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1903年,清廷发布上谕:“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急应加意讲求,著派载振、袁世凯、伍廷芳,先定商律,作为则例。”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6年)

A.《钦定大清商律》为清朝第一部商律,由《商人通例》、《公司律》和《破产律》构成
B.清廷制定商律,表明随着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其传统工商政策从“重农抑商”转为“重商抑农”
C.商事立法分为两阶段,先由新设立商部负责,后主要商事法典改由修订法律馆主持起草
D.《大清律例》、《大清新刑律》、《大清民律草案》与《大清商律草案》同属清末修律成果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在1904年1月奏准颁行的清朝第一部商律《钦定大清商律》由《商人通例》9条和《公司律》131条构成。故A项错误。清末变法修律在客观上有助于推动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并未改变传统工商政策,故B项错误。清末的商事立法,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商事立法主要由新设立的商部负责。在第二阶段,主要商事法典改由修订法律馆主持起草;单行法规仍由各有关机关拟订,经宪政编查馆和资政院审议后请旨颁行。故C项正确。《大清律例》并非清末修律成果,故D项错误。
更多 “1903年,清廷发布上谕:“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急应加意讲求,著派载振、袁世凯、伍廷芳,先定商律,作为则例。”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6年)A.《钦定大清商律》为清朝第一部商律,由《商人通例》、《公司律》和《破产律》构成 B.清廷制定商律,表明随着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其传统工商政策从“重农抑商”转为“重商抑农” C.商事立法分为两阶段,先由新设立商部负责,后主要商事法典改由修订法律馆主持起草 D.《大清律例》、《大清新刑律》、《大清民律草案》与《大清商律草案》同属清末修律成果” 相关考题
考题 清末修律的主要主持者是A.康有为 B.伍廷芳 C.沈家本 D.袁世凯

考题 关于《颜氏家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颜氏家训》为南北朝时官员颜之推所著B、《颜氏家训》是作者应官方邀请而作C、《颜氏家训》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之说D、颜之推生逢乱世,目睹精明巧诈之人得势,遂希望子女也能习得如此精明巧诈

考题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这是哪一派的观点()A.顽固派B.洋务派C.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

考题 《修律上谕》:“现行通商交涉事宜繁多,著派沈家本、伍廷芳将一切现行通例,按照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俾治理。”结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请简要分析材料体现的内涵。

考题 1903年,清廷发布上谕:“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急应加意讲求,著派载振、袁世凯、伍廷芳,先定商律,作为则例。”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钦定大清商律》为清朝第一部商律,由《商人通例》、《公司律》和《破产律》构成 B、清廷制定商律,表明随着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其传统工商政策从“重农抑商”转为“重商抑农” C、商事立法分为两阶段,先由新设立商部负责,后主要商事法典改由修订法律馆主持起草 D、《大清律例》、《大清新刑律》、《大清民律草案》与《大清商律草案》同属清末修律成果

考题 下列清末修律成果中,没有正式颁布的有、A、《大清民律草案》B、《大清商律草案》C、《银行则例》D、《大小轮船公司注册章程》

考题 (一)请简释下列文字的含义,并运用中国法制史知识进行分析 《修律上谕》:“现行通商交涉事宜烦多,著派沈家本、伍廷芳将一切现行通例,按照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

考题 (2008年真题)清末修律的主要主持者是(  )。 A.康有为 B.伍廷芳 C.沈家本 D.袁世凯

考题 1904年2月12日,清廷发布上谕:“现在日俄两国失和用兵,朝廷轸念彼此均系友邦,应按局外中立之例办理。”公开允许日俄两国在中国土地上打仗,是为了保护中国百姓,免受战争之苦。

考题 1875年5月3日,清廷发布上谕,任命()为督办新疆军务的钦差大臣,在他的带领下,西征军成功收复伊犁。

考题 1902年,清廷任命的修订法律大臣是( )A、沈家本B、俞廉三C、英瑞D、伍廷芳

考题 有关减震支柱充气勤务的说法正确的是()。A、充气前必须拧松充气活门本体B、充气前必须先放掉减震支柱内的所有气体C、充气时必须保证飞机有一定的商载D、上述说法均不正确

考题 1901年1月,清廷发布上谕:“世有万祀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这里的“改弦”指的是()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清末新政D、预备立宪

考题 材料一:“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西汉]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农尽力,则田善收而谷有余矣。工尽巧,则 器斯坚而用有余矣。商贾流通,则有无交而货有余矣。彼有余而我取之,虽多不病 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 ——(宋)司马光 材料三:“即如关税,洋人仅完厘半,而华人则勒索数成,盘查则洋船不敢谁何,华船则百般恫喝,以至华商人人气短,而不能自保之势矣。” ——清·钟天纬《扩充商务十条》 材料四:甲午战争后,……爱国人士要求“振兴实业”“设厂自救”。在此压力之下,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发布上谕,提出“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急应加意讲求……先订商律,作为则例”。制订和颁布了《钦定大清商律》等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所反映现象出现的原因以及这种现象的存在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考题 材料一:“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西汉]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农尽力,则田善收而谷有余矣。工尽巧,则器斯坚而用有余矣。商贾流通,则有无交而货有余矣。彼有余而我取之,虽多不病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 ——(宋)司马光 材料三:“即如关税,洋人仅完厘半,而华人则勒索数成,盘查则洋船不敢谁何,华船则百般恫喝,以至华商人人气短,而不能自保之势矣。” ——清·钟天纬《扩充商务十条》 材料四:甲午战争后,……爱国人士要求“振兴实业”“设厂自救”。在此压力之下,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发布上谕,提出“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急应加意讲求……先订商律,作为则例”。制订和颁布了《钦定大清商律》等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 依据材料一、二,概括说出两人的不同观点。结合所学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考题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约束袁世凯的权力,规定大总统发布命令,须经国务员()方属有效。

考题 在以下哪一位作为摄政王时,袁世凯于1909年被排挤出离清廷内阁()A、爱新觉罗·载湉B、爱新觉罗·奕訢C、爱新觉罗·载沣D、爱新觉罗·奕詝

考题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这是哪一派的观点()A、顽固派B、洋务派C、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

考题 1895年7月19日,清廷发布上谕:“图自强而弭祸患„„以恤商惠工为本源。”其结果是()A、实践了师夷长技的主张B、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C、抵制了外国对中国的侵略D、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考题 1905年,清廷派预备立宪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其中有()A、载泽B、沈家本C、端方D、伍廷芳E、张之洞

考题 材料一:“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西汉]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农尽力,则田善收而谷有余矣。工尽巧,则 器斯坚而用有余矣。商贾流通,则有无交而货有余矣。彼有余而我取之,虽多不病 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 ——(宋)司马光 材料三:“即如关税,洋人仅完厘半,而华人则勒索数成,盘查则洋船不敢谁何,华船则百般恫喝,以至华商人人气短,而不能自保之势矣。” ——清·钟天纬《扩充商务十条》 材料四:甲午战争后,……爱国人士要求“振兴实业”“设厂自救”。在此压力之下,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发布上谕,提出“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急应加意讲求……先订商律,作为则例”。制订和颁布了《钦定大清商律》等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 结合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的这些经济立法有什么积极意义?

考题 填空题1875年5月3日,清廷发布上谕,任命()为督办新疆军务的钦差大臣,在他的带领下,西征军成功收复伊犁。

考题 填空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约束袁世凯的权力,规定大总统发布命令,须经国务员()方属有效。

考题 单选题1895年7月19日,清廷发布上谕:“图自强而弭祸患„„以恤商惠工为本源。”其结果是()A 实践了师夷长技的主张B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C 抵制了外国对中国的侵略D 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考题 判断题1904年2月12日,清廷发布上谕:“现在日俄两国失和用兵,朝廷轸念彼此均系友邦,应按局外中立之例办理。”公开允许日俄两国在中国土地上打仗,是为了保护中国百姓,免受战争之苦。A 对B 错

考题 多选题1905年,清廷派预备立宪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其中有()A载泽B沈家本C端方D伍廷芳E张之洞

考题 单选题“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这是哪一派的观点()A 顽固派B 洋务派C 维新派D 资产阶级革命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