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张某是某县工商局的工作人员,在一次产品质量大检查中,张某发现A、B两家商店都经营着同一种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根据规定,应当对两家商店给予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张某认为,A商店经营规模比B商店经营规模大得多,于是分别对AB两家商店处以10000元和5000元罚款,张某的这种做法(  )。

A.违反了合法性原则
B.违反了公正原则
C.是正当的
D.属于权力滥用行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合法原则是指行政活动的程序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由行为者随意违反或变更。公正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行为时,要在程序上平等地对待相对人,排除各种可能造成不平等或偏见的因素。本题中张某确定的罚款数额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的,符合合法原则的要求,但是张某针对同一违法行为却给予不同的处罚,显然违反了公正原则。
更多 “张某是某县工商局的工作人员,在一次产品质量大检查中,张某发现A、B两家商店都经营着同一种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根据规定,应当对两家商店给予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张某认为,A商店经营规模比B商店经营规模大得多,于是分别对AB两家商店处以10000元和5000元罚款,张某的这种做法(  )。A.违反了合法性原则 B.违反了公正原则 C.是正当的 D.属于权力滥用行为” 相关考题
考题 张某委托在商店工作的同学王某购皮包一只,准备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朋友杨某。王某在上班时间购一皮包,得奖券若干。王某将皮包交给张某,张某又将皮包送给杨某。三日后商店开奖,王某所持奖券中有一张中了一台冰箱。于是,王某到商店兑奖,商店以上班时间购物违反商店员工守则为由,宣布中奖无效。几日后,张某到商店讨要冰箱,称皮包是其委托王某购买,但遭到商店拒绝,理由是,王某买皮包时并没有说明代买。又几日后,杨某向商店提出,奖券是购包所得,冰箱应当归他。为此,引发诉讼。本案中王某在商店的购包行为属于( )。A.有效行为B.无效行为C.可撤销行为D.待生效行为

考题 冰箱应当属于( )。A.王某B.张某C.杨某D.商店

考题 某市文化局接到群众举报,派出张某、赵某对某图书音像商店进行调查,发现该商店大量销售内容不健康的图书音像制品,情节严重,社会影响极坏,于是给予吊销文化经营许可证、罚款5万元的处罚,于某年10月4日将处罚决定送达,并依法告知其有要求听证的权利。10月8 日,该商店老板申请听证,10月20日,文化局在商店交纲听证费用后,由张某主持,进行听证,而张某发现商店老板并未到场,而是委托律师前来,因而拒绝进行听证。请问:此听证中违反程序的情况有?( )A.商店老板的听证申请超出期限B.向当事人收取听证费用C.以当事人未到场为由拒绝举行听证D.张某主持听证

考题 赵某与张某发生口角后,张某声称要把赵某杀死,并前去商店购买匕首。赵某怕张某杀死自己,就在张从商店返回的路上,用猎枪打死了张某。赵某的行为属于假想防卫。

考题 2007年6月20日,张某到某商店买衣服,该商店故意隐瞒实情,将一件有隐蔽质量问题的衣服卖给了张某,张某仔细检查后未发现此瑕疵。7月1日,张某穿着该衣服上班,单位同事发现该衣服存在质量问题。于是张某8月1日向人民法院起诉了该商店。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 )。A.该商店的行为属于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未声明的行为B.诉讼时效期间自2007年7月1日开始计算C.如果超过了2027年8月1日,那么张某的权利不会得到人民法院的保护D.张某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

考题 张某在某商店买东西,因对所买东西质量不满而与商店老板发生争吵,在争吵中张某用手中的啤酒瓶将商店老板砸伤。商店店员拨打110报警,辖区派出所接到报案后,将张某带回派出所,以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为由对其处以1000元的罚款,并责令其赔偿商店老板医药费700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派出所的处罚是否合法取决于商店老板的伤势B.派出所的处罚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的,所以是合法的C.张某如果不服派出所的行政处罚,应以派出所所属的公安局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D.派出所的处罚行为是违法的,超越了派出所的职权范围

考题 76~80 张某委托在商店工作的同学王某购皮包一只,准备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朋友杨某。王某在上班时间购一皮包,得奖券若干。王某将皮包交给张某,张某又将皮包送给杨某。三日后商店开奖,王某所持奖券中有一张中了一台冰箱。于是,王某到商店兑奖,商店以上班时间购物违反商店员工守则为由,宣布中奖无效。几日后,张某到商店讨要冰箱,称皮包是其委托王某购买,但遭到商店拒绝,理由是,王某买皮包时并没有说明代买。又几日后,杨某向商店提出,奖券是购包所得,冰箱应当归他。为此,引发诉讼。请根据题目回答76-80题:第 76 题 本案中王某在商店的购包行为属于( )。A.有效行为B.无效行为C.可撤销行为D.待生效行为

考题 2005年6月20日,张某到某商店买衣服,该商店故意隐瞒实情,将一件有隐蔽质量问题的衣服卖给了张某,张某仔细检查后但未发现此瑕疵。7月1日,张某穿着该衣服上班,单位同事发现该衣服存在质量问题。于是张某8月1日向人民法院起诉了该商店。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 )。A.该商店的行为属于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未声明的行为B.诉讼时效期间自2005年7月1日开始计算C.如果超过了2025年7月1日,那么张某的权利不会得到人民法院的保护D.张某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

考题 (二)   张某在某商店看到一款名牌手表标价800元,觉得很划算,就买了一块。商店售出后发现,是营业员错将8000元标成800元。商店找到张某要求他补足货款或者退货,张某予以拒绝,并称已口头允诺要将手表送给李某。于是,商店便将张某起诉至法院。张某接到传票后,撤销了与李某间的赠与合同。开庭前,张某向法院提出,要求商店赔偿他的误工费、交通费共计2000元。 张某在开庭前向商店提出的赔偿请求,在性质属于( ) A.反驳 B.辩论 C.申诉 D.反诉

考题 (二)   张某在某商店看到一款名牌手表标价800元,觉得很划算,就买了一块。商店售出后发现,是营业员错将8000元标成800元。商店找到张某要求他补足货款或者退货,张某予以拒绝,并称已口头允诺要将手表送给李某。于是,商店便将张某起诉至法院。张某接到传票后,撤销了与李某间的赠与合同。开庭前,张某向法院提出,要求商店赔偿他的误工费、交通费共计2000元。 本案中张某与商店的买卖行为应认定为( )   A.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B.行为人对行为的内容有重大误解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D.一方以欺诈手段迫使另一方所为的行为

考题 (二)   张某在某商店看到一款名牌手表标价800元,觉得很划算,就买了一块。商店售出后发现,是营业员错将8000元标成800元。商店找到张某要求他补足货款或者退货,张某予以拒绝,并称已口头允诺要将手表送给李某。于是,商店便将张某起诉至法院。张某接到传票后,撤销了与李某间的赠与合同。开庭前,张某向法院提出,要求商店赔偿他的误工费、交通费共计2000元。 下列关于张某与李某间的赠与合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张某与李某间的赠与合同不成立 B.张某与李某间的赠与合同未采用书面形式,故可撤销 C.张某撤销与李某间的赠与合同是在行使撤销权 D.张某未按赠与合同约定将手表赠与李某,构成违约

考题 (二)   张某在某商店看到一款名牌手表标价800元,觉得很划算,就买了一块。商店售出后发现,是营业员错将8000元标成800元。商店找到张某要求他补足货款或者退货,张某予以拒绝,并称已口头允诺要将手表送给李某。于是,商店便将张某起诉至法院。张某接到传票后,撤销了与李某间的赠与合同。开庭前,张某向法院提出,要求商店赔偿他的误工费、交通费共计2000元。 如果张某经法院传唤而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法院对本案的正确处理是( ) A.中止审判 B.缺席裁决 C.终止审判 D.按自动撤销处理

考题 (二)   张某在某商店看到一款名牌手表标价800元,觉得很划算,就买了一块。商店售出后发现,是营业员错将8000元标成800元。商店找到张某要求他补足货款或者退货,张某予以拒绝,并称已口头允诺要将手表送给李某。于是,商店便将张某起诉至法院。张某接到传票后,撤销了与李某间的赠与合同。开庭前,张某向法院提出,要求商店赔偿他的误工费、交通费共计2000元。 商店起诉张某的法律依据是( ). A.合同法     B.产品质量法     C.物权法    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考题 张某到某商店购物,售货员李某多找给张某100元钱,李某要求张某返还,李某的根据是:A:张某应向商店承担违约责任 B:张某应向商店承担侵权责任 C:张某应向商店承担返还不当得利的责任 D:张某应向商店承担无因管理的责任

考题 王某在某商店买回一箱啤酒,后在开箱饮用该啤酒时,其中一瓶发生爆炸,将王某的左手手指炸伤,经治疗花去医药费300余元。王某到商店要求赔偿,商店声称此啤酒是从某批发商张某处购得,应向张某索赔。张某言道,我并没有将此啤酒直接售于你,再说,此爆炸应为产品质量问题,要找也应该找厂家。王某找到厂家,啤酒厂称生产的啤酒无论包装还是质量都有保证,引起爆炸应是仓储中出现的问题,应找张某或商店解决。王某后以商店为被告将其诉至法院。 问:(1)王某可以向谁索赔 (2)若产品是因在运输中和仓储中出现的问题,王某可否向商店索赔,为什么 (3)此案属于一般侵权还是特殊侵权

考题 2005年6月,张某在一电器商店购买了一台冰箱,价格为2300元,使用60天后,冰箱出现不制冷现象,经特约维修部修理后恢复正常,半个月后冰箱又出现不制冷情况,特约维修部技术人员再次检查后认定,该冰箱存在质量缺陷,无法修复。张某找到该店要求退货,商店负责人答复本店无法退货,让张某直接与生产厂家联系。张某遂写信给生产厂家。2个月后,信被退回,信封上写道:“该厂撤消,原信退回。”张某又去找该电器商店。此时,该商店已与另一家商店合并,并且更名为宏达商店,经理改为孙某,仍经营家用电器。张某要求宏达商店承担责任,孙某以商店合并、更名和经理易人为由拒绝承担义务。张某要求退货是否合理?为什么?

考题 2005年6月,张某在一电器商店购买了一台冰箱,价格为2300元,使用60天后,冰箱出现不制冷现象,经特约维修部修理后恢复正常,半个月后冰箱又出现不制冷情况,特约维修部技术人员再次检查后认定,该冰箱存在质量缺陷,无法修复。张某找到该店要求退货,商店负责人答复本店无法退货,让张某直接与生产厂家联系。张某遂写信给生产厂家。2个月后,信被退回,信封上写道:“该厂撤消,原信退回。”张某又去找该电器商店。此时,该商店已与另一家商店合并,并且更名为宏达商店,经理改为孙某,仍经营家用电器。张某要求宏达商店承担责任,孙某以商店合并、更名和经理易人为由拒绝承担义务。张某应向谁要求承担责任?为什么?

考题 游客张某在旅游商店购买了A企业生产的一玻璃工艺品,由于有质量缺陷,将其手划破,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A、张某可以向旅游商店提出赔偿B、张某可以向A企业提出赔偿C、张某不能向旅游商店提出赔偿D、张某不可以向A企业提出赔偿E、旅游商店赔偿后,有权向A企业追偿

考题 某工商局会同消保委对A商店进行了检查,检查过程中发现A商店销售假冒商品,于是共同对其作出罚款和没收、销毁假冒产品的处罚决定。该商店对此处罚决定不服。请回答下列问题。假如该商店直接提起诉讼,那么被告应当是()A、工商局B、消保委C、工商局或消保委D、两者为共同被告

考题 某市工商局在检查李某经营的商店时,发现李某有超范围经营的行为。工 商局执法人员遂扣押了李某超范围经营的商品,并将其委托给张某保管。 因扣押而产生的保管费不应由()承担A、工商局B、李某C、张某D、李某和张某

考题 某县工商局在检查李某经营的商店时,发现李某有超范围经营的行为。于是,扣押了其超范围经营的商品,并委托王某负责保管,其中,保管费应由()承担A、李某B、县工商局C、王某D、李某和县工商局

考题 问答题某商店有标价2000元绞肉机和1000元切肉机。售货员王某误将价值2000元的绞肉机当1000元的切肉机出售给顾客张某。张某当时问:“如有问题,能否退货?”甲答:“商品售出,概不退货。”张某交款提货。不久,商店发现错误,找到张某,说明情况并道歉,要求张补交余款或者退回绞肉机。张某不同意,称王某说“商品售出,概不退货。”王某、张某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行为?为什么?

考题 单选题6月30日,张某到某商店买衣服,该商店故意隐瞒实情,将-件有隐蔽质量问题的衣服卖给了张某,张某仔细检查后未发现此瑕疵。7月6日,张某穿着该衣服上班,单位同事发现该衣服存在质量问题。张某在8月1日向人民法院起诉了该商店。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下述观点正确的是()。A 张某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B 诉讼时效期间自6月30日开始计算C 诉讼时效自张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中止D 诉讼时效自张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中断

考题 单选题小偷张某在某购物商店窃得游客王某的钱包后逃逸,王某发现后急迫。张某逃跑中撞上欲借用商店厕所的李某,因商店地板湿滑,李某摔成重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小偷张某应当赔偿李某的损失B 购物商店对李某的损失承担补充赔偿责任C 王某不需要赔偿李某的损失D 小偷张某和购物商店对李某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

考题 多选题游客张某在旅游商店购买了A企业生产的一玻璃工艺品,由于有质量缺陷,将其手划破,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A张某可以向旅游商店提出赔偿B张某可以向A企业提出赔偿C张某不能向旅游商店提出赔偿D张某不可以向A企业提出赔偿E旅游商店赔偿后,有权向A企业追偿

考题 单选题2017年10月5日,张某到某商店买衣服,该商店故意隐瞒实情,将一件有隐蔽质量问题的衣服卖给了张某,张某仔细检查后未发现此瑕疵。10月8日,张某穿着该衣服上班,单位同事发现该衣服存在质量问题。张某当天就找商店退货,被拒绝。于是张某在10月30日向人民法院起诉了该商店。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下述观点正确的是(  )。A 张某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B 诉讼时效期间自2017年10月5日开始计算C 诉讼时效自张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中止D 诉讼时效自张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中断

考题 问答题17周岁的张某为某钢铁厂的合同工。一日,张某在某珠宝商店购买了价值1500元的项链和戒指。张某父亲得知后,以其士儿尚未成年,未经家长同意不能进行大额交易为由,要求珠宝商店退货。而商店不同意.并且张某本人认为,自己已是自食其力的工人,完全可以自己做主,因此也不愿退货。  问:张某的买卖行为是否有效?其父要求商店退款是否符合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