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下表反映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对其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①农业生产增长相对缓慢②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③工业基本建设成就显著④重工业得到了优先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经过“一五’’计划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是在1965年实现的。
更多 “下表反映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对其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①农业生产增长相对缓慢②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③工业基本建设成就显著④重工业得到了优先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相关考题
考题 1953年1月1日,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6年底,“一五”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大幅度地超额完成。A.正确B.错误

考题 商业信用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计划期间被全面禁止,而从“二五”五年计划开始到1978年被广泛应用。()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表1反映了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由此可见当时我国() 表1反映了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由此可见当时我国()A.优先发展工业B.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C.优先发展农业D.优先发展文化

考题 作为1953年开始的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其建设的中心环节是()A.重工业B.轻工业C.农业D.林业

考题 “一五”期间,我国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对其评价正确的是()A.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B.奠定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基础C.适应了当时国家发展需要D.加强了沿海重工业基地建设

考题 下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各部门的投资比例示意图,此图反映的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各行业协调发展 C.奠定轻工业基础 D.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考题 表2反映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对其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①农业生产增长相对缓慢②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③工业基本建设成就显著④重工业得到了优先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题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考题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对“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理解正确的是(  )。 A.农业问题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B.粮食问题关系到农业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C.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的产量多少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能否实现 D.在我国,农业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考题 我国城镇化的启动阶段正处于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顺利实施的时期,重点是( )。A.追求高速度发展 B.城镇化水平的整体提高 C.建设工业城市 D.加快现代化建设

考题 从“一五计划”、“十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延续了50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首次变成“规划”。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凸显政府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②过多过细的量化指标将被淡化,政府更加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把握和调控 ③政府进一步明确了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克服“越位”和“缺位” ④政府将淡化对经济的管理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考题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特点是()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逐步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③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④开始确立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

考题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其原因包括①中国人民建设富强国家的巨大热情②三大改造的进行为工业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③计划经济体制使资源得到集中利用④“一五”计划强调了重工业的突出地位()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考题 “一五”期间,我国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对其评价正确的是()A、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B、奠定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基础C、适应了当时国家发展需要D、加强了沿海重工业基地建设

考题 作为1953年开始的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其建设的中心环节是()A、重工业B、轻工业C、农业D、林业

考题 1953年1月1日,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6年底,“一五”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大幅度地超额完成。()

考题 我国“一五”计划期间,苏联答应援助我国的重点工程项目有()。A、156个B、141个C、150个

考题 我国“一五”计划之所以成功,其主要经验是()①从国情出发,量力而行,合理规定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比例②正确选择主攻方向,集中力量保证重点③推行正确的外交政策,得到国际上的广泛援助④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改善人民生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考题 我国“一五”计划期间,694个投资项目中有472个放在内地,其余222个大部分放在东北。沿海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大项目。该做法()。A、导致了工业发展不均衡B、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C、促使了工业布局更合理D、导致经济建设出现“左”倾错误

考题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采用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我们的正确认识是() ①它便于集中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我国重点建设项目的完成 ②它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使我国经济长期停滞不前 ③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它保证了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④它的基本特点是,权力集中在中央,所有经济活动都在计划范围内进行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考题 在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快,为以后相当长时间留下了后遗症”。这种评价告诉我们()A、在“一五计划”实施中存在着一些问题B、“一五计划”大幅度超额完成所有指标C、在“一五计划”实施中失误占主导地位D、“一五计划”以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中心

考题 一般来说,中国当代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一五”计划时期、“大跃进”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后时期四个主要阶段。其中()时期出现了第一次反向城市化。A、“一五”计划B、“大跃进”和国民经济恢复C、“文革”D、改革开放后

考题 我国制定“一五”计划时,确定工业平均年增长率为14.7%、农业平均年增长率为4.3%的发展指标,这同世界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相比,是比较高的。“一五”计划结束时,工业平均年增长率为18%、农业平均年增长率为4.5%。材料说明“一五”计划()A、得到全国人大的批准B、优先发展重工业C、基本遵循了实事求是的原则D、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考题 判断题1953年1月1日,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6年底,“一五”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大幅度地超额完成。()A 对B 错

考题 单选题从“一五计划”、“十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延续了50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首次变成“规划”。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凸显政府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②过多过细的量化指标将被淡化,政府更加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把握和调控 ③政府进一步明确了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克服“越位”和“缺位” ④政府将淡化对经济的管理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

考题 单选题“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其原因包括①中国人民建设富强国家的巨大热情②三大改造的进行为工业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③计划经济体制使资源得到集中利用④“一五”计划强调了重工业的突出地位()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④

考题 单选题作为1953年开始的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五计划,其建设的中心环节是()A 重工业B 轻工业C 农业D 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