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按照我国岩体工程质量分级标准,下列哪种情况属于Ⅲ级岩体?
A.跨度10?20m,可基本稳定,局部可发生掉块或小塌方
B.跨度小于10m,可长期稳定,偶有掉块
C.跨度小于20m,可长期稳定,偶有掉块,无塌方
D.跨度小于5m,可基本稳定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提示:我国岩体工程分级标准中,关于三级岩体的描述为:跨度10?20m,可稳定数日至一个月,可发生小至中塌方;跨度5?10m,可稳定数月,可发生局部块体位移及小至中塌方;跨度小于5m,可基本稳定。
更多 “按照我国岩体工程质量分级标准,下列哪种情况属于Ⅲ级岩体? A.跨度10?20m,可基本稳定,局部可发生掉块或小塌方 B.跨度小于10m,可长期稳定,偶有掉块 C.跨度小于20m,可长期稳定,偶有掉块,无塌方 D.跨度小于5m,可基本稳定” 相关考题
考题 跨度小于20m大于8m的圬工梁可采用()支座。 A.平板B.弧形C.摇轴D.辊轴

考题 下列关于各种开挖方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单侧壁导坑法适用于地层差、跨度小于等于14m,沉降较小,防水好 B.中洞法适用于小跨度、连续使用可扩成大跨度,沉降小,防水效果差 C.侧洞法适用于小跨度、连续使用可扩成大跨度,沉降大,防水效果差 D.柱洞法适用于多跨多层结构,沉降大,防水效果差

考题 下列关于各种开挖方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单侧壁导坑法适用于地层差、跨度小于等于14m,沉降较小,防水好 B、 中洞法适用于小跨度、连续使用可扩成大跨度,沉降小,防水效果差 C、 侧洞法适用于小跨度、连续使用可扩成大跨度,沉降大,防水效果差 D、 柱洞法适用于多跨多层结构,沉降大,防水效果差

考题 基本稳定围岩的特点是()。A . 围岩整体稳定 B . 不会产生塑性变形 C . 局部可能产生掉块 D . 围岩总评分T:65≥T>45,围岩强度应力比S:S>2 E . 支护类型为喷混凝土、系统锚杆加钢筋网,跨度为20~25m时,浇筑混凝土衬砌

考题 在洞室开挖的围岩类型中,Ⅲ类围岩的特点是()。A . 围岩强度不足,局部会产生望性变形,不支护可能产生塌方或变形破坏 B . 围岩自稳时间很短,规模较大的各种变形和破坏都可能发生 C . 完整的较软岩,可能暂时稳定 D . 围岩总评分T:65≥T>45,围岩强度应力比S:S>2 E . 围岩整体稳定,不会产生塑性变形,局部可能产生掉块

考题 某岩体为完整的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约400,作为地下工程的围岩,按《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 50218—2014),下列对自稳能力的评价,正确的是(  )。A.跨度10~20m可基本稳定,局部可发生掉块 B.跨度5~10m可长期稳定,偶有掉块 C.跨度小于5m可基本稳定 D.跨度大于5m,一般无自稳能力

考题 以下关于各种开挖方法中错误的是()。A、单侧壁导坑法适用于地层差、跨度小于14m ,沉降较小,防水好 B、中洞法适用于小跨度、连续使用可扩成大跨度,沉降小,防水效果差 C、侧洞法适用于小跨度、连续使用可扩成大跨度,沉降大.防水效果差 D、柱洞法适用于多跨多层结构,沉降大,防水效果差

考题 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100%才能拆除底模及支架的混凝土构件有( )。A.悬臂构件 B.跨度小于等于8m板 C.跨度大于8m拱 D.跨度大于8m梁 E.跨度小于等于8m梁

考题 隧道出现大规模塌方的前兆描述正确的是( )。 A.拱顶岩石开裂,裂隙旁有岩粉喷出B.初支开裂掉块,支撑拱架变形或发出声响C.拱顶岩石掉块或裂隙逐渐扩大D.潮湿围岩突然变得干燥

考题 隧道施工中,掌子面出现大规模塌方的可能前兆主要有( )。A.拱顶岩石开裂,裂缝旁有岩粉喷出或洞内无故尘土飞扬 B.初支开裂掉块、支撑拱架变形或发生声响 C.拱顶岩石掉块或裂缝逐渐扩大 D.干燥围岩突然涌水 E.钻孔时有顶钻、夹钻、顶水、喷孔等动力现象

考题 呈块(石)碎(石)状镶嵌结构或呈大块状砌体结构,拱部无支护时可产生小坍塌,侧壁基本稳定,爆破震动过大易坍塌的是(  )围岩。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考题 围岩的强度应力比大于2,围岩的总评分为50分,则围岩类别为Ⅲ类,对于Ⅲ类围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本稳定,围岩整体稳定,不会产生塑性变形,剧部可能产生掉块 B.局部稳定性差 C.围岩强度不足,局部会产生塑性变形,不支护可能产生塌方或变形破坏。完整的较软岩,可能暂时稳定 D.一般常用的支护类型为喷混凝土、系统锚杆加钢筋网。跨度为20~25m时,浇筑混凝土衬砌

考题 全断面开挖一般适用于围岩稳定、无塌方掉石的地区。()A对B错

考题 在不同的岩体条件中开挖隧道后岩体所表现出的性态可归纳为()。A、充分稳定B、基本稳定C、暂时稳定D、不稳定E、极不稳定

考题 某岩体为完整的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约400,作为地下工程的围岩,按《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1994),下列对自稳能力的评价中()是正确的。A、洞径10~20m可基本稳定;局部可发生掉块B、洞径5~10m可长期稳定,偶有掉块C、洞径小于5m可基本稳定D、洞径大于5m,一般无自稳能力

考题 某岩体为完整的较软岩,岩体的BQ指标约为400,作为地下工程的围岩,按《工程岩体分级标准》,下列()项评价是正确的。()A、洞径10~20m,可基本稳定,局部可发生掉块B、洞径5~10m,可长期稳定,偶有掉块C、洞径5m,一般无自稳定能力D、洞径5m,可基本稳定

考题 岩体抗剪强度与岩块抗剪强度的关系是()A、两者的内摩擦角相近, 内聚力也相近B、岩体的内摩擦角远小于岩块, 内聚力也远小于岩块C、两种的内摩擦角相近,岩体的内聚力远小于岩块D、两者的内聚力相近,岩体内摩擦角远小于岩块

考题 当起重机轨道跨度小于或等于10M时,起重机轨道跨度的允许最大偏差为()mm。

考题 全断面开挖一般适用于围岩稳定、无塌方掉石的地区。

考题 多选题单侧壁导坑法适用于( )中。A断面跨度大B地表沉陷难于控制的软弱松散围岩C地层较差D不稳定岩体E断面跨度小

考题 单选题按照我国岩体工程质量分级标准,下列哪种情况属于Ⅲ级岩体?()A 跨度10~20m,可基本稳定,局部可发生掉块或小塌方B 跨度小于10m,可长期稳定,偶有掉块C 跨度小于20m,可长期稳定,偶有掉块,无塌方D 跨度小于5m,可基本稳定

考题 多选题基本稳定围岩的特点是( )。A围岩整体稳定B不会产生塑性变形C局部可能产生掉块D围岩总评分T:65≥T45,围岩强度应力比S:S2E支护类型为喷混凝土、系统锚杆加钢筋网,跨度为20~25m时,浇筑混凝土衬砌

考题 单选题围岩的强度应力比大于2,围岩的总评分为50分,则围岩类别为Ⅲ类,对于Ⅲ类围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基本稳定,围岩整体稳定,不会产生塑性变形,局部可能产生掉块B 局部稳定性差C 围岩强度不足,局部会产生塑性变形,不支护可能产生塌方或变形破坏。完整的较软岩,可能暂时稳定D 一般常用的支护类型为喷混凝土、系统锚杆加钢筋网。跨度为20~25m时,浇筑混凝土衬砌

考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各种开挖方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单侧壁导坑法适用于地层差、跨度小于等于14m,沉降较小,防水好B 中洞法适用于小跨度、连续使用可扩成大跨度,沉降小,防水效果差C 侧洞法适用于小跨度、连续使用可扩成大跨度,沉降大,防水效果差D 柱洞法适用于多跨多层结构,沉降大,防水效果差

考题 单选题围岩的强度应力比大于2,围岩的总评分为50分,则围岩类别为Ⅲ类,对于Ⅲ类围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基本稳定,围岩整体稳定,不会产生塑性变形,剧部可能产生掉块B 局部稳定性差C 围岩强度不足,局部会产生塑性变形,不支护可能产生塌方或变形破坏。完整的较软岩,可能暂时稳定D 一般常用的支护类型为喷混凝土、系统锚杆加钢筋网。跨度为20~25m时,浇筑混凝土衬砌

考题 多选题在不同的岩体条件中开挖隧道后岩体所表现出的性态可归纳为()。A充分稳定B基本稳定C暂时稳定D不稳定E极不稳定

考题 单选题某岩体为完整的较软岩,岩体的BQ指标约为400,作为地下工程的围岩,按《工程岩体分级标准》,下列()项评价是正确的。()A 洞径10~20m,可基本稳定,局部可发生掉块B 洞径5~10m,可长期稳定,偶有掉块C 洞径5m,一般无自稳定能力D 洞径5m,可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