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当系统采用串联校正时,校正环节为Gc(s)=
s+1/2s+1
,则该校正环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是()。

A.增大开环幅值穿越频率(截止频率、剪切频率)ωc
B.增大稳态误差
C.减小稳态误差
D.稳态误差不变,响应速度降低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更多 “当系统采用串联校正时,校正环节为Gc(s)=s+1/2s+1,则该校正环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是()。A.增大开环幅值穿越频率(截止频率、剪切频率)ωc B.增大稳态误差 C.减小稳态误差 D.稳态误差不变,响应速度降低” 相关考题
考题 采用(),能使校正后系统满足全部性能指标的要求。 A、串联滞后校正装置B、串联超前校正装置C、串联滞后-超前校正装置D、无源校正装置

考题 若串联校正环节的传递函数为(τs+1)/(Ts+1),当τT时该环节为相位超前校正。()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当系统采用串联校正时,校正环节为,则该校正环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是() A、增大开环幅值穿越频率ωcB、增大稳态误差C、减小稳态误差D、稳态误差不变,响应速度降低

考题 已知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0.8(s+3)]/(s+12),则它是() A、相位迟后校正B、迟后超前校正C、相位超前校正D、A、B、C都不是

考题 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G(s)=(s+1)/(10s+1),则它是()装置。 A.反馈校正B.相位超前校正C.相位滞后-超前校正D.相位滞后校正

考题 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1011001s s ++,则该校正装置属于( )。 A 、超前校正B 、滞后校正C 、滞后-超前校正D 、不能判断

考题 滞后校正装置能抑制高频噪声,改善稳态性能,采用串联滞后校正时(  )。 A. 可使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减小 B. 可使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增大 C. 可使校正后系统的相角裕度降低 D. 可使校正后系统的平稳性降低

考题 采用串联超前校正时,通常町使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ω( )。A.减小 B.不变 C.增大 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考题 滞后校正装置可抑制噪声并改善稳态性能。采用串联滞后校正时,通常可使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ωc()。A.减小 B.不变 C.增大 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考题 串联迟后校正与串联超前校正在完成系统校正有什么不同?

考题 当校正时,只有类型为()的侧线进行校正计算。A、进B、出C、消耗D、其他

考题 采样前,应校正空气采样器的采样流量。校正时,()与采样相的空气收集器。A、必须串联B、必须并联C、不能

考题 要增加控制系统的带宽和增加增益,减小稳态误差宜采用()A、相位超前的串联校正B、相位滞后的串联校正C、局部速度反馈校正D、滞后-超前校正

考题 串联超前校正是利用了校正环节的()特性,增大了系统()频率和系统带宽,增加稳定裕度;

考题 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100s+1/10s+1,则该校正装置属于()。A、超前校正B、滞后校正C、滞后-超前校正D、不能判断

考题 在系统校正时,为降低其稳态误差优先选用()校正

考题 对控制系统采用频率法校正时,一般采用串联超前校正或串联滞后校正 ,请简述各自的概念及特点,两种校正分别对系统有何作用。

考题 采用无源超前网络进行串联校正时,整个系统的开环增益会下降α.

考题 串联校正中,超前、滞后校正各采用什么方法改善了系统的稳定性?

考题 在截止频率附近相角迅速减小的待校正系统,一般不宜采用(),而应该采用串联滞后校正;

考题 串联校正按校正环节Gc(s)的性质可分为:()、相位超前校正、相位滞后校正()

考题 以下环节中可以作为相位校正超前环节的是()A、Gc(s)=(2s+1)/(s+1)B、Gc(s)=3*[(2s+1)/(3s+1)]C、Gc(s)=(s+1)/(2s+1)D、Gc(s)=3*[(s+1)/(2s+1)]

考题 单选题采用串联超前校正时,通常可使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  )。[2010年真题]A 减小B 不变C 增大D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考题 单选题增加控制系统的带宽和增加增益、减小稳态误差宜采用(  )。[2006年、2010年真题]A 相位超前的串联校正B 相位滞后的串联校正C 局部速度反馈校正D 滞后—超前校正(2010年为前馈校正)

考题 填空题串联校正按校正环节Gc(s)的性质可分为:()、相位超前校正、相位滞后校正()

考题 单选题要增加控制系统的带宽和增加增益,减小稳态误差宜采用()A 相位超前的串联校正B 相位滞后的串联校正C 局部速度反馈校正D 滞后-超前校正

考题 单选题滞后校正装置能抑制高频噪声,改善稳态性能,采用串联滞后校正时(  )。[2016年真题]A 可使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减小B 可使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增大C 可使校正后系统的相角裕度降低D 可使校正后系统的平稳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