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信封中装有10张奖券,只有1张有奖.从信封中同时抽取2张奖券,中奖的概率记为P;从信封中每次抽取1张奖券后放回,如此重复抽取n次,中奖的概率记为Q.则P

A.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
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
C.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
D.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
E.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3)联合起来也不充分.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更多 “信封中装有10张奖券,只有1张有奖.从信封中同时抽取2张奖券,中奖的概率记为P;从信封中每次抽取1张奖券后放回,如此重复抽取n次,中奖的概率记为Q.则PA.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 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 C.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 D.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 E.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3)联合起来也不充分.” 相关考题
考题 下列哪些属于欺骗性的有奖销售行为?()A.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B.故意将设有中奖标志的商品、奖券不投放市场或者不与商品、奖券同时投放市场C.故意将带有不同奖金金额或者奖品标志的商品、奖券按不同时间投放市场D.由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定的其他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

考题 重复抽样是指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元素后,把这个元素放回到总体中再抽取第二个元素,直到抽取n个元素为止。()

考题 以下属于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的是()。A、谎称有奖销售或者对所设奖的种类,中奖概率,最高奖金额,总金额,奖品种类、数量、质量、提供方法等作虚假不实的表示B、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C、故意将设有中奖标志的商品、奖券不投放市场或者不与商品、奖券同时投放市场;故意将带有不同奖金金额或者奖品标志的商品、奖券按不同时间投放市场D、其他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

考题 某种奖券的号码有9位,如果奖券至少有两个非零数字并且从左边第一个非零数字起,每个数字小于它右边的数字,就称这样的号码为“中奖号码”,则该种奖券的“中奖号码”有( )。A.512个B.502个C.206个D.196个

考题 10张奖券含有2张中奖的奖券,每人购买1张,则前四个购买者恰有1人中奖的概率是:

考题 有10张奖券,其中2张有奖,每人抽取一张奖券,问前4人中有一人中奖的概率是多少? A.8/15 B.4/15 C.2/15 D.1/15

考题 10 张奖券含有2 张中奖的奖券,每人购买1 张,则前四个购买者恰有1 人中奖的概率是: (A)0.84 (B)0.1 (D)0.830.2

考题 抽奖箱子里剩下8张奖券,其中5张有奖,3张无奖,小王有两次抽奖机会,他不放回的依次抽取两张奖券,则这两张奖券中,选择一张有奖,一张无奖的概率是:

考题 一批产品有10个正品2个次品,任意抽取两次,每次取一个,抽取后不放回,求第二次抽取次品的概率.

考题 对重复抽样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重复抽样属于随机抽样 B:重复抽样能确保全部样本被抽中的概率相等 C:重复抽样是每次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个样本观察后不再放回总体的一种抽样方式 D:重复抽样是每次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个样本观察后重新放回总体的一种抽样方式

考题 甲从1、2、3中抽取一个数,记为a;乙从1、2、3、4中抽取一个数,记为b,规定当a大于b或者a+1小于b时甲获胜,则甲取胜的概率为( )

考题 被告人李某,男,37岁,某劳动局财务科出纳员。1997年11月,某市人民政府委托建设银行发行该市奖券,每张奖券为30元,中奖者一等奖奖金为5万元,二等奖奖金为3万元,单位和个人均可购买。购买时不留印鉴,买后不挂失,并要求开奖后头一天,各单位必须将本单位购买的奖券全部封存登记。该劳动局代为职工买了一部分奖券之后,部分职工不愿意买,因此,财务科又将这部分奖券原价收回,作为本单位购买的奖券,委托李某保管,但没有封存登记。1998年11月,中奖号码公布之后,被告人李某发现自己负责保管的单位奖券中有一张中了二等奖。李某将没有中奖的自己的奖券替换了这张已经中奖的单位奖券。由于该奖券由劳动局统一从某职工手中回购所得,因此,劳动局职工很快知道了本单位有一张奖券中了二等奖,但李某保管的奖券中却并没有中二等奖的奖券。李某因害怕而不敢去银行兑换奖金。后单位领导找李某谈话,李某觉得不妙,主动将该奖券交给局领导,并承认了自己偷换奖券的事实。 问: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应该如何定罪量刑?说明理由。

考题 被告人李某,男;37岁,某劳动局财务科出纳员。1997年11月,某市人民政府委托建设银行发行该市奖券,每张奖券30元,中奖者一等奖奖金5万元,二等奖奖金为3万元,单位和个人均可购买。购买时不留印鉴,买后不挂失,并要求开奖后头一天,各单位必须将本单位购买的奖券全部封存登记。 该劳动局代为职工买了一部分奖券之后,部分职工不愿意买,因此财务科又将这部分奖券原价收回作为本单位购买的奖券,委托李某保管。但没有封存登记。1998年11月,中奖号码公布后,被告人李某发现自己负责保管的单位奖券中有一张中了二等奖。李某将没有中奖的自己的奖券替换了这张已经中奖的单位奖券。由于该奖券是由劳动局统一从某职工手中回购所得,因此,劳动局职工很快知道本单位有张奖券中了二等奖,但李某保管的奖券中却并没有中二等奖的奖券。李某因害怕而不敢去银行兑换奖金。后单位领导找李某谈话,李某觉得不妙主动将该奖券交给局领导,并承认了自己偷换奖券的事实。 问: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该如何定罪量刑?说明理由。

考题 10张奖券中含有2张中奖的奖券,每人购买一张,则前4个购买者中恰有1人中奖的概率是( )。 A. 0.84 B. 0.1 C. C1040.2x0.83 D. 0.83x0.2

考题 从总体中抽取1个元素后,把这个元素放回到总体中再抽取第2个元素,直到抽取n个元素为止,这样的抽样方法称为()A、重复抽样B、不重复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

考题 10张奖券中有3张中奖的奖券,两个人先后随机地各买一张,若已知第二人中奖,则第一人中奖的概率是()。A、2/9B、3/10C、7/15D、1/15

考题 下列不属于欺骗性有奖销售的是()A、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B、不按承诺条件兑现奖金、奖品C、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五千元D、故意将设有中奖标志的商品、奖券不与商品、奖券同时投放市场

考题 如果100件产品中,有10件次品,不放回地从中接连抽取两次,每次抽取一件,则第二次取到次品的概率是1/10

考题 接受概率L(P)=PO+P1+P3...=ΣP,式中PO的含义为()。A、样本合格数为0的抽取概率B、样本中不合格数为0的抽取概率C、产品中合格数为0的抽取概率D、产品中不合格数为0的抽取概率

考题 10张奖券中含有2张中奖的奖券,每人购买一张,则前4个购买者中恰有1人中奖的概率是()。A、0.84B、0.1C、0.83×0.2

考题 单选题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每次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单位,凡是被抽中的单位不再放回到原来的总体中,接下来抽选的样本的单位,只是从剩下的总体单位中进行抽取,这种抽样方式叫做()A 不重复抽样B 简单抽样C 随机抽样D 双相抽样

考题 单选题从总体中抽取1个元素后,把这个元素放回到总体中再抽取第2个元素,直到抽取n个元素为止,这样的抽样方法称为()A 重复抽样B 不重复抽样C 分层抽样D 整群抽样

考题 单选题10张奖券中含有2张中奖的奖券,每人购买一张,则前4个购买者中恰有1人中奖的概率是()。A 0.84B 0.1C 0.83×0.2

考题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欺骗性有奖销售的是()A 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B 不按承诺条件兑现奖金、奖品C 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五千元D 故意将设有中奖标志的商品、奖券不与商品、奖券同时投放市场

考题 单选题接受概率L(P)=PO+P1+P3...=ΣP,式中PO的含义为()。A 样本合格数为0的抽取概率B 样本中不合格数为0的抽取概率C 产品中合格数为0的抽取概率D 产品中不合格数为0的抽取概率

考题 多选题对重复抽样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重复抽样属于随机抽样B重复抽样能确保全部样本被抽中的概率相等C重复抽样是每次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个样本观察后不再放回总体的一种抽样方式D重复抽样是每次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个样本观察后重新放回总体的一种抽样方式

考题 单选题10张奖券中有3张中奖的奖券,两个人先后随机地各买一张,若已知第二人中奖,则第一人中奖的概率是()。A 2/9B 3/10C 7/15D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