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进口到中国的某种化工材料数量激增,其中来自甲国的该种化工材料数量最多,导致中国同类材料的生产企业遭受实质损害。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1年真题]
A

中国有关部门启动保障措施调查,应以国内有关生产者申请为条件

B

中国有关部门可仅对已经进口的甲国材料采取保障措施

C

如甲国企业同意进行价格承诺,则可避免被中国采取保障措施

D

如采取保障措施,措施针对的材料范围应当与调查范围相一致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两反一保”中的贸易保障措施的启动只需要三个实体条件:①进口数量增加;②对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者严重损害威胁;③二者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A项,《保障措施条例》第4条规定,商务部没有收到采取保障措施的书面申请,但有充分证据认为国内产业因进口产品数量增加而受到损害的,可以决定立案调查。所以,既可依国内有关生产者的申请启动调查,也可由商务部依职权启动调查
B项,《保障措施条例》第22条规定,保障措施应当针对正在进口的产品实施,不区分产品来源国(地区)。
C项,保障措施中不存在价格承诺问题,只有反倾销与反补贴中存在价格承诺。
D项,《保障措施条例》第23条规定,采取保障措施应当限于防止、补救严重损害并便利调整国内产业所必要的范围内。通常,此处的必要范围会小于或等于调查的范围,但一定不能超过调查范围。因此,如采取保障措施,措施针对的材料范围应当与调查范围相一致
更多 “单选题进口到中国的某种化工材料数量激增,其中来自甲国的该种化工材料数量最多,导致中国同类材料的生产企业遭受实质损害。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1年真题]A 中国有关部门启动保障措施调查,应以国内有关生产者申请为条件B 中国有关部门可仅对已经进口的甲国材料采取保障措施C 如甲国企业同意进行价格承诺,则可避免被中国采取保障措施D 如采取保障措施,措施针对的材料范围应当与调查范围相一致” 相关考题
考题 进口到中国的某种化工材料数量激增,其中来自甲国的该种化工材料数量最多,导致中国同类材料的生产企业遭受实质损害。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中国有关部门启动保障措施调查,应以国内有关生产者申请为条件B.中国有关部门可仅对已经进口的甲国材料采取保障措施C.如甲国企业同意进行价格承诺,则可避免被中国采取保障措施D.如采取保障措施,措施针对的材料范围应当与调查范围相一致

考题 出口到中国的某种电子产品数量激增,导致中国相关的生产企业遭到实质损害,据商务部调查其中来自甲国的该种设备数量最多,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任何一个受到影响的国内生产者可向中国商务部提出启动保障措施调查主要产业B.中国有关部门可仅对已经进口的甲国材料实施保障措施正在C.如果甲国企业进行价格承诺,则可避免被中国采取保障措施不可D.采取保障措施的范围应与调查的范围一致

考题 某企业评估化工类库存材料,经核实材料库存量为100吨,原始购入成本为200万元,根据进货情况,材料的平均库存期为3个月。 经技术鉴定,其中的一种材料已全部报废,数量为2.5吨,购进单价为2万元,无回收价值,此外,根据该企业生产用该类材料的实际月耗量计算,库存的该材料有25%为超额储存这部分超储的原料比其他原料多支付利息费用、占地租金费用、保管费用等平均每吨400元。 根据有关权威部门公布的信息,该类材料每月价格上涨系数为2%。 要求: 确定该类化工原料的评估值。

考题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原材料60000千克,每千克10元,共计600000元(为了简化,假定该原材料的实际价格与计划价格一致)。生产甲产品1200件,单件甲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为30千克;生产乙产品800件,单件乙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为15千克。该企业按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要求:(1)计算甲、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2)计算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3)计算甲、乙产品应分配原材料数量(4)计算甲、乙产品应分配实际费用

考题 评估某企业化工类库存材料,经核实材料库存量为100吨,原始购入成本为200万元,根据进货情况,材料的平均库存期为3个月,经技术鉴定,其中的一种材料已全部报废,数量为2.5吨,购进单价为2万元,无回收价值,此外,根据该企业生产用该类材料的实际月耗量计算,库存的该材料有25%为超额储存,这部分超储的原料比原材料多支付利息费用、占地租金费用及保管费用等平均每吨400元。根据有关权威部门公布的信息,该类材料每月价格上涨系数为2%,试确定该类化工原料的评估值。

考题 某企业的核心产品是一种化工材料。为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该企业将提高产出率作为改进的方向。目前,该企业共有4条生产线,每条线由3个班轮流生产。

考题 中国甲公司与在中国没有住所的美国乙公司化工材料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中国甲公司欲以美国乙公司为被告起诉,要求其赔偿因提供不合格化工材料给自己造成的经济损失,如果下列哪些地点在中国,则可由中国的有关人民法院管辖?()A:合同履行地 B:标的物所在地 C:美国乙公司的代表机构 D:合同签订地

考题 多国进口到中国的某种新闻纸数量激增,导致中国同类新闻纸的生产企业遭受实质损害,经查其中来自甲国的该种新闻纸的数量最多。依我国相关立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遭受实质损害的中国企业可向有关部门申请保障措施的调查 B.中国有关部门可仅对甲国的新闻纸采取保障措施,因为来自该国的该种新闻纸最多 C.如采取保障措施,措施针对的新闻纸范围应当与调查范围相一致 D.如甲国企业同意进行价格承诺,则可避免被中国采取保障措施

考题 某企业需要采用甲、乙、丙三种原材料生产Ⅰ、Ⅱ两种产品。生产两种产品所需原材料数量、单位产品可获得利润以及企业现有原材料数如表所示:取得最大利润时,原材料 ( ) 尚有剩余。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考题 某化工企业接到一份10吨新材料研发的订单100万元,该材料由甲,乙,丙三种原材料构成,其中所含金属A不少于4400克,金属B不少于4800克,金属A和B在原材料中的含量及单价如下表所示。经过不断测算和试验,为了获得满足客户要求的这种新材料,该企业最多可获得的利润为( )万元。 A.58 B.64 C.42 D.56

考题 在自力更生路线的指导下,中国取得的技术进步,不包括以下哪个领域?()A、金属材料B、化工材料C、非金属材料D、纳米材料

考题 焊条药皮由一定数量的()混合而成。A、矿石B、矿物C、铁合金D、化工材料

考题 若油化工生产具有()的特点,从原材料上讲,石油化工生产中使用的原材料(包括成品及半成品)大多数(),从生产方式上讲石油化工生产具有高度()特点。

考题 对冲压件来说,采用(),可减少组合件数量,节省材料和简化工艺过程。

考题 出口到中国的某种电子产品数量激增,导致中国相关的生产企业遭到实质损害,据商务部调查其中来自甲国的该种设备数量最多,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任何一个受到影响的国内生产者可向中国商务部提出启动保障措施调查主要产业B、中国有关部门可仅对已经进口的甲国材料实施保障措施正在C、如果甲国企业进行价格承诺,则可避免被中国采取保障措施不可D、采取保障措施的范围应与调查的范围一致

考题 五金、油漆、化工等材料的储备执行类别储备定额,是按()核定和控制。A、金额B、数量C、天数D、数量和天数

考题 适宜采用直达供应方式的是()A、运输时,一次发货量不够整车B、辅助材料、工具C、生产规模较小,同种材料数量较少D、玻璃、化工原料

考题 某种化工材料进口数量的增加,使国内生产同类产品及与其直接竞争的产品的化工厂受到严重损害。依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与国内产业有关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权采取的措施有:( )A、直接向海关申请禁止该化工产品的进口B、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C、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损害赔偿的诉讼D、向商务部提出保障措施调查的申请

考题 进口到中国的某种化工材料数量激增,其中来自甲国的该种化工材料数量最多,导致中国同类材料的生产企业遭受实质损害。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中国有关部门启动保障措施调查,应以国内有关生产者申请为条件B、中国有关部门可仅对已经进口的甲国材料采取保障措施C、如甲国企业同意进行价格承诺,则可避免被中国采取保障措施D、如采取保障措施,措施针对的材料范围应当与调查范围相一致

考题 单选题某种化工材料进口数量激增,使国内生产同类产品及与其直接竞争的产品的化工厂受到严重损害。根据有关规定,与国内产业有关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权采取的措施是()。A 直接向海关申请禁止该化工产品进口B 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C 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诉讼D 向商务部提出保障措施调查申请

考题 单选题我国进口的某类农产品数量激增,其中来自甲国的该类农产品数量最多,导致我国同类农产品的生产遭受实质损害。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应对措施正确的是(  )。[2012年真题]A 我国启动保障措施调查,应以国内有关生产者申请为前提B 我国只能对已经进口的甲国农产品采取保障措施C 甲国企业如果进行价格承诺,则我国不得采取保障措施D 我国如果采取保障措施,最长期限不超过10年

考题 多选题某种化工材料进口数量的增加,使国内生产同类产品及与其直接竞争的产品的化工厂受到严重损害。依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与国内产业有关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权采取的措施有(  )。[2007年真题]A直接向海关申请禁止该化工产品的进口B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C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损害赔偿的诉讼D向商务部提出保障措施调查的申请

考题 问答题某企业评估化工类库存材料,经核实材料库存量为100吨,原始购人成本为200万元,根据进货情况,材料的平均库存期为3个月,经技术鉴定,其中的一种材料已全部报废,数量为2.5吨,购进单价为2万元,无回收价值,此外,根据该企业生产用该类材料的实际月耗量计算,库存的该材料25%为超额储存,这部分超储的原料比其他原料多支付利息费用、占地租金费用及保管费用等平均每吨400元。根据有关权威部门公布的信息,该类材料每月价格上涨系数为2%。要求:试确定该类化工原料的评估值。

考题 多选题某大型化工集团企业的下属单位生产如下产品,其中(  )必须使用注册商标。A感冒通胶囊B化纤服装材料C建筑材料D雪茄香烟

考题 单选题某种化工材料进口数量激增,使国内生产同类产品及与其直接竞争的产品的化工厂受到严重损害。根据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规定,与国内产业有关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权采取的措施是()。A 直接向海关申请禁止该化工产品进口B 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C 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诉讼D 向商务部提出保障措施调查申请

考题 问答题进口到中国的某种化工材料数量激增,其中来自甲国的谊种化工材料数量最多,导致中国同类材料的生产企业遭受实质损害。中国商务部决定启动保障措施立案调查。问题:(1)商务部实施的保障措施调查仅能局限于来自甲国的该种化工材料吗?(2)商务部在采取保障措施时可以采用哪些形式?

考题 问答题甲、乙、丙三国企业均向中国出口某化工产品,20lO年中国生产同类化工产品的企业认为进口的这一化工产品价格过低.向商务部提出了反倾销调查申请。问题:(1)该反倾销税的纳税主体是谁?(2)商务部是否可以要求甲、乙、丙三国企业作出价格承诺?

考题 判断题化工企业生产中为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可以直接计入“直接材料”项目。(  )A 对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