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建设项目废水排入某河流(V类水域),该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断面(点位)所在水环境功能区COD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为40mg/L,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至少需预留必要的安全余量为()

A.6mg/L
B.4mg/L
C.3.2mg/L
D.2mg/L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更多 “某建设项目废水排入某河流(V类水域),该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断面(点位)所在水环境功能区COD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为40mg/L,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至少需预留必要的安全余量为()A.6mg/L B.4mg/L C.3.2mg/L D.2mg/L” 相关考题
考题 (2019年)某建设项目废水排入某河流(V类水域),该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断面(点位)所在水环境功能区COD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为40mg/L,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至少需预留必要的安全余量为()。A.6mg/L B.4mg/L C.3.2mg/L D.2mg/L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某热电厂废水直接排入Ⅳ类水体,总排放量为20000m3/d,其中含热量大的冷却水排放量为5000m3/d,循环水等清净下水的排放量为14900m3/d,则该项目评价等级为()A.一级 B.二级 C.三级A D.三级B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建设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根据()确定A.水环境保护目标 B.影响类型 C.排放方式和排放量 D.受纳水体污染源分布

考题 (2019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应根据建设项目对地表水体水文要素影响的特征确定,湖库主要评价因子不包括()。A.水温 B.径流过程 C.径流深 D.水量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等级划分依据()A.水温 B.径流 C.水环境保护目标 D.受影响地表水域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某化工企业向Ⅲ类水域排放废水,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排污口下游有一个城市取水口,则该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断面处的安全余量至少是()A.20 B.10 C.2 D.1.6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下列关于直接排放建设项目污染源排放量说法错误的是()。 A. 污染源排放量的核算水体为有水环境功能要求的水体 B. 当受纳水体为河流时,不受回水影响的河段,建设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断面 位于排放口下游,与排放口的距离应小于3km C. 直接排放建设项目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根据建设项目达标排放的地表水环境影响、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及排污许可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进行核算,并从严要求 D. 当受纳水体为湖库时,核算点位应不少于3个

考题 某建设项目污水拟排入附近一河流,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该项目水环境现状水质的调查时期至少应包括()。A:枯水期B:平水期C:平水期和枯水期D: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考题 某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污水拟排放附近的湖泊。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该湖泊评价时期至少应包括()。 A. 丰水期和平水期 B. 平水期和枯水期 C. 丰水期和枯水期 D. 枯水

考题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某水域同时具有鱼类养殖区、越冬场、洄游通道功能,该水域应执行的标准类别是()。A:Ⅰ类B:Ⅱ类C:Ⅲ类D:Ⅳ类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地表水环境影响结论不可接受的情况包括()A.达标区的建设项目,同时满足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性评价; B.达标区的建设项目,同时满足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性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 C.不达标区的建设项目,在考虑区(流)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削减替代源的基础上,同时满足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性评价; D.不达标区的建设项目,在考虑区(流)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削减替代源的基础上,同时满足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性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下列属于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第三阶段的有()A.开展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B.开展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评价 C.明确水环境功能区管理要求 D.评价建设项目对地表水水文要素的影响范围与程度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确定依据不包括()A.项目评价等级 B.项目所在流域的生态流量 C.项目涉及的水环境保护目标 D.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

考题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确定河流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范围可不考虑()。A、河流规模 B、污染物类别 C、污水排放量 D、河流水质要求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建设项目的地表水环境影响主要包括()A.水污染影响型 B.水文要素影响型 C.水生态影响型 D.复合影响型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范围确定依据()A.工程特点 B.水环境质量管理要求 C.评价等级 D.影响及恢复程度

考题 某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为4000m3/d,污水水质复杂程度为简单,该污水排放的收纳水体为Ⅲ类水质小河。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该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A.—级 B.二级 C.三级 D.不定级,进行相关分析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划分的依据有()。A:建设项目污水的排放量B:建设项目性质C:受纳水域的水质要求D:项目所在地环境特征’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对于抽水蓄能电站,三级A评价时,受影响水体为河流的地表水环境的现状调查范围不包括()A.库区 B.坝下至河口 C.支流回水影响区 D.评价范围

考题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某水域同时具有鱼类养殖区、越冬场、洄游通道功能,该水域应执行的标准类别是()类。A:ⅠB:ⅡC:ⅢD:Ⅳ

考题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的COD标准限值为20mg/L。

考题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规定的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分级依据中包括()。A、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B、建设项目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C、受纳水域的规模D、受纳水域的水质要求

考题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某建设项目污水排入一中型河流,现状调查范围为排污口上游lkm至下游4km,河流水深10m,河宽30m。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该河流水质取样点的布设数量至少为()个。A、3B、6C、12D、18

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的有关规定,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的确定原则包括()。A、应能包括建设项目对周围地面水环境影响较显著的区域。B、在确定某项具体工程的地面水环境调查范围时,应尽量按照将来污染物排放进入天然水体后可能的达到水域功能质量标准要求的范围、污水排放量的大小、受纳水域的特点以及评价等级的高低来决定。C、河流水环境现状调查的范围,需要考虑污水排放量大小、河流规模来确定排放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D、湖泊、水库、以及海湾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需考虑污水排放量的大小来确定调查半径或调查面积(以排污口为圆心,以调查半径为半径)。

考题 单选题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某建设项目污水排入一中型河流,现状调查范围为排污口上游lkm至下游4km,河流水深10m,河宽30m。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该河流水质取样点的布设数量至少为()个。A 3B 6C 12D 18

考题 单选题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根据( )划分评价等级。A 排放方式和受影响地表水域B 废水排放量和径流C 排放方式和废水排放量D 受影响地表水域和径流

考题 多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下列条件属于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划分的依据的是 ( )A建设项目污水的排放量B建设项目性质C受纳水域的水质要求D项目所在地环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