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下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及荒漠化分布图,读图回答第12-13题。

有关于非洲荒漠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工业不断发展,污染严重

②干旱区面积大,生态脆弱

③人类活动加剧,植被破坏

④跨流域调水,水资源减少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荒漠化的成因。造成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包括干旱(基本条件)、地表松散物质(物质基础)、大风吹扬(动力因素)等。人为因素包括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柴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因此②③符合题意,C项正确。

A、B、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更多 “下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及荒漠化分布图,读图回答第12-13题。 有关于非洲荒漠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工业不断发展,污染严重 ②干旱区面积大,生态脆弱 ③人类活动加剧,植被破坏 ④跨流域调水,水资源减少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②④” 相关考题
考题 生物生产量为1.3t/(hm2·a)属于()。A:潜在的荒漠化B:正在发展的荒漠化C:强烈发展的荒漠化D:严重的荒漠化

考题 A. 潜在的荒漠化 B. 正在发展的荒漠化 C. 强烈发展的荒漠化 D. 严重荒漠化

考题 某半干旱地区的陆生植被生物生产量为2.6t/(km2·a)。根据荒漠化量化指标,可判定该区域荒漠化程度为()。A:潜在荒漠化B:严重荒漠化C:强烈发展的荒漠化D:正在发展的荒漠化

考题 某半干旱地区的陆生植被生物生产量为2.6t/(km2?a)。根据荒漠化量化指标,可判定该区域荒漠化程度为( )。A.潜在荒漠化 B.严重荒漠化 C.强烈发展的荒漠化 D.正在发展的荒漠化

考题 下图为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下题。 形成①②③自然带分异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洋流 B.水分 C.地形 D.热量

考题 下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及荒漠化分布图,读图回答第题。 图中“荒漠化严重区”主要位于的自然带是(  )。查看材料A.热带草原带 B.热带雨林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考题 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的气压带、风带。读图回答第12-13题。 图中丁风带的名称是(  )。查看材料A.极地东风带 B.盛行西风带 C.东北信风带 D.东南信风带

考题 下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及荒漠化分布图, 图中“荒漠化严重区”主要位于的自然带是( )。A.热带草原带 B.热带雨林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考题 下图为一种风力堆积地貌等高线图,读图回答第9~10题。 图示风力堆积地貌的移动方向是(  )。查看材料A.西北 B.东北 C.东南 D.西南

考题 下图为某日太阳光照图,读图回答第6~7题。 图中所示各点中,正值中午12时的是(  )。查看材料A.④②⑤ B.④①⑥ C.②⑤⑥ D.④③⑥

考题 下图为某城市地价等级分布图。读图回答题。 与图中M—N一线地价等级变化相符的是(  )。

考题 下图为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下题。 导致④自然带在非洲向北延伸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的辐射 B.大气环流 C.人类活动 D.寒流

考题 下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及荒漠化分布图,读图回答第题。 有关于非洲荒漠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查看材料 ①工业不断发展,污染严重②干旱区面积大,生态脆弱 ③人类活动加剧,植被破坏④跨流域调水,水资源减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题 下图为某日太阳光照图,读图回答第6~7题。 图中①②③④各点中,线速度最大的是(  )。查看材料A.① B.② C.③ D.④

考题 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7~9题。 根据图示信息推断,甲、乙、丙、丁四城市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应是(  )。查看材料 A.甲城市 B.乙城市 C.丙城市 D.丁城市

考题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导入。教师展示2006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国际沙漠和荒漠化年”,并通过资料展示世界及我国荒漠化现状及问题。提出问题:什么是荒漠化,荒漠化是如何形成的?面对日益严峻的荒漠化问题,我们应做何应对?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荒漠化的概念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提取出什么是荒漠化。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了解荒漠化的概念。 【教师总结】荒漠化是一个报考发展过程,其实质是土地退化,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形成原因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表现为土地荒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所谓“沙漠化”只是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2.西北地区的位置及地形 【教师活动】展示《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引导学生读图,并引导其说出西北地区的位置和概括其地形特点。 【学生活动】 (1)位置:非季风区年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 (2)地形特点:东部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 3.干旱的自然特征 (1)干旱的成因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图。 【提问】 (1)西北地区的降水和景观从东到西有什么变化? (2)西北地区干旱的成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 (1)降水:从400毫米降到50毫米以下;景观: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干旱的气候条件形成以荒漠为主的景观。 (2)原因: 2.干旱与荒漠化的关系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教材活动(荒漠化效应和水—气—生物的作业)。 【学生活动】思考荒漠化形成过程中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师总结】荒漠化的形成不是单一要素影响的结果,是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中,水分是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教师讲解】气候异常会导致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特别是在持续少雨的年份,能加剧荒漠化的进程。 环节三: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请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课后作业:思考人类对荒漠化的形成有无影响?哪些活动影响到荒漠化的形成? 【板书设计】

考题 下图为某地一年中气温日变化的分布图,读图回答题。 该地10月份气温日较差最大不超过()℃。查看材料A.9 B.8 C.6 D.5

考题 荒漠化分为风蚀荒漠化,(),盐渍化,冻融及()。

考题 沙漠变迁及荒漠化的表现?

考题 荒漠化监测的对象、范围及内容

考题 如果某地生物生产量为0.9t/(hm2·a),其荒漠化程度属于()。A、潜在的荒漠化B、正在发展的荒漠化C、强烈发展的荒漠化D、严重荒漠化

考题 单选题生物生产量为 0.8 t/(hm2·a)属于( )A 潜在的荒漠化B 正在发展的荒漠化C 强烈发展的荒漠化D 严重的荒漠化

考题 填空题荒漠化分为风蚀荒漠化,(),盐渍化,冻融及()。

考题 单选题如果某地生物生产量为0.9t/(hm2·a),其荒漠化程度属于()。A 潜在的荒漠化B 正在发展的荒漠化C 强烈发展的荒漠化D 严重荒漠化

考题 填空题盐渍荒漠化属于()造成的土地退化,是一种重要的荒漠化类型。

考题 名词解释题荒漠化

考题 单选题生物生产量为2.3t/(hm2•a)属于( )。A 潜在的荒漠化B 正在发展的荒漠化C 强烈发展的荒漠化D 严重的荒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