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A点高程40.150m,B点高程41.220m,施工单位引入场内M点高程;从A点引测,前视读数1.1m,后视读数1.4m,现从B点校核M点高程,后视读数1.1m,前视读数应为()。

  • A、1.25
  • B、1.37
  • C、1.49
  • D、1.87

参考答案

更多 “A点高程40.150m,B点高程41.220m,施工单位引入场内M点高程;从A点引测,前视读数1.1m,后视读数1.4m,现从B点校核M点高程,后视读数1.1m,前视读数应为()。A、1.25B、1.37C、1.49D、1.87” 相关考题
考题 水准测量中转点的高程等于后视高程加前视点(转点)高程差。()

考题 A点高程40.150m,B点高程41.220m;施工单位一个测同引入场内M点高程:从A点引测,前视读数1.10m,后视读数1.40m;现从B点校核M点高程,后视读数1.10m,前视读数应为( )m。A.1.25 B.1.37 C.1.49 D.1.87

考题 水准仪视线高等于( )+后视点读数。A.后视点高程 B.转点高程 C.前视点高程 D.仪器点高程

考题 进行高程测量时,会先在测区内设立一些高程控制点,并精确测出它们的高程,然后根据这些高程控制点测量附近其他点的高程。这些高程控制点称水准点,工程上常用( )来标记。A.SZD B.BM C.SP D.BP

考题 A点高程40.150m,B点高程41.220m,施工单位先从A点一个测回引入场内M点高程,从S点架设水准仪,前视读数1.10m,后视读数1.4m,现从B点校核M点高程,后视读数1.10m,前视读数应为( )m。A.1.25 B.0.33 C.1.49 D.1.87

考题 A点高程40.150m,B点高程41.220m,施工单位从A点引测M点高程,前视读数1.10m,后视读数1.4m。再从B点校核M点高程,后视读数1.10m,前视读数应为( )m。A.1.25 B.1.37 C.1.49 D.1.87

考题 某高程测量,己知A点高程为HA,欲测得B点高程HB,安置水准仪于A、B之间,后视读数为a,前视读数为b,则B点高程HB为()。

考题 A点高程40.150m,B点高程41.220m;施工单位从引测点引入场内M点高程;从A点引测,前视读数1.10m,后视读数1.4m;现从B点校核M高程,后视读数1.10m,前视读数应为()M。A、1.25 B、1.37 C、1.49 D、1.87

考题 A点高程40.150m, B点高程41.220m;施工单位从引测点引入场内M点高程:点A引 测,前视读数1.10m,后视读数1.40m;现从B点校核M点高程,后视读数1. 10m,前视 读数应为()m A. 1.25 B. 1.37 C. 1.49 D. 1.87

考题 A 点高程 40.150m,B 点高程 41.220m。施工单位测量场内 M 点高程: 从 A 点引测, 前视读数 1.10m,后视读数 1.4m: 现从 B 点校核 M 点高程, 后视读数 1.10m, 前视读数应为() m。 A.1.25 B.1.37 C.1.49 D.1.87

考题 航空摄影测量外业控制点编号时,字母P、G、N分别代表()。A:平面点、平高点和高程点B:平高点、平面点和高程点C:平高点、高程点和平面点D:平面点、高程点和平高点

考题 ()是先测定未知点对已知点的高差,再根据已知点高程推算未知点高程的方法。A、水准测量B、三角高程测量C、视距高程测量D、A+B+C

考题 视线高等于()+后视点读数。A、后视点高程B、转点高程C、前视点高程D、控制点高程

考题 视线高等于()+前视点读数。A、前视点高程B、转点高程C、后视点高程D、仪器点高程

考题 ()为绝对高程,()为相对高程。两个地面点之间的高程之差称为()。无论采用绝对高程还是相对高程,两点之间的高差不变。如果()0,说明A点()B点。

考题 等高线的概念是:()A、各点高程不相同的闭合曲线B、各点高程均相同的闭合曲线C、各点高程基本相同的闭合曲线D、各点高程均相同的一条曲线

考题 水准基点为变形观测的(),不应受到水库压应力的影响。A、高程原点B、海拔高程点C、投影高程点D、联测点

考题 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测得A点高程为(),改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测得该点的高程为1.203米。

考题 某工程采用假定高程系统,测得A点的假定高程为1165.325,B点假定的高程为1188.684。后来测得A点的绝对高程为1205.476,测B点的绝对高程为()。A、1128.835B、1148.533C、1228.835D、1048.533

考题 平整土地时,设计高程是按下列方法计算:()A、取各方格顶点高程的平均值;B、各方格点高程按方格点的不同权数加权平均C、各方格点高程按其边长加权平均D、各方格点高程按方格面积加权平均

考题 已知A点的高程HA为111.445米,B点的高程HB为141.445米,则A点比B点低

考题 在某假定高程系统中,A、B、C三点的相对高程分别是80.0m、85.0m、100.0m,如果假定水准面的绝对高程是100.0m,则下列说法中的()是正确的。A、A点的绝对高程是180.0mB、A点绝对高程是-20.0mC、B点的绝对高程是185.0mD、B点的绝对高程是-15.0mE、C点的绝对高程是200.0m

考题 单选题()是先测定未知点对已知点的高差,再根据已知点高程推算未知点高程的方法。A 水准测量B 三角高程测量C 视距高程测量D A+B+C

考题 填空题()为绝对高程,()为相对高程。两个地面点之间的高程之差称为()。无论采用绝对高程还是相对高程,两点之间的高差不变。如果()0,说明A点()B点。

考题 单选题视线高等于()+前视点读数。A 前视点高程B 转点高程C 后视点高程D 仪器点高程

考题 单选题Revit可以标注以下哪些尺寸标注()A 对齐、线性、角度、径向B 对齐、角度、弧长度、高程点、高程点坐标C 线性、径向、弧长度、高程点坐标、高程点坡度D 以上都是

考题 单选题视线高等于()+后视点读数。A 后视点高程B 转点高程C 前视点高程D 控制点高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