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理论塔板数增加一倍,分离度增加到原来的倍数是()

  • A、1
  • B、1.4
  • C、2
  • D、2.8

参考答案

更多 “理论塔板数增加一倍,分离度增加到原来的倍数是()A、1B、1.4C、2D、2.8” 相关考题
考题 在气相色谱法中其他条件均不改变,柱长增加一倍则将发生()。 A、物质对的分离度增大,但半峰宽不变B、理论塔板高度增加C、分离度和半峰宽都增大至1.414倍D、每米所含塔板数增大

考题 N代表:A.理论塔板数B.理论高度C.半峰宽D.保留值E.分离度

考题 其它条件相同,理论塔板数增加1倍,则相邻峰的分离度将( )。A.减少为原来的B.增加1倍C.增加到 倍D.不变

考题 描述色谱柱效能和总分离效能的指标分别是A、理论塔板数和保留值B、分离度或有效塔板高度C、有效塔板高度和保留值D、有效塔板数或有效塔板高度和分离度E、理论塔板高度和理论塔板数

考题 描述色谱柱效能和总分离效能的指标分别是A.理论塔板数和保留值 B.理论塔板数或理论塔板高度和分离度 C.分离度或有效塔板高度 D.理论塔板高度和理论塔板数 E.有效塔板高度和保留值

考题 常用于评价色谱分离条件选择是否适宜的物理量是()。A理论塔板数B塔板高度C分离度D死时间

考题 常用于评价色谱分离条件选择是否适宜的参数是()。A、理论塔板数B、塔板高度C、分离度D、死时间

考题 常用于评价色谱分离条件选择是否适宜的参数是()A、理论塔板数;B、塔板高度;C、分离度;D、半峰宽

考题 色谱柱长2米,总理论塔板数为1600,若将色谱柱增加到4m,理论塔板数(/米)应当为()。A、3200B、1600C、800D、800

考题 衡量色谱柱柱效能的指标是()A、分离度B、容量因子C、理论塔板数D、分配系数

考题 实现规定的分离要求,所需实际塔板数比理论塔板数多。

考题 决定精馏塔分离能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相对挥发度、理论塔板数、回流比.

考题 在色谱分析中,评价分离条件选择的好坏,可用()。A、理论塔板数B、理论塔板高度C、选择性D、相对保留值E、分离度F、流出时间

考题 塔板效率用()表示。A、理论塔板数除以实际塔板数B、实际塔板数除以理论塔板数C、理论塔板数除以理论塔板数与实际塔板数的和D、实际塔板数除以理论塔板数与实际塔板数的和

考题 塔板效率是指达到同样分离效果所需的()。A、理论塔板数B、实际塔板数C、理论塔板数与实际塔板数之比D、实际塔板数与理论塔板数之比

考题 其它条件相同,理论塔板数增加1倍,则相邻峰的分离度将()。A、减少为原来的1/2B、增加1倍C、增加到根号2倍D、不变

考题 描述色谱柱效能的指标是理论塔板数,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是分离度。

考题 理论塔板数反映了()。A、分离度B、分配系数C、保留值D、柱的效能

考题 在其他色谱条件相同时,若理论塔板数增加1倍,两个邻近峰的分离度将增加至原来的()A、1倍B、2倍C、1.4倍D、4倍

考题 分离理论是假定柱子被分为一些板,叫理论塔板,柱效越高,每米塔板数(),每块理论塔板高度()。

考题 难分离物质对的分离度增加一倍,组分柱内的滞留时间增加到原来的倍数是()A、1B、2C、3D、4

考题 单选题理论塔板数增加一倍,分离度增加到原来的倍数是()A 1B 1.4C 2D 2.8

考题 单选题常用于评价色谱分离条件选择是否适宜的参数是()A 理论塔板数;B 塔板高度;C 分离度;D 半峰宽

考题 单选题难分离物质对的分离度增加一倍,组分柱内的滞留时间增加到原来的倍数是()A 1B 2C 3D 4

考题 问答题什么是分馏柱的理论塔板数?理论塔板数与分离效率有何关系?

考题 单选题描述色谱柱效能和总分离效能的指标分别是(  )。A 分离度或有效塔板高度B 理论塔板高度和理论塔板数C 理论塔板数或理论塔板高度和分离度D 理论塔板数和保留值E 有效塔板高度和保留值

考题 判断题描述色谱柱效能的指标是理论塔板数,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是分离度。A 对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