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2-戊炔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的产物是()。

  • A、羧酸和二氧化碳
  • B、2分子羧酸
  • C、酮
  • D、1分子羧酸

参考答案

更多 “2-戊炔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的产物是()。A、羧酸和二氧化碳B、2分子羧酸C、酮D、1分子羧酸” 相关考题
考题 1-戊炔和2-戊炔属于() A、碳链异构B、顺反异构C、位置异构D、构象异构

考题 室温下能使溴水褪色但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 环戊烯B 环戊炔C 正丙烷D 环丙烷

考题 烯烃能使溴水褪色,是加成反应的结果;烯烃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烯烃被高锰酸钾氧化的结果。()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某化合物A,分子式为C9H16,它经高锰酸钾氧化后得到乙酸和丙酮,根据上述事实,可推断A可能的构造式是()。 A、1-丁烯B、2-丁烯C、2-甲基丙烯D、2-甲基-2-丁烯

考题 下列化合物按酸性强弱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苯酚>1-戊醇>2-戊醇>1-戊炔>正戊烷B、1-戊醇>2-戊醇>1-戊炔>正戊烷>苯酚C、正戊烷>1-戊炔>1-戊醇>2-戊醇>苯酚D、1-戊醇>2-戊醇>苯酚>1-戊炔>正戊烷E、苯酚>2-戊醇>1-戊醇>1-戊炔>正戊烷

考题 某不饱和烃催化加氢反应后,得到(CH3)2CHCH2CH3,该不饱和烃是(  )。 A. 1-戊炔 B. 3-甲基-1-丁炔 C. 2-戊炔 D. 1,2-戊二烯

考题 在氧化还原滴定中,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所以高锰酸钾溶液不可以用还原剂作基准物来标定。

考题 已知某一分子炔烃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后的产物为二分子的乙酸,由此推出该炔烃是()A、H3C-CC-CH3B、HCC-CH2-CH3C、HCC-CH3D、HCCH

考题 某烯烃经高锰酸钾氧化后得CO2和HOOC-COOH,则该烃为()A、丁烯B、2-甲基-丁烯C、2-甲基-2-丁烯D、1,3-丁二烯E、2-丁烯

考题 以下所列溶液中,能够用于洗胃以解救毒物中毒的是()A、鞣酸溶液B、氧化钙溶液C、氯化钠溶液D、过氧化氢溶液E、高锰酸钾溶液

考题 高锰酸钾是()剂,它在酸性溶液中与H2O2反应的主要产物是()和(),它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与Na2SO3反应的主要产物为()和()。

考题 二氧化硫水溶液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考题 高温燃烧中和法测定焦炭中硫含量时,将焦炭中硫生成硫的氧化物,被()溶液吸收,生成硫酸溶液。A、过氧化氢B、高锰酸钾C、王水D、硝酸

考题 由于易被空中的氧气氧化而不宜长期存放的溶液是()A、高锰酸钾B、硫化氢溶液C、硝酸银溶液D、氯化铁溶液

考题 下列名称错误的是()。A、1.4--甲基-2-戊炔B、1一戊炔C、2,4-二己炔D、丙炔

考题 在常温下,将烷烃和烯烃分别与稀高锰酸钾碱性溶液反应,烯烃更容易被氧化。

考题 室温下能使溴水褪色但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A、环戊烯B、环戊炔C、环丙烷

考题 乙二醇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最终产物是:()。A、羟基乙醛B、乙二醛C、乙二酸D、水和二氧化碳

考题 2-戊醇发生分子内脱水,主要产物是()。A、2-戊烯B、1-戊烯C、2-戊炔D、1-戊炔

考题 2-甲基-2-丁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乙酸和丙酮。

考题 顺-2-氯环己醇和反-2-氯环己醇用HBr水溶液处理后,都变成相同的产物。这个产物是什么?

考题 以下化合物中,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A、戊烷B、1,3-丁二烯C、2-庚炔D、2-甲基丙烯

考题 下列物质中,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是()。A、吡啶B、2-甲基吡啶C、2-苯基吡啶D、2-乙基吡啶

考题 下列化合物中,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苯甲酸的化合物是()。A、叔丁苯B、异丙苯C、2-甲基-2-苯基丙烷D、2,3-二甲基-2-苯基戊烷

考题 多选题以下所列溶液中,能够用于洗胃以解救毒物中毒的是()A鞣酸溶液B氧化钙溶液C氯化钠溶液D过氧化氢溶液E高锰酸钾溶液

考题 填空题氧化还原法测铁常用的有:()、()和()。  高锰酸钾法是用()为还原剂,将溶液中的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以后,再以()将稍过量的()氧化,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用氯化亚锡还原三价铁的反应,必须在()溶液中进行,还原后的溶液应迅速(),否则在热盐酸溶液中生成的Fe2+易被()氧化,为了保证Fe3+完全变为Fe2+并阻止Fe2+的氧化,常常当溶液从黄色还原成无色后,再加入1~2滴()溶液,然后加入()氧化,此时生成甘汞白色丝状;如果还原时加入()量过多,则()(Hg2Cl2)进一步还原成()沉淀,它易被高锰酸钾氧化,使铁的结果()。

考题 单选题分子式C5H10的化合物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后的产物是乙酸和丙酮,这个化合物是()A 2-甲基-2-丁烯B 2-甲基-1-戊烯C 3-甲基-1-戊烯D 2-甲基-2-己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