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班级的一次期中考试平均分为97.5分。但后来发现老师错把一名同学的79分误写成
了 97分,再次计算后,得出该班级的平均分为97.14分,则该班级的学生人数为( )。



A. 48
B. 49
C. 50
D. 51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假设分数计算正确的学生总分为y,该班级一共有x名学生,则列方程组为
,解得x=50。因此,该班级的学生人数为50人,选C。
更多 “某班级的一次期中考试平均分为97.5分。但后来发现老师错把一名同学的79分误写成 了 97分,再次计算后,得出该班级的平均分为97.14分,则该班级的学生人数为( )。 A. 48 B. 49 C. 50 D. 51 ” 相关考题
考题 一名初中学生向语文老师报告说,她新买的一本新华字典不见了,而她曾在这本新华字典的背面写了个“宝”字。老师问明情况后,让这名学生先不要张扬,老师帮她找一找。这位老师来到教室说,前两天老师布置让每位同学都买一本字典,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字典拿出来让老师检查一下。检查中,老师发现一名女生的字典后面一页写了个“璧”字,而这显然是在原来“玉”字上面改的。老师当时迟疑了一下,这名女生顿时满面通红。但老师并没有表现出什么,而是继续检查其他学生的字典。后来老师了解到这名女生平时品德很好,但她家境贫寒,母亲抱病卧床。因为还要给母亲买药,一本11元的字典对她来说是很难买得起的,而老师当时要求每个同学必须买一本字典。了解了这些情况后,老师当着全班同学宣布说,某某同学的字典找到了,是其它班的同学拣到的。问题:试分析这则案例中语文老师的做法是否妥当,为什么?

考题 初二学生李某偷了同学的饭菜票被发现,在以后的学校、班级活动中,李某虽有心参加?,都被班主任拒之门外,李某数学成绩是班级最好的,省是数学竞赛,李某报名参加,且取得全校选拔赛第一名,但学校以李某有过偷窃的不良行为,不让李某代表学校参加竞赛。学校的做法是合法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初二学生郭某偷了同学的饭菜票被发现,在以后的学校、班级获奖中,郭某虽有心参加,但都被班主任拒之门外,郭某数学成绩是班级最好的,省市数学竞赛,郭某报名参加,且取得全校选拔赛第一名,但学校以郭某有过偷窃的不良行为,不让郭某代表学校参加竞赛.请问学校的行为合法吗?为什么?

考题 某班级的一次期中考试平均分为97. 5分。但后来发现老师错把一名同学的79分误写成了 97分,再次计算后,得出该班级的平均分为97. 14分,则该班级的学生人数为( )。 A. 48 B. 49 C. 50 D. 51

考题 学校组织运动会、老师让班级同学训练、同学之间相互监督、没有好好训练的可以举报给老师、你怎么看?

考题 下列选项中老师的做法最恰当的是:A.班上某同学新买的手机丢了,王老师为了调查此事,让同桌互相检查对方的书包 B.某同学上课偷偷玩手机,李老师发现后将手机没收,并且交给班主任马老师,马老师把手机扣留了一个学期 C.某同学翻看了同桌的日记,发现同桌与一名社会青年早恋了,及时告诉了班主任高老师,高老师教育某同学这样做是不对的 D.在一节自习课上,全班同学大吵大闹,班主任周老师突然出现在教室前面,让全班同学逐一做检讨

考题 班里新转来一位贫困学生,由于遭遇了种种生活的变故而悲观消极,不认真学习,不愿意和同学交往,不信任老师。苏老师细心地观察这位新同学,主动和他交流,但没能使他有所改变。一天早上,苏老师发现学校新栽下的小树需要护理,就请这位同学跟他一起去照顾小树。在劳动过程中,苏老师很自然地从讨论小树的成长入手,和他探讨人生问题,他的眼睛里第一次充满了兴奋的神采。后来,这位新同学慢慢变得积极、活泼起来。 问题: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苏老师的教育行为。

考题 张某是某校的一位数学实习老师,他上课呆板,且对学生很严格,如果有学生回答不好课堂提问,他就会骂人。有一次期中考试,全班同学的成绩都不太理想,总成绩落后于其他班级,张老师很生气,他在课堂上按照成绩排名,从后往前,一个挨一个,每人5~10分钟,进行“心灵烙印”的训话活动,此活动进行了2到3节课,直到班主任刘老师予以阻止才停止。不过此活动给班上的同学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导致班里的数学成绩一直没有起色,大家都“谈张老师就色变”。 张老师的做法错在哪里?

考题 张某是某校的一位数学实习老师,他上课呆板,且对学生很严格,如果有学生回答不好课堂提问,他就会骂人。有一次期中考试,全班同学的成绩都不太理想,总成绩落后于其他班级,张老师很生气,他在课堂上按照成绩排名,从后往前,一个挨一个,每人5—10分钟,进行“心灵烙印”的训话活动,此活动进行了2到3节课,直到班主任刘老师予以阻止才停止。不过此活动给班上的同学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导致班里的数学成绩一直没有起色,大家都“谈张老师就色变”。 问题:结合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知识分析张老师的做法。

考题 你负责县里的一次重要会议的会务工作,领导和新闻媒体明天都会准时到会,但给与会人员的通知上错把时间写成了后天,发现错误时已经是下班时间,你将怎么处理?

考题 下列教学评价的类型分别是什么()A、李老师非常注重同学们的平时表现,经常把同学们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也纳入教学评价的范畴B、李老师用算平均分的方法来评价班级学生数学成绩C、李老师将数学成绩9。分定位优秀,80分为良好。然后用这个标准来区分班级同学的成绩。D、李老师在开学第一天对学生进行摸底测试,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

考题 初二学生郭某偷了同学的饭菜票被发现,在以后的学校、班级活动中,郭某虽有心参加,都被班主任拒之门外,郭某数学成绩是班级最好的,省是数学竞赛,郭某报名参加,且取得全校选拔赛第一名,但学校以郭某有过偷窃的不良行为,不让郭某代表学校参加竞赛。请问学校的做法合法吗?为什么?

考题 班里新转来一名贫困生,由于遭遇了种种生活的变故而悲伤消极,不认真学习,不愿意和同学交往,不信任老师。一天早上,苏老师发现学校新栽下的小树需要护理,就请这位同学跟他一起去照顾小树。在劳动过程中,苏老师很自然地从讨论小树的成长入手,和他探讨人生问题,他的眼睛里第一次充满了兴奋的神采。后来这位同学慢慢变得积极、活泼起来。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分析苏老师的教育行为。

考题 你班级有个孩子性格孤僻,同学们都嘲笑他,你作为一名老师应该怎么办?

考题 问答题初二学生郭某偷了同学的饭菜票被发现,在以后的学校、班级活动中,郭某虽有心参加,都被班主任拒之门外,郭某数学成绩是班级最好的,省是数学竞赛,郭某报名参加,且取得全校选拔赛第一名,但学校以郭某有过偷窃的不良行为,不让郭某代表学校参加竞赛。请问学校的做法合法吗?为什么?

考题 单选题某班一次期末数学考试成绩,平均分为95.5分,后来发现小林的成绩是97分误写成79分。再次计算后,该班平均成绩是95.95分。则该班人数是(  )。A 30人B 40人C 50人D 60人

考题 问答题材料: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后,七年级某班班主任纪老师发现该班总平均成绩在年级排名最后。为能有效提高学生成绩,家长会上纪老师宣布了一些决定,首先是将在班级微信群里公布学生每次考试成绩及排名,要求子女成绩不好的家长配合监督;其次对排名最后的同学实施惩罚:要么背着第一名绕操场一圈,要么罚款20元以奖励第一名。女生杨某是外地生,近一个月连续几次考试都排名最后,由于身材弱小,她只能接受罚款。杨某为逃离这种困境,决定离开学校,父亲认为女儿的成绩升学无望,同意她的想法,告知纪老师后,把女儿送到亲戚家的小食店做服务员。一周后,校领导到班级听课时发现了问题,充分调查后,慎重做出了更换班主任的决定,由经验丰富的黄老师接任。第一次班级展会,黄老师先和同学们用掌声欢迎杨同学“回家”,以“我们是一家人”为主题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进而黄老师以和蔼的态度,生动具体地分析学习的意义和班级学风建设的重要性;最后宣布学期结束时,班内设立特殊奖并颁发荣誉证书,包括“文艺能手”“勤学标兵”“进步典型”“优秀组长”“助入为乐之星”等奖项。短短的班会,黄老师的精彩“演讲”让全班同学耳目一新,充满期待。之后黄老师在教室里设立“班主任信箱”,让同学们为班级建设提建议,也可匿名留言等。信箱的效果很明显,收集到许多意见和建议,黄老师都及时给予采纳或反馈,并在“点赞墙”给同学们点赞!有一天,黄老师收到了一张留言:“谢谢您黄老师!是您开启了我人生的希望之门……”那隽秀的文字表达了杨同学的心声。原来,黄老师一接任就到杨某家进行家访,了解到期中考试前杨某的母亲生病在家,父亲务工时间长,照顾母亲的许多担子就落到她身上。黄老师一方面个人出资对杨某的家庭表达了慰问,引导杨某及其父亲正确认识接受教育的必要性;另一方面,针对杨某的实际困难制订了详细的帮扶计划。后来,黄老师发现杨某歌唱方面很有潜质,建议音乐老师给予关注,又鼓励她参加校园歌手赛,获得二等奖。期来考试前,黄老师组织了主题为“主动学习,快乐成长”的温书迎考班会,邀请各科任教师和部分家长代表参加。班会设有学习经验交流、生问师答、自由发言、家长寄语等环节,杨某在发言中表达了自己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决心。问题:结合案例,分析黄老师的行为自觉贯彻了哪些德育原则。(18分)

考题 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有关规定,下列做法中,侵犯了学生受教育权的一项是( )A 班级中发现有物品丢失,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班主任公开说是某学生拿的B 教师在课堂上发现某学生玩手机,于是将其手机没收C 某班级在《班规》中规定,迟到一次罚款5元,不做作业一次罚款10元D 为了不影响班级的平均分,某老师不允许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参加期末考试

考题 单选题毕业典礼上,校长宣布全年级第一名的同学上台领奖,可是连续叫了几声之后,那个学生才慢慢走上台。后来,老师问他:“刚才你怎么了?生病了,还是没听清楚?”学生说:“我没生病,我是怕其他同学没听清楚。”A 校长声音太小B 那个同学生病了C 那个同学是第一名D 老师当时非常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