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患者女性,乏力疲倦2月。体检:双下肢皮肤散在出血点,表浅淋巴结不肿大。 血常规: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3.0 × 109/L,中性粒细胞45%,淋巴细胞46%,单核细胞9%,血小板39 × 109/L。骨髓穿刺检査提示骨髓明显增生活跃,原始粒细胞15%,可见小巨核细胞。
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 MDS-RA B. MDS-RAS C. MDS-RAEB D. MDS-CMML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①FAB协作组根据患者外周血、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形态学改变及单核细胞数量,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分为5型:难治性贫血(RA)、环形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RAS)、 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转变型(RAEB-t)、慢性粒-单核细胞性 白血病(CMML)。本例患者表浅淋巴结无肿大,外周血三系减少,骨穿提示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 15%,可诊断为MDS,排除急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为原始细胞≥30%)。②由于骨髓原始细胞为15%,可排除MDS-RA、MDS-RAS(原始细胞均 5% )和MDS-RAEB-t (原始细胞为20% ~ 30% )。 ③虽然MDS-CMML骨髓象原始细胞可为5% ~20%,但其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值应 1 × 109/L(本例为 0.27 × 109/L),因此也可排除MDS-CMML。故本例符合MDS-RAEB。④MDS-RAEB患者多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贫血、出血及感染易见,可伴有脾肿大,病情进展快,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
更多 “患者女性,乏力疲倦2月。体检:双下肢皮肤散在出血点,表浅淋巴结不肿大。 血常规: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3.0 × 109/L,中性粒细胞45%,淋巴细胞46%,单核细胞9%,血小板39 × 109/L。骨髓穿刺检査提示骨髓明显增生活跃,原始粒细胞15%,可见小巨核细胞。 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 MDS-RA B. MDS-RAS C. MDS-RAEB D. MDS-CMML” 相关考题
考题 可诊断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患者是A.男性,12岁。突然发热,疲倦,全身淋巴结明显肿大,白细胞20×109/L,外周血可见原始淋巴细胞,骨髓原始淋巴细胞>30%B.男性,25岁。面色苍白,乏力1周,外周血白细胞增多,并见原始粒细胞,骨髓原始粒细胞>30%C.女性,50岁。近半年自觉乏力,不适,查体脾肿大,白细胞30×109/L,分类成熟淋巴细胞占60%D.儿童,男性。发热及右颈淋巴结肿大20d,查血白细胞正常,骨髓分类可见幼稚细胞,骨髓中成熟淋巴细胞占70%E.女性,48岁。自觉饭后左上腹饱胀已半年,查体脾轻度增大,白细胞35×109/L,分类主要为中、晚幼和杆状核粒细胞,骨髓分类主要为中、晚幼、分叶及杆状核粒细胞。原始细胞很少

考题 女性,55岁,5个月来乏力、面色苍白,既往体健。化验Hb 72g/L,WBC 3.5x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65%,淋巴细胞32%,单核细胞3%,血小板45x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15%,可见Auer小体, 全片见巨核细胞48个,易见小巨核细胞,骨髓细胞外铁(++),环状铁粒幼细胞10%.临床考虑MDS,根据FAB分型最可能的类型是A.M型B.MS型C.MEB型D.MEE.t型F.CMML型

考题 女性,26岁,间歇性牙龈出血伴月经过多1年。体检:双下肢可见散在出血点及紫癜,肝脾不大。血红蛋白120g/L,红细胞4.6×1012/L,白细胞5.5×109/L,分类正常,血小板25×109/L若骨髓穿刺结果示:骨髓增生活跃,粒:红=3:1,颗粒巨核细胞及以上阶段的原始巨核细胞或幼稚巨核细胞明显增生,而产血小板巨核细胞明显减少,则最符合的诊断为()A、脾功能亢进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过敏性紫癜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E、再生障碍性贫血

考题 男性,38岁,头晕、心悸、双下肢皮肤出血点2个月。体检示浅表淋巴结和肝脾不大。血常规:血红蛋白76g/L,白细胞2.8×10/L,中性粒细胞0.43,淋巴0.48,单核0.09,血小板42×10/L。患者骨髓穿刺检查示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为0.12,可见小巨核细胞,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MDS-RAC、MDS-RAEBD、MDS-RAEB-TE、MDS-CMML

考题 男性,38岁,头晕、心悸、双下肢皮肤出血点2个月。体检示浅表淋巴结和肝脾不大。血常规:血红蛋白76g/L,白细胞2.8×109/L,中性粒细胞0.43,淋巴0.48,单核0.09,血小板42×109/L。 患者骨髓穿刺检查示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为0.12,可见小巨核细胞,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MDS-RAC、MDS-RAEBD、MDS-RAEB-TE、MDS-CMML

考题 男,60岁,乏力伴右上腹胀半年。体检:脾肋下4cm;检验结果:血红蛋白98g/L,血小板327×109/L,白细胞36×109/L,白细胞分类:中性成熟粒细胞45%、嗜碱性粒细胞2%、幼粒细胞9%、淋巴细胞33%、单核细胞1%,幼红细胞10%,粒细胞形态正常,NAP积分180分下列哪项不符合该患者骨髓穿刺检查()A、常常出现干抽B、早期骨髓增生C、晚期骨髓增生减低D、造血细胞病态造血较明显E、费城染色体阴性

考题 女性,40岁,面色苍白、乏力5个月,查体:胸部皮肤有几个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骨无压痛,肝脾不大,化验Hb60g/L,MCV85fl,WBC3×109/L,分类中性分叶核粒细胞35%,淋巴细胞65%,血小板35×109/L,网织红细胞14×109/L,酸溶血试验阴性。 最支持诊断的胸骨骨髓检查结果的是()A、骨髓红系呈巨幼样变B、骨髓增生活跃,红系成熟障碍C、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60%D、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全片见1个E、骨髓细胞外铁(+++),环状铁粒幼细胞20%

考题 多选题患者,男性,36岁,5天前发热,咽痛,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咽部充血,扁桃体Ⅱ肿大,下肢少许淤斑,白细胞16.6×109/L,原始细胞60%,血红蛋白80g/L,血小板34×109/L。提示:该患者骨髓提示增生极度活跃,原粒细胞(Ⅰ型+Ⅱ型)占骨髓非红系细胞的55%,提问:体检中可能出现的体征是()A睑结膜苍白B胸骨压痛C浅表淋巴结肿大D皮肤出血点E肝脾肿大F牙龈增生

考题 单选题女性,26岁。间歇性牙龈出血伴月经过多1年。体检:双下肢可见散在出血点及紫癜,肝脾不大。血红蛋白120g/L,红细胞4.6×1012/L,白细胞5.5×109/L,分类正常,血小板25×109/L。若骨髓穿刺结果示:骨髓增生活跃,粒:红=3:1,颗粒巨核细胞及以上阶段的原始巨核细胞或幼稚巨核细胞明显增生,而产血小板巨核细胞明显减少。则最符合的诊断为()A 脾功能亢进B 过敏性紫癜C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E 再生障碍性贫血

考题 单选题女性,26岁,间歇性牙龈出血伴月经过多1年。体检:双下肢可见散在出血点及紫癜,肝脾不大。血红蛋白120g/L,红细胞4.6×109/L,白细胞5.5×109/L,分类正常,血小板25×109/L若骨髓穿刺结果示:骨髓增生活跃,粒:红=3:1,颗粒巨核细胞及以上阶段的原始巨核细胞或幼稚巨核细胞明显增生,而产血小板巨核细胞明显减少,则最符合的诊断为()A 脾功能亢进B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 过敏性紫癜D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E 再生障碍性贫血

考题 问答题女性,8岁,发热5天,并有咽喉痛,最近两、三天皮肤有皮疹。体检:颈部淋巴结肿大,肝肋下1cm,脾肋下未触及。入院时血常规结果为:血红蛋白量130g/L:白细胞数15×109/L,血小板数207×109/L。血涂片分类:中性成熟粒细胞20%、淋巴细胞77%(其中异型淋巴细胞为20%)、嗜酸性粒细胞1%、单核细胞2%。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为2.7:1,粒红系细胞比例及形态无明显异常,巨核细胞增生,血小板易见,偶见异型淋巴细胞,未见其他明显异常细胞。试分析该病案。

考题 单选题男,60岁,乏力伴右上腹胀半年。体检:脾肋下4cm;检验结果:血红蛋白98g/L,血小板327×109/L,白细胞36×109/L,白细胞分类:中性成熟粒细胞45%、嗜碱性粒细胞2%、幼粒细胞9%、淋巴细胞33%、单核细胞l%,幼红细胞10%,粒细胞形态正常,NAP积分180分下列哪项不符合该患者骨髓穿刺检查()A 常常出现干抽B 早期骨髓增生C 晚期骨髓增生减低D 造血细胞病态造血较明显E 费城染色体阴性

考题 单选题男,17岁、发热、牙跟出血15d,化验检查:血红蛋白65g/L,白细胞2.2×109/L,分类显示:中性粒细胞0.68,淋巴细胞0.27,单核细胞0.05,血小板28×109/L。骨髓检查显示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占39%,早幼粒细胞占16%。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A ITPB AAC 急性白血病D 类白血病反应E C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