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王某,女,17岁,学生。2006年7月就诊。病人半年前感冒后出现心慌症状,同时伴乏力气短,活动后加重,在医院经心电图,心肌酶谱等各项检查后被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经治疗好转,但每当劳累均会发生心慌气短症状,近1周因劳累复发,症状较以前明显严重。心悸胸闷,口干心烦,失眠多梦,咽干,时有低热盗汗,手足心热。查体:T36.2℃.P84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双肺呼吸音清,左下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率84次/分,律不齐,偶可闻及早搏,约每分钟4~6次。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舌红,无苔,脉促。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84次/分,频发室性早搏,部分呈三联律。作出中医病证诊断及西医疾病诊断。


参考答案

更多 “ 王某,女,17岁,学生。2006年7月就诊。病人半年前感冒后出现心慌症状,同时伴乏力气短,活动后加重,在医院经心电图,心肌酶谱等各项检查后被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经治疗好转,但每当劳累均会发生心慌气短症状,近1周因劳累复发,症状较以前明显严重。心悸胸闷,口干心烦,失眠多梦,咽干,时有低热盗汗,手足心热。查体:T36.2℃.P84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双肺呼吸音清,左下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率84次/分,律不齐,偶可闻及早搏,约每分钟4~6次。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舌红,无苔,脉促。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84次/分,频发室性早搏,部分呈三联律。作出中医病证诊断及西医疾病诊断。 ” 相关考题
考题 某男,49岁,3年前因生气后渐出现胃部胀满,积食不下,反酸;伴有心慌、胸闷、气短,着急、心烦、失眠,头部发紧发沉,头脑不清,腰酸膝软,周身乏力。多处就医,均未查出躯体异常,曾服用多种治疗胃病的药物,均无效。病人为之着急,上述症状又随之加重。病史检查发现,病人的爷爷、父亲都曾患有类似症状的疾病,多年不愈。在病人患病1年后,其儿子也出现了该病的症状。该疾病最可能属于A、消化系统疾病B、遗传性疾病C、神经系统疾病D、精神障碍E、循环系统疾病

考题 病例摘要:王某,女,17岁,学生。2014年7月就诊。病人半年前感冒后出现心慌症状,同时伴乏力气短,活动后加重,在医院经心电图、心肌酶谱等各项检查后被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经治疗好转,但每当劳累均会发生心慌气短症状,近一周因劳累复发,症状较以前明显严重。心悸胸闷,口干心烦,失眠多梦,咽干,时有低热盗汗,手足心热。查体:T36.2℃,P84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双肺呼吸音清,左下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率84次/分,律不齐,偶可闻及早搏,约每分钟4~6次。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舌红,无苔,脉促。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84次/分,频发室性早搏,部分呈三联律。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鉴别诊断:请与房室交界处性过早搏动相鉴别。

考题 病例摘要:王某,女,66岁,已婚,农民。患者1年前感冒后出现双臂抬举力弱,双下肢酸沉感,症状晨轻暮重,活动后加重,当地医院诊断为"肌无力",给予溴吡斯的明治疗,病情尚稳定。2周前患者感冒后双上臂抬举费力加重,双下肢乏力,活动后加重,为求中医治疗,前来就诊。刻下症见:四肢痿软无力,活动后加重,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无华,纳食不香,大便稀溏,小便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痹证相鉴别。

考题 病例摘要:王某,女,72岁,已婚,退休。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发作时自觉头部晕眩,行走不稳,休息后症状可有所缓解。平素常感头部昏沉不适,伴耳鸣,间断服用中药治疗。3日前患者劳累后再次出现头晕沉不适,休息后症状改善不明显,遂前来就诊。刻下症见:头晕沉不适,活动后加重,神疲乏力,面色偏白,心悸少寐,纳食欠佳,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头痛相鉴别。

考题 患者女,54岁主诉:活动后胸闷、气短10年,加重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1周。现病史:患者10年前自觉胸闷、心慌、气短,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曾在当地医院以“心肌病”间断治疗(用药不详),病情时轻时重。近1周因“上呼吸道感染”渐觉活动后胸闷、气短症状加重,伴咳嗽、咳痰、痰呈白色泡沫状、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伴双下肢浮肿。该患者心功能不全的原因是什么?本次心力衰竭加重的诱因有哪些?你认为病人发生了哪种类型的心力衰竭?该病人先后出现了哪些形式的呼吸困难?该病人出现下肢水肿的机制是什么?患者的肝脏功能为什么不正常?

考题 病例摘要:王某,女,32岁,已婚,职员。患者2年前行流产手术后即出现心中悸动不安,伴倦怠乏力,曾行心电图示"频发室上性早搏",间断服用中西药物治疗,仍时有心悸发作,为求中医治疗,前来就诊。刻下症见:心悸气短,活动后加重,倦怠乏力,面色少华,纳食不馨,夜眠欠安,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奔豚相鉴别。

考题 患者,男性,62岁。因咳嗽、喘息2日就诊。患者3年前发现心脏扩大,从事一般体力劳动可出现心慌气促。1周前安静时自觉胸闷气短、心悸,活动后加重,夜间入睡采取半卧位。 问题: 请写出该患者采取什么体位?为什么?

考题 1、患者,男性,62岁。因咳嗽、喘息2日就诊。患者3年前发现心脏扩大,从事一般体力劳动可出现心慌气促。1周前安静时自觉胸闷气短、心悸,活动后加重,夜间入睡采取半卧位。 问题: 请写出该患者采取什么体位?为什么?

考题 1、患者20余年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以夜间和晨起为甚,咳白色泡沫痰,在药店买感冒药(具体药物不详)口服后,症状缓解但反复发作。入院前1天,受凉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且加重,咳黄色粘稠痰液;伴乏力、发热,无恶心、呕吐,无畏寒、高热,无胸痛、胸闷等特殊不适。患者主诉为A.反复咳嗽咳痰20余年,加重伴乏力、发热1天B.反复咳嗽咳痰20年C.反复咳嗽咳痰,最近加重伴乏力、发热D.20余年前受凉后咳嗽咳痰,1天前复发并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