~Ⅵ级C、洞身埋藏较浅,当围岩为风化土层时应按风化层的基本分级考虑D、存在高地应力时,所有围岩分级都要修正为更差的级别

考题 单选题隧道围岩为坚硬岩,岩体较破碎,其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为450〜351,该围岩属于( )级。A ⅠB ⅡC ⅢD VI

考题 单选题隧道围岩为坚硬岩,岩体完整,其岩体基本质量指标为560,则该围岩属于哪个等级?(  )A Ⅰ级B Ⅵ级C Ⅴ级D Ⅲ级

考题 单选题一铁路隧道某段围岩为硬岩,经测试岩块纵波速度为4.0km/s,岩块横波速度为2.5km/s,按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标准,根据岩体完整程度,可将围岩初步定性划分为下列()个等级。A ⅢB ⅣC ⅤD Ⅵ

考题 问答题某高速公路隧道最大埋深约为130m,设计净高5.0m,净宽14.0m,隧道长940m。隧道区域内主要为微风化黑云母+长花岗岩,局部有微风化煌班岩脉穿插。围岩以Ⅳ-Ⅴ类为主。进口段为Ⅱ-Ⅲ类围岩,岩体裂隙不甚发育,稳定性较好。隧道区域内地表水系不发育,区域内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浅部残坡基层赋存松散岩类孔隙水,洞口围岩变化段较发达。施工单位采用新奥法施工,Ⅱ-Ⅲ类围岩采用松动爆破,Ⅳ-Ⅴ类围岩采用定向爆破方案。 试述隧道钻爆方法有几种炮眼?各种爆破方法首先起爆的是什么炮眼?

考题 单选题某隧道洞口段地质为较软岩,岩体完整,围岩弹性纵波速度测试值为3.0~3.5km/s,该段围岩级别可判定为( )。A Ⅰ级B Ⅱ级C Ⅲ级D Ⅳ级

考题 单选题隧道围岩为坚硬岩,岩体破碎,碎裂结构,其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为350—251MPa,该围岩属于()级。A IB IIC ⅢD IV

考题 问答题某高速公路隧道最大埋深约为130m,设计净高5.0m,净宽14.0m,隧道长940m。隧道区域内主要为微风化黑云母+长花岗岩,局部有微风化煌班岩脉穿插。围岩以Ⅳ-Ⅴ类为主。进口段为Ⅱ-Ⅲ类围岩,岩体裂隙不甚发育,稳定性较好。隧道区域内地表水系不发育,区域内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浅部残坡基层赋存松散岩类孔隙水,洞口围岩变化段较发达。施工单位采用新奥法施工,Ⅱ-Ⅲ类围岩采用松动爆破,Ⅳ-Ⅴ类围岩采用定向爆破方案。 根据本隧道围岩状况,施工单位采用的爆破方案是否正确?应采取何种爆破方法?

考题 单选题隧道围岩为坚硬岩,岩体较破碎,其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为450~351,该围岩属于( )级。A IB ⅡC ⅢD Ⅵ

考题 单选题一铁路隧道某段围岩为硬岩,经测试岩块纵波波速为4.0km/s,岩体纵波波速为2.5km/s,按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标准,根据岩体完整程度,可将围岩初步定性划分为下列( )个等级。A ⅢB ⅣC ⅤD 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