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患者,男性,33岁,1周前右侧肩胛骨处出现几个锥形小包块,感疼痛、无发热,未予处理。1天前包块增大且相互融合,查体发现包块有3*4cm大小,红肿明显,上有4个脓头,医生诊为背部痈。引起疖、痈的常见病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大肠杆菌

C.乙型容血性连球菌

D.致病大肠埃希菌

E.肺炎链球菌


参考答案

更多 “ 患者,男性,33岁,1周前右侧肩胛骨处出现几个锥形小包块,感疼痛、无发热,未予处理。1天前包块增大且相互融合,查体发现包块有3*4cm大小,红肿明显,上有4个脓头,医生诊为背部痈。引起疖、痈的常见病菌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大肠杆菌C.乙型容血性连球菌D.致病大肠埃希菌E.肺炎链球菌 ” 相关考题
考题 患者男,65岁。发现右腹股沟内侧包块3年余。3天前腹股沟包块突然增大,变硬,不能还纳,伴剧烈疼痛。8小时前疼痛有所缓解,但出现发热。患者最有可能出现了()2016年护士执业考试《专业实务》真题及答案(网友回忆版)A.易复性疝B.难复性疝C.嵌顿性疝D.绞窄性E.急性阑尾炎

考题 患者男性,56岁。主诉:右下腹可复性包块20余年。病史:患者于20余年前出现右下腹包块,呈可复性,行走时包块出现,有下坠感,有时包块在久站后可坠入右侧阴囊,平卧后可消失,无其他不适感。院外未曾系统治疗。查体:T 36.5℃,P 75次/分,R 21次/分,BP 115/76mmHg,右腹股沟区可见一拳头大小的包块(立位),呈梨形,远端达右耻骨结节处。平卧时,右腹股沟仍较饱满,有包块感,外环口扩大并有冲击感,肿块消失后压住内环口改站立位肿块不再出现。肿块坠入阴囊行透光实验(-)。

考题 患者男性,50岁,左上颈包块1年,因无明显不适,未诊治。1周前感冒后,包块增大,出现疼痛,检查见肿物位于胸锁乳突肌上1/3前缘,质软,有波动感,无搏动,穿刺有黄色清亮液体,此时最可能的诊断是 A、甲状舌管囊肿B、囊性水瘤C、神经鞘瘤D、腮裂囊肿E、海绵状血管瘤

考题 患者男,65岁。发现右腹股沟内侧包块3年余。3天前腹股沟包块增大变硬,不能还纳,伴剧烈疼痛,8小时前疼痛有所缓解,但出现发热。患者最可能出现了A、易复性疝B、难复性疝C、嵌顿性疝D、绞窄性疝E、急性阑尾炎

考题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56岁。主诉:右下腹可复性包块20余年。病史:患者于20余年前出现右下腹包块,呈可复性,行走时包块出现,有下坠感,有时包块在久站后可坠入右侧阴囊,平卧后可消失,无其他不适感。院外未曾系统治疗。查体:T36.5℃,P75次/分,R21次/分,BP115/76mmHg,右腹股沟区可见一拳头大小的包块(立位),呈梨形,远端达右耻骨结节处。平卧时,右腹股沟仍较饱满,有包块感,外环口扩大并有冲击感,肿块消失后压住内环口改站立位肿块不再出现。肿块坠入阴囊行透光实验(-)。

考题 主诉:男性,56岁,右下腹可复性包块20余年。 病史:患者于20余年前出现右下腹包块,呈可复性,行走时包块出现,有下坠感,有时包块在久站后可坠入右侧阴囊,平卧后可消失,无其他不适感。院外未曾系统治疗。 查体:T36.5℃,P75次/分,R21次/分,BP115/76mmHg,右腹股沟区可见一拳头大小的包块(立位),呈梨形,远端达右耻骨结节处。平卧时,右腹股沟仍较饱满,有包块感,外环口扩大并有冲击感,肿块消失后压住内环口改站立位肿块不再出现。肿块坠入阴囊行透光实验(-)。

考题 患者男,65岁。发现右腹股沟内侧包块3年余。3天前腹股沟包块突然增大,变硬,不能还纳,伴剧烈疼痛。8小时前疼痛有所缓解,但出现发热。患者最有可能出现了A.易复性疝 B.难复性疝 C.嵌顿性疝 D.绞窄性 E.急性阑尾炎

考题 5、患者男,65岁。发现右腹股沟内侧包块3年余。3天前腹股沟包块突然增大,变硬,不能还纳,伴剧烈疼痛。8小时前疼痛有所缓解,但出现发热。患者最有可能出现了A.易复性疝B.难复性疝C..嵌顿性疝D.绞窄性疝

考题 2、患儿金宝宝,男,1岁2月,其家长在给患儿洗澡时偶然发现其右侧腹股沟处可触及一小包块,于是来我院诊治,金宝宝腹股沟处的包块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