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四、(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1)悉如外人 悉:

                       (2)无论魏晋 无论:

                       (3)临溪而渔 渔:

                       17.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18.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4分)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

                       □□□□,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19.【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处。(4分)


参考答案

更多 “ 四、(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1)悉如外人 悉:(2)无论魏晋 无论:(3)临溪而渔 渔:17.翻译下面句子。(4分)(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18.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4分)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19.【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处。(4分) ” 相关考题
考题 阅读文章最后一段,回答下面问题。(6分)①四个“读”字的运用,有什么丰富而深刻的含义?(3分)

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题。阿留传(明)陆容解释下列画横线词的意思。(4分)(1)元素终蓄之 蓄:(2)其可笑事率类此 率:(3)元素工楷书 工:(4)使留断木之歧生者为之 断:查看材料

考题 阅读访谈第一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⑴如何理解余光中所说的乡愁?(2分)

考题 四)请仔细阅读给定资料,回答下面两个问题。(25分)1.南方某市网上泄密包括哪些泄密事件,原因和问题是什么?(15分)2.阐述信息公开与保密的关系。(10分)

考题 阅读下面的教学论文(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文言文教学必须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但重视积累不等于就是孤立的字词训练,不是古汉语知识的系统学习,在整体阅读中积累才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规律。 文本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但重视文本理解不等于是教师必须句句落实地串讲。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才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文本理解不是文言文教学的唯一任务,但的确是基本任务。然而.必须强调的是,文本理解不是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才是目的所在。 以下对该教学论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言文教学需注重学生的积累、感悟 B.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可随文学习必要的文言文语法知识 C.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层面对文本进行阐述、评价 D.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线语句。 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线语句。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考题 研究者试图研究生字密度对学生阅读理解的影响,8名被试都阅读了四种生字密度的文章。 研究结果如下面所示。根据下表回答问题:(1)计算各种变异来源的自由度。(2)检验实验处理的显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