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科学家曾实验把一个铁球从100多米的高塔上,自由下落,观察小球是否垂直下落,结果发现小球()。

  • A、向东偏离
  • B、向西偏离
  • C、向北偏离

参考答案

更多 “科学家曾实验把一个铁球从100多米的高塔上,自由下落,观察小球是否垂直下落,结果发现小球()。A、向东偏离B、向西偏离C、向北偏离” 相关考题
考题 (6分)给你一张密度表和一个可沉于水中的小铁球,请你再自选其他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判断该小铁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简述你的实验方案.(1)主要器材:____________;

考题 下列物体的运动,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从空中自由下落的小球B.手表上的秒针C.自动扶梯从二楼运动到三楼D.公共汽车从车站开出

考题 自由下落的物体的高度h(单位:m)与下落时间t(单位:s)的关系是h=4.9t²。有一个物体从120m高的建筑物上自由落下,到达地面需要多长时间(结果取整数)?

考题 浇筑混凝土时自由下落高为( )。A.2mB.3mC.4mD.5m

考题 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H处由静止下落,桌面离地面高为h,设桌面处物体重力势能为零,空气阻力不计,那么,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为(  )

考题 如图,三角形木块顶住水泥墙壁后静置在水平地面上,现将以小铁球从图中位置无初速度地放开,假设不考虑任何摩擦力,那么小球从释放到落至地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对小铁球的弹力不做功 B. 木块的机械能守恒 C. 小铁球的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木块动能的增大量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考题 一个高为40厘米,直径为6厘米的空心圆桶,放入半径为2厘米的小铁球,如果铁球不能露出圆桶,最多放多少个?A.10 B.11 C.12 D.13

考题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3)教学思路:首先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即安培力在水平方向。首先带领学生回顾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提出问题,金属棒除了受安培力还受到哪些力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示意图;深入引导,支持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和大小是否不变重力的大小和方向是否不变进行力的动态分析,找到最小的安培力,进而列式用数学方法求解最小值。 教师演示实验并提问:让一张纸与一个小钢球同时从同一高度处开始自由下落,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钢球先落地。 教师:对,这就是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 教师演示实验:我们把刚才的纸揉成团,再与小球一起由静止开始从同一高度处同时下落,大家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几乎同时下落。 教师:这是因为空气阻力的影响。把纸揉成团时所受的空气阻力,要比一张纸摊开时小 得多。 教师演示实验:拿出事先抽成真空(空气相当稀薄)的牛顿管,让管中的硬币、鸡毛、纸片、粉笔头从静止开始同时下落,大家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同时下落。 教师:这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教师板书。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问题: (1)对该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 (2)针对上述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学习。

考题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复习导入:我们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其规律可由三个重要公式体现出来。引导学生写出: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例——自由落体运动。由此导入课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1.认识自由落体运动。 (演示实验:让一片羽毛与小钢球同时自由下落,可看到什么现象?)学生:钢球落得快。教师讲解:这就是我们的生活经验,似乎很容易得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的结论,这也是公元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那这个观点到底正确与否呢?我们下来继续来看这样一个实验: 演示实验:用一个长约1米,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的玻璃管(牛顿管),把形状和质量不同的小金属片、小羽毛等,放在玻璃管里。 (1)打开开关,管里有空气,把玻璃管倒立过来,现象如何?学生:这些物体下落的快慢不同。 (2)把管里的空气几乎全部抽出(先让学生用抽气机把管里的空气几乎全部抽出),现象如何?学生:下落的快慢接近相同。 老师提问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出:可见导致物体下落有快有慢的原因是空气有阻力。根据实验现象引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 师生总结:物体只有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有在没有空气的空间里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里,如果空气的阻力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看做是自由落体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 引导学生从上面的实验现象和定义分析得:自由落体运动的初速度为零。 教师用问题进行引导:自由落体运动得加速度是怎样的呢? (学生分组实验:重物自由下落,用打点计时器打一纸带。) 教师提问,通过分析纸带能否确定自由落体运动是否为匀加速直线运动? 学生回答,能够根据 来算出加速度,比较运动过程中加速度是否一致,从而得出物体是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教师总结学生回答,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讨论结论,教师总结: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而且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表示。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这个实验便于操作,却很粗糙,人们发明了许多先进的实验手段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种较先进的方法──频闪照相法。 (看多媒体投影:这是自由落体运动(小球)的频闪照相的照片,照片上相邻的像是相隔同样的时间拍摄的,类似纸带的分析我们可以较准确地求出小球的加速度。)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老师提问学生这节课的收获。 作业:思考自由落体运动的计算公式。 板书设计

考题 高中物理《物重与物体下落快慢》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问:一张纸和一块硬币谁下落的快?学生猜测硬币,教师将摊平的纸和硬币同时同一高度扔下,发现硬币落地较快。教师将同一张纸揉成团和硬币再次实验,学生观察到石头和纸几乎同时落地。与学生以往的认知形成矛盾,进而提问:我们总是觉得比较重的物体下落快,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引入—《自由落体运动》。 [page] 环节二:新课讲授 1.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 牛顿管实验,逐渐抽取管中空气,让纸片、硬币下落,引导学生观察。 (1)不抽去管中空气,将玻璃管倒置,观察下落情况。 (2)抽去管中部分空气,将玻璃管倒置,观察。 (3)抽空管中空气,将玻璃管倒置,观察下落情况。 请学生回答这些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得出,纸片下落慢是由于空气阻力,若没有空气阻力,轻、重物体下落一样快。 所以,物体若只在重力作用下,下落速度是一样快的。教师总结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导入时我们看到摊平的纸下落较慢,是由于他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重力相比不能忽略,而当将纸揉成团,空气阻力减小,二者几乎同时下落。 2.自由落体运动条件: 提问: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结合定义,回忆刚才纸片下落的过程,你认为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 让学生回忆刚才的实验过程,比较空气中纸片和真空中的纸片下落情况,自主总结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①仅受重力作用,②从静止下落。 教师介绍:如果空气阻力与重力相比可以忽略,我们也可以把这样的物体从静止下落看作是自由落体运动。 环节三:巩固提高 说一说生活中为什么会有重的物体先落地的感觉?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作业:查阅伽利略斜塔实验 四、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重力加速度为什么随纬度升高而增大,随着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2.在教学中你是如何帮助学生克服“重的物体下落快”这个思维定势的?

考题 一个物体从40m的高处自由下落,下落()米后该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

考题 美国加州大学的()教授是第一个把植物生理学实验采用的无土栽培技术引入商业化生产的科学家。A、布森高B、阿农C、诺伯D、格里克

考题 一小球自地面上方某高度处自由下落,测得小球在最后1s内的位移是35m,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A、小球从释放到落地的时间为5sB、小球从释放到落地的时间为4sC、小球释放点距地面的高度为125mD、小球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0m/s

考题 一小球从空中由静止下落,已知下落过程中小球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设小球离地足够高,则()A、小球先加速后匀速B、小球一直在做加速运动C、小球在做减速运动D、小球先加速后减速

考题 一小球从离地面5m高处自由下落,被水平地面反弹后,在离地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上述过程中的()A、位移是4m,方向竖直向下;B、路程是4m;C、位移是1m,方向竖直向上;D、路程是6m;

考题 从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飞机上看,物体静止B、从飞机上看,物体在沿直线下落C、从地面上看,物体在沿曲线下落D、从地面上看,物体在沿直线下落

考题 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考题 第一个把实验引进力学的科学家是()A、哥白尼B、开普勒C、伽利略D、布鲁诺

考题 下面现象中符合机械能守恒条件的是()A、物体沿粗糙斜面上升B、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C、降落伞匀速下降D、沿粗糙斜面匀速滑下

考题 气球正在上升,气球下系有一重物,当气球上升到离地面100m高处,系绳突然断裂,重物下落,这重物下落到地面的运动与另一个物体从100m高处自由落到地面的运动相比,下列哪一个结论是正确的()。A、下落的时间相同B、下落的路程相同C、下落的位移相同D、落地时的速度相同

考题 问答题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力”的内容要求是:“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材料二某初中物理教材中“力”这一节设计了如下演示实验: 实验:①一个小铁球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当一个磁体靠近它时,会出现什么现象, ②让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沿着它的运动方向放一个磁体,观察小铁球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 ③再次让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在它运动路径的侧旁放一个磁体,观察小铁球运动的变化情况 ④用力捏橡皮泥,松开手后,观察橡皮泥的形状有什么变化;用力压或拉弹簧,观察弹簧的形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学生在生活中对力有简单的认识. 任务: (1)简述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4分)(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力”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24分)

考题 单选题一小球自地面上方某高度处自由下落,测得小球在最后1s内的位移是35m,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A 小球从释放到落地的时间为5sB 小球从释放到落地的时间为4sC 小球释放点距地面的高度为125mD 小球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0m/s

考题 填空题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考题 填空题一个物体从40m的高处自由下落,下落()米后该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

考题 单选题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地球表面上重物下落的速度比轻物下落的速度快。而伽利略设想如果将大球A与小球B连在一起,其下落的速度出现既大于又小于A下落的速度的结论,这反映了()。A 理论与观察和实验事实之间的矛盾B 理论内部之间的矛盾C 不同理论之间的矛盾D 实验与实验之间的矛盾

考题 单选题美国加州大学的()教授是第一个把植物生理学实验采用的无土栽培技术引入商业化生产的科学家。A 布森高B 阿农C 诺伯D 格里克

考题 单选题第一个把实验引进力学的科学家是()A 哥白尼B 开普勒C 伽利略D 布鲁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