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硬膜外注射吗啡用于术后镇痛时,常用的一次剂量是

A.1mg
B.2mg
C.4mg
D.6mg
E.10mg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硬膜外注射吗啡用于术后镇痛时,常用的一次剂量是2mg。
更多 “硬膜外注射吗啡用于术后镇痛时,常用的一次剂量是A.1mg B.2mg C.4mg D.6mg E.10mg” 相关考题
考题 下面对术后镇痛常用给药途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硬膜外:可用于脊神经支配区域的大部分手术术后镇痛,主要药物为局麻药或阿片类药,两者不可混用B、硬膜外:可用于脊神经支配区域的大部分手术术后镇痛,主要药物为局麻药或阿片类药,两者可单用,也可联合应用C、静脉:镇痛起效快,使用方便,常用药为阿片类、非甾体抗炎药(如氟比洛芬酯微球)。阿片类个体差异大,需及时调整剂量D、神经阻滞:臂丛、股神经、椎旁神经阻滞可产生于硬膜外镇痛类似的镇痛效果,但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常用药为局麻药E、皮下:起效比静脉慢,但不良反应少,药物主要为阿片类药

考题 术后镇痛常用的给药途径除外( )。A、口服、舌下、直肠B、硬膜外、神经阻滞C、皮下、局部浸润D、静脉、肌内注射E、气管内、鼻腔

考题 呼吸功能不全的病人开胸术后镇痛宜用A、肌内注射吗啡B、静脉注射吗啡C、硬膜外低浓度局部麻醉药D、硬膜外吗啡E、PICA

考题 吗啡注射剂用于治疗门诊癌症晚期患者时,处方一次不得超过A、1日剂量B、2日剂量C、3日剂量D、5日剂量E、7日剂量

考题 术后镇痛常用的给药途径不包括A、硬膜外、神经阻滞B、静脉、肌内注射C、皮下、局部浸润D、口服、舌下、直肠E、气管内、鼻腔

考题 患者,男,48岁,结肠癌术后要求镇痛,拟硬膜外给予吗啡。硬膜外吗啡镇痛的常用剂量为A、1~2mgB、2~4mgC、4~5mgD、5~6mgE、7~8mg术后最需要的监测为A、血压B、心率C、血氧饱和度D、心电图E、尿量术后8小时,病人出现恶心、呕吐及全身瘙痒,最可能的原因是A、皮肤湿疹B、术后肠梗阻C、休克D、过敏反应E、吗啡不良反应

考题 女,22岁,肠梗阻术后要求术后镇痛,拟以硬膜外吗啡镇痛。硬膜外吗啡镇痛的常用剂量是 ( )A、1~2mgB、2~4mgC、4~5mgD、5~6mgE、7~8mg最必要的监测是 ( )A、血压B、心率C、氧饱和度D、心电图E、二氧化碳图术后10小时,病人出现恶心呕吐,全身瘙痒,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术后肠梗阻B、皮肤湿疹C、吗啡不良反应D、休克引起E、过敏反应

考题 患者男,45岁,行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医师给予其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A),所使用的方案是:术后立刻给予吗啡负荷量2mg,持续剂量1mg/h,冲击(弹丸)剂量0.5mg/次,锁定时间10min。静脉PCA是术后镇痛的首选方法,其优点是A、程序锁定可避免药物的作用过度叠加导致药物过量B、与肌内注射阿片类药物相比,可减少缺乏镇痛药知识的不足C、术后立刻负荷剂量可避免术后镇痛出现空白期D、术后镇痛药量明显减少E、避免术后医师处方镇痛药和给镇痛药之间的忍痛过程F、吗啡是静脉PCA常用的药物该患者术后安静时镇痛效果尚可,但活动时仍有明显的运动痛,可采用的补救方法是A、不予处理B、连续给予2~3次冲击剂量C、静脉或肌内注射帕瑞昔布40mgD、静脉或肌内注射氟比洛酚酯50mgE、静脉注射小剂量氯胺酮0.25~0.5mg/kgF、限制活动关于静脉PCA的配方,叙述正确的是A、吗啡和曲马多是常用的镇痛药B、该患者的配方是完全正确的C、该患者的配方中冲击剂量过小,应为日剂量的1/12~1/15D、也可将帕瑞昔布与吗啡一起泵注E、阿片类药物与非甾体消炎药有镇痛相加或协同作用F、阿片受体混合激动拮抗剂与纯激动剂联合使用也是适合的选择

考题 采用硬膜外腔注射吗啡进行术后镇痛时,常见的不良反应有( )。A.恶心、呕吐B.皮肤瘙痒C.发热D.呼吸抑制E.尿潴留

考题 女,22岁,肠梗阻术后要求术后镇痛,拟以硬膜外吗啡镇痛。硬膜外吗啡镇痛的常用剂量是( ) A.1~2mg B.2~4mg C.4~5mg D.5~6mg E.7~8mg

考题 女,22岁,肠梗阻术后要求术后镇痛,拟以硬膜外吗啡镇痛。术后10小时,病人出现恶心呕吐,全身瘙痒,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术后肠梗阻 B.皮肤湿疹 C.吗啡不良反应 D.休克引起 E.过敏反应

考题 呼吸功能不全病人开胸术后如需镇痛治疗宜选用()A、肌注吗啡B、静点吗啡C、硬膜外低浓度局麻药D、硬膜外低浓度局麻药+吗啡E、肌注哌替啶

考题 硬膜外注射吗啡用于术后镇痛时,常用的一次剂量是()A、1mgB、2mgC、4mgD、6mgE、10mg

考题 女,22岁,肠梗阻术后要求术后镇痛,拟以硬膜外吗啡镇痛。术后10小时,病人出现恶心呕吐,全身瘙痒,最可能的原因是()A、术后肠梗阻B、皮肤湿疹C、吗啡不良反应D、休克引起E、过敏反应

考题 患者,男,48岁,结肠癌术后要求镇痛,拟硬膜外给予吗啡。术后8小时,病人出现恶心、呕吐及全身瘙痒,最可能的原因是()。A、皮肤湿疹B、术后肠梗阻C、休克D、过敏反应E、吗啡不良反应

考题 患者,男,48岁,结肠癌术后要求镇痛,拟硬膜外给予吗啡。硬膜外吗啡镇痛的常用剂量为()。A、1~2mgB、2~4mgC、4~5mgD、5~6mgE、7~8mg

考题 女,22岁,肠梗阻术后要求术后镇痛,拟以硬膜外吗啡镇痛。硬膜外吗啡镇痛的常用剂量是()A、1~2mgB、2~4mgC、4~5mgD、5~6mgE、7~8mg

考题 患者女,28岁,初产妇自然分娩。当分娩进行第1产程时产妇要求镇痛。分娩镇痛最常用的方法是()A、吸入七氟烷B、静脉持续泵注吗啡C、靶控输入丙泊芬D、硬膜外局部麻醉药和少量阿片药E、肌内注射哌替啶

考题 单选题女,22岁,肠梗阻术后要求术后镇痛,拟以硬膜外吗啡镇痛。硬膜外吗啡镇痛的常用剂量是()A 1~2mgB 2~4mgC 4~5mgD 5~6mgE 7~8mg

考题 单选题术后镇痛常用的给药途径除外()。A 口服、舌下、直肠B 硬膜外、神经阻滞C 皮下、局部浸润D 静脉、肌内注射E 气管内、鼻腔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48岁,结肠癌术后要求镇痛,拟硬膜外给予吗啡。硬膜外吗啡镇痛的常用剂量为()。A 1~2mgB 2~4mgC 4~5mgD 5~6mgE 7~8mg

考题 多选题硬膜外镇痛不全,可能的原因是( )A剂量不足B个体差异C硬膜外导管打折或移动D误入血管E硬膜外镇痛效果较静脉注射差

考题 单选题呼吸功能不全病人开胸术后如需镇痛治疗宜选用()。A 肌注吗啡B 静点吗啡C 硬膜外低浓度局麻药D 硬膜外低浓度局麻药+吗啡E 肌注哌替啶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48岁,结肠癌术后要求镇痛,拟硬膜外给予吗啡。术后8小时,病人出现恶心、呕吐及全身瘙痒,最可能的原因是()。A 皮肤湿疹B 术后肠梗阻C 休克D 过敏反应E 吗啡不良反应

考题 单选题女,22岁,肠梗阻术后要求术后镇痛,拟以硬膜外吗啡镇痛。术后10小时,病人出现恶心呕吐,全身瘙痒,最可能的原因是()A 术后肠梗阻B 皮肤湿疹C 吗啡不良反应D 休克引起E 过敏反应

考题 单选题硬膜外注射吗啡用于术后镇痛时,常用的一次剂量是()A 1mgB 2mgC 4mgD 6mgE 10mg

考题 多选题患者男,45岁,行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医师给予其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A),所使用的方案是:术后立刻给予吗啡负荷量2mg,持续剂量1mg/h,冲击(弹丸)剂量0.5mg/次,锁定时间10min。静脉PCA是术后镇痛的首选方法,其优点是()。A程序锁定可避免药物的作用过度叠加导致药物过量B与肌内注射阿片类药物相比,可减少缺乏镇痛药知识的不足C术后立刻负荷剂量可避免术后镇痛出现空白期D术后镇痛药量明显减少E避免术后医师处方镇痛药和给镇痛药之间的忍痛过程F吗啡是静脉PCA常用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