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建设项目调查河段内分布有位置不同的2个取水口,1个支流汇入口和1个水文站。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该项目地面水水质调查时,调查范围内应该设置的区域断面数量至少为( )个。

A.4
B.5
C.6
D.7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河流水质一般情况下应布设对照、控制、消减三种类型的断面,取样断面的布设原则:①在调查范围的两端应布设取样断面;②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③水文特征突然化处(如支流汇入处等)、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污水排入处等)、重点水工构筑物(如取水口、桥梁涵洞等)附近应布设取样断面;④水文站附近等应布设采样断面,并适当考虑水质预测关心点;⑤在拟建成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由上可知,该河段布设的断面有:在调查范围两端布设2个断面;2个取水口布设2个断面;支流汇入口布设1个断面;水文站附近布设1个断面;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处布设1个断面。以上共有7个取样断面,但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处属于对照断面,不在调查范围内,所以在调查范围内的共有6个断面。
更多 “某建设项目调查河段内分布有位置不同的2个取水口,1个支流汇入口和1个水文站。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该项目地面水水质调查时,调查范围内应该设置的区域断面数量至少为( )个。A.4 B.5 C.6 D.7 ” 相关考题
考题 某建设项目调查洞段内分布有位置不同的2 取水口,一个支流汇入口和一个水文站。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一地面水环境》, 该项目地面水水质调查时,调查范围内应该设置的区域断面数量至少为( ) 。A.4 B.5 C.6 D.7

考题 某拟建项目向一中型河流排污,在地表水评价范围内,排污口下游5OOm有 一支流汇入。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该项目地表水 取样断面至少布置( )个。 A. 3 B. 4 C. 5 D. 6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在地面水水质调查时,水质参数选择的原则有 ( )。A.常规水质参数应作为调查参数 B.特征水质参数应作为调查参数 C.根据建设项目特点、水域类别及评价等级选定特征水质参数 D.根据水域类别、评价等级、污染源状况可适当删减常规水质参数

考题 某建设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调查区域面源污染严重,河流丰水期水质劣于枯水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关于该项目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只调查丰水期和平水期 B.可只调查枯水期和平水期 C.若评价时间不够,可只调查枯水期 D.应调查一个水文年的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考题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某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污水排放量7500m3/d,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河流规模愈大,排污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愈大B:河流规模愈大,排污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愈小C:污水水质愈复杂,排污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愈大D:污水水质愈复杂,排污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愈小

考题 某建设项目污水排入一小河(非感潮),河流现状调查范围为排污口上游500m至下游5km,排污口下游3km有一水文站。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该河水质现状调查取样断面至少应设置()个。A:3B:4C:6D:7

考题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在评价范围内布设河流水质取样断面时,布设取样断面的位置可不包括()。A、取水口处 B、支流汇入口处 C、拟建项目排污口处 D、调查河段末端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关于河流水质取样断而布设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应在调查河段两端布设取样断面 B.应在调查河段内重点保护水域布设取样断面 C.应在调查河段内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布设取样断而 D.应在拟建排污口上、下游 500m 处分别布设取样断面

考题 某建设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调查区域内面源污染严重, ~可流丰水期水质劣与枯水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一地面水环境》,关于该项目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只调查丰水期和平水期 B.可只调查枯水期和平水期 C.若评价时间不够,可只调查枯水期 D.应调查一个水文年的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考题 某建设项目地面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污水排放的受纳水体为一矩形小河(河宽15m,水深6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设置4个水质取样断面,则该项目水质取样点数量至少为( )。A.4个 B.8个 C.12个 D.16个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河宽大于50m的大、中河流开展水质现状调查,取样断面上需至少布设取样垂线()。A:1条 B:2条 C:3条 D:5条

考题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以下符合河流取样断面布设原则的是()。A:排污口上游可不设取样断面B:调查范围内取水口附近应布设取样断面C:调查范围内水文站附近可不设取样断面D:调查范围内河流支流汇入处均不设取样断面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河宽大于50m的大、中河流开展水质现状调查,取样断面上需至少布设取样垂线( )。A.1条 B.2条 C.3条 D.5条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建设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点应重点布设在()。A:水文要素急剧变化处B:水域功能改变处C:取水口附近D:水质急剧变化处

考题 某建设项目污水拟排入附近一河流,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该项目水环境现状水质的调查时期至少应包括()。A:枯水期B:平水期C:平水期和枯水期D: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关于河流水质取样断面布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应在调查河段两端布设取样断面 B.应在调查河段内重点保护水域布设取样断面 C.应在调查河段内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布设取样断面 D.应在拟建排污口上、下游500m处布设取样断面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关于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点和布设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预测点必须在预测范围内布设 B.预测范围不能超过现状调查的范围 C.地面水环境现状监测点应作为预测点 D.预测点的数量和位置仅依据评价等级确定

考题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确定河流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范围可不考虑()。A、河流规模 B、污染物类别 C、污水排放量 D、河流水质要求

考题 某建设项目向海湾排放污水量为14000m3/d。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一般情况下,该项目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为( )。A.≤3.5km2 B.3.5~15km2 C.15~40km2 D.40~100km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关于水质调查范围河流水质的取样断面布设的说法,正确的有( )。A.桥梁附近应布设取样断面 B.支流汇入处应布设取样断面 C.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布设取样断面 D.重要鱼类产卵场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水环境点源调查的原则应以()为主。A:类比调查B:搜集现有资料C:现场测试D:现场调查

考题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地面水环境影响与预测时,地面水环境简化包括边界几何形状的规则化和水文、水力要素时空分布的简化等,这种简化应根据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结果和()等进行。A:建设项目废水排放量B:建设项目排放废水水质C:评价等级D:建设项目性质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下述关于河流水质取样断面布设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有()。A:在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应布设取样断面B:水质现状监测取样断面不必考虑进行预测的地点C:调查范围内支流汇入处和污水排入处应设置取样断面D:河口感潮河段内拟设排污口时,可只在下游布设监测取样断面

考题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某建设项目污水排入一中型河流,现状调查范围为排污口上游lkm至下游4km,河流水深10m,河宽30m。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该河流水质取样点的布设数量至少为()个。A、3B、6C、12D、18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下述关于河流水质取样断面布设原则表述,不正确的有()。A、在拟建排污口上游500m应布设取样断面B、水质现状监测取样断面不必考虑进行预测的地点C、调查范围内支流汇入处和污水排入处应设置取样断面D、河口感潮河段内拟设排污口时,可只在下游布设监测取样断面

考题 单选题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某建设项目污水排入一中型河流,现状调查范围为排污口上游lkm至下游4km,河流水深10m,河宽30m。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该河流水质取样点的布设数量至少为()个。A 3B 6C 12D 18

考题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在评价范围内布设河流水质取样断面时,布设取样断面的位置可不包括()。A 取水口处B 支流汇入口处C 拟建项目排污口处D 调查河段末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