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甲看到李某领着女儿在公园玩耍,便拿刀抵住李某女儿的脖子对李某说:“把身上钱都拿出来,不然杀死你女儿。”甲的行为是

A.抢劫罪
B.绑架罪
C.敲诈勒索罪
D.抢夺罪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劫的暴力和取财行为具有当场性、连续性,而绑架罪的取财行为与暴力行为之间有明显的间隔。
更多 “ 甲看到李某领着女儿在公园玩耍,便拿刀抵住李某女儿的脖子对李某说:“把身上钱都拿出来,不然杀死你女儿。”甲的行为是 A.抢劫罪 B.绑架罪 C.敲诈勒索罪 D.抢夺罪” 相关考题
考题 李某死亡,对所遗留财产无遗嘱.李某有二子一女,长子生有一儿子甲,甲生一女儿乙,李某的次子生有一女儿丙;李某的女儿收养一儿子丁.而李某的二子一女以及长子的儿子甲均于李某死亡前死亡.现乙、丙、丁为继承而发生争执.丙认为乙是曾孙女,乙无继承权;乙、丙认为丁是收养的,无权代位继承.关于本案下列何者享有继承权?( )A.乙、丙、丁均有继承权B.乙、丙可以继承,丁不可以C.丙可以继承,乙、丁均不可以D.乙、丙、丁均无继承权

考题 王某与李某系夫妻,二人带女儿外出旅游,发生车祸全部遇难,但无法确定死亡的先后时间。下列哪个选项是不正确的?()A.推定王某和李某后于女儿死亡B.推定王某和李某同时死亡C.王某和李某互不继承D.女儿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王某和李某的遗产

考题 王某与李某系夫妻,二人带女儿外出旅游,发生车祸,王某与女儿当场死亡,李某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王某与其女儿无法确定死亡的先后时间。经查,王某和李某还有一个正在上大学的儿子。下列哪些选项是准确的? ( ) A、推定王某先于女儿死亡B、王某的遗产直接由女儿和儿子继承C、王某和李某之间互不继承D、王某的遗产有李某、女儿和儿子实行分割

考题 王某与李某系夫妻,二人带女儿外出旅游,发生车祸全部遇难,但无法确定死亡的先后时间。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推定王某和李某先于女儿死亡B.推定王某和李某同时死亡C.王某和李某互不继承D.女儿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王某和李某的遗产

考题 李某死后留下一套房屋和数十万存款,生前未立遗嘱。李某有三个女儿,并收养了一子。大女儿中年病故,留下一子。养子收入丰厚,却拒绝赡养李某。在两个女儿办理丧事期间,小女儿因交通事故意外身亡,留下一女。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二女儿和小女儿之女均是第一顺序继承人B.大女儿之子对李某遗产的继承属于代位继承C.小女儿之女属于转继承人D.分配遗产时,养子应当不分或少分

考题 王某与李某系夫妻,二人带女儿外出旅游,发生车祸全部遇难,但无法确定死亡的先后时间。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推定女儿先于王某和李某死亡B.推定王某和李某同时死亡C.王某和李某互不继承D.女儿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王某和李某的遗产E.推定王某、李某和女儿同时死亡

考题 李某为某公司经理,其妻王某长期休病假在家,夫妇有一儿一女,儿子李甲于1995年与赵某结婚,婚后生有一子李小刚。李甲于1998年车祸身亡。女儿李乙未婚,与父母同住。李某因工作关系经常在外出差,2000年于南方某城市认识了当地的女青年钱某,次年钱某为李某生有一子李丙,李丙一直随母亲生活。2003年李某意外死亡,经查,有现金5万元,银行存款35万元,李某生前没有遗嘱,对于李某的遗产分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李某妻子王某可以分得遗产5万元 (2)李小刚可以代位继承其父李甲应得A.(1) (3)B.(2) (4)C.(1) (2)D.(3) (4)

考题 甲村李某一家在耕地承包期内迁入小城镇落户。不久,李某女儿嫁到乙村,但未将户口迁入乙村,根据相关法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李某全家必须将承包经营的耕地交回甲村 B.李某全家可以保留土地承包经营权 C.李某女儿已出嫁,甲村应调整李某家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D.李某女儿目前还不能在乙村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

考题 李某死后留下一套房屋和数十万存款,生前未立遗嘱。李某有三个女儿,并收养了一子。大女儿甲中年病故,留下一子小甲。二女儿乙与有一个3岁女儿(小张)的张帅结婚,作为继母,乙对于小张关怀备至。养子丙收入丰厚,却拒绝赡养李某。在三个女儿办理丧事期间,小女儿丁因交通事故意外身亡,留下一女小丁。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李某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甲、乙、丙、丁、小甲和小丁 B.大女儿之子对李某遗产的继承属于代位继承。如果二女儿乙也先于李某死亡,则其继女小张也可以代位继承 C.小女儿之女属于转继承人 D.分配遗产时,养子可以不分或少分

考题 王某与李某系夫妻,二人带女儿外出旅游,发生车祸全部遇难,但无法确定死亡的先后时间。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推定王某和李某先于女儿死亡B:推定王某和李某同时死亡C:王某和李某互不继承D:女儿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王某和李某的遗产

考题 李某一家五口,成员由女儿、儿子、儿媳、孙子组成,儿子2005年因病死亡,孙子和儿媳共同生活。2008年李某患重病,亲笔立下遗嘱,将本人的所有财产由女儿继承,李某死亡后,女儿继承了李某的遗产。此时儿媳提出李某生前遗嘱无效,生成她和李某的孙子有权继承房产和存款,并向法院提出诉讼。本案所涉及的继承关系包括()。 Ⅰ.代位继承 Ⅱ.遗嘱继承 Ⅲ.法定继承 Ⅳ.遗赠 A、Ⅰ、Ⅱ、Ⅲ B、Ⅰ、Ⅲ C、Ⅰ、Ⅱ D、Ⅲ、Ⅳ

考题 甲与李某共谋盗窃汽车,甲将盗车所需的钥匙交给李某。但甲后来向李某表明放弃犯罪之意,让李某还回钥匙。李某对甲说:“你等几分钟,我用你的钥匙配制一把钥匙后再还给你”。甲要回了自己原来提供的钥匙。后李某利用自己配制的钥匙盗窃了汽车(价值8万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甲的行为属于盗窃中止 B:甲的行为属于盗窃预备 C:甲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 D:甲与李某构成盗窃罪(既遂)的共犯

考题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潜入乙家,搬走乙家一台价值6000元的冰箱,走到门口,被乙6岁的女儿丙看到。丙问甲为什么搬自己家的冰箱,甲谎称是其父亲让他来搬的。丙信以为真,便不加阻拦,让甲将冰箱搬走。甲的行为成立诈骗罪 B:店主甲在柜台内陈列了两块标价5万元的玉石,钱某讲价后2万元购买其中一块,李某讲价后以3000元的价格购买了另一块。甲对钱某成立诈骗罪 C:甲到乙的餐馆吃饭,在食物中发现了一只苍蝇,遂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为由进行威胁,索要精神损失费4000元,乙迫于无奈付给甲4000元。甲的行为成立敲诈勒索罪 D:甲为取得财物殴打被害人李某,造成李某轻微伤。趁李某外出就医时,甲进入李某家中取走财物,甲成立盗窃罪

考题 吴某与钱某有矛盾,一直伺机教训钱某。有一天,吴某在路上遇到钱某,便上前辱骂。钱某转身想走,吴某使追骂钱某,钱某愤怒至极,扑上去打吴某,吴某大声说:“是你先动手的,我是被迫还手的。”突然拿出身上的一把水果刀,将钱某刺成重伤。 如果钱某发现情况不妙,转身逃跑,吴某持刀追杀钱某。钱某路遇吴某六岁的女儿,遂上前掐住其脖子,要吴某住手。吴某不听警告,继续追上来,钱某于是将吴某的女儿掐死后逃走。这时钱某的行为性质是( )。 A.紧急避险 B.正当防卫 C.防卫过当 D.故意杀人

考题 李某是13岁的孤女,流落到M地。人贩子杨某看见李某长得五官端正,就把李某收留,准备养到14岁卖一笔好价钱。不料养了1年多后,与李某产生了真挚的父女感情,就不准备卖李某了。则李某的行为属于()。A、拐卖妇女儿童罪(未遂)B、拐卖妇女儿童罪(中止)C、构成其他犯罪D、不构成犯罪

考题 刘甲之父刘某与李乙之父李某均于1962年参加了对印自卫反击战,并在战斗中被 分在了一个连队,在一次战斗中,刘某冒着生命危险将李某背下阵地,从此双方的友谊进 一步加深。1970年,刘某和李某从部队一同转业至某省某市,共同的工作环境使得双方来 往极为密切。1971年,刘某结婚,第二年生下一子,取名刘甲,不久李某同某厂女工赵某 结婚并有了一个女儿李乙,两家在婚后也是往来不断。随着时光的流逝,刘甲和李乙也已 长大成人,刘甲高中毕业后即进入当地一国营工厂上班,李乙则因为学习成绩突出考取了 外地一所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进入该市建设银行工作。1994年,刘甲所在的工厂因为经营 不善而倒闭,刘甲自谋出路搞起了运输,但在1996年的一次运输业务中遭遇车祸,虽然 没有生命危险,但已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经人介绍了几次对象都没 有成功。刘某对此忧心忡忡,经济借酒浇愁。一交,李某和刘某在喝酒时又提起了此事, 李某酒喝得有点多,对刘某说:“你过去救过我的命,我应当报答你,你儿子的婚事不用 着急,我把我的女儿李乙嫁给你儿子不就行了么?”刘某大喜,对李某说:“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我儿子的终身大事就包在你身上了。”李某醒酒后也觉得说漏了嘴,与妻子赵 某商量,赵某也觉得此事不妥。在征求女儿意见时,李乙明确表示反对,这使得李某非常 为难。碍于面子,李某觉得不能出尔反尔,于是便对女儿威逼利诱,强迫女儿答应这门婚 事。李乙不从,李某竟以死相逼,没办法,李乙默认了这门亲事,与刘甲在1999年5月 结婚。由于双方缺乏感情,难以共同生活,李乙遂于1999年9月向某市人民法院提起离 婚之诉。本案所涉及的婚姻的性质是否属于包办婚姻?对于包办婚姻应如何处理?

考题 关于共同犯罪,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甲某欲害死刚出生的女儿,偷偷将喂养女儿的奶粉中加入毒药,并告诉其妻子乙某要及时喂女儿奶粉,乙某不知甲某在奶粉中投毒,喂奶粉时发现女婴不吃,还强行让女儿多吃几口,后女儿被毒死。甲某和乙某构成共同犯罪B、甲某将仇人丁某杀害,并将尸体肢解,用塑料编织袋打包。对乙某谎称是毒品,托其运至×市,并声称事成后必有重酬。乙某按吩咐打出租车将该塑料编织袋打成包裹运至×市,存放在火车站小件寄存处。甲乙构成共同犯罪C、甲发现某商店失火后,立即到商店进行抢劫,到时发现乙也在失火地点窃取商品,两人没有说话,各自窃取完商品后,各自离开。甲乙构成共同犯罪D、甲某邀另外二人将仇人李某强行带到田间,共同殴打李某,致其昏迷。之后,甲某提出剥光李某衣服,其他二人未表示反对。看着甲某将李某衣服扒得只剩下衬衣,然后一同离去。当时气温为零下3度,李某被冻死。甲某和另外二人构成共同犯罪

考题 某工厂工人李某家里有妻子张某和一个女儿、一个儿子,还在赡养在世的双亲。1999年,李某为了防止意外,为自己投了一份死亡保险,并注明自己的妻子是合法的死亡保险金受益人,第二受益人则是自己的女儿。2003年李某同张某出外旅游时死于交通意外,那么保险金应当支付给李某的()。A、父亲B、母亲C、女儿D、儿子

考题 多选题某家庭有五口人,均为甲市户籍,户主李某,47岁,在甲市某企业工作;李某妻子王某,42岁,在乙市某企业工作;李某儿子,18岁,在甲市某职业高中上学;李某女儿,10岁,在甲市某小学上学;李某父亲,68岁,未参加任何医疗保险,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上人员中,可参加甲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有()。A李某B王某C李某儿子D李某女儿E李某父亲

考题 多选题李某死后留下一套房屋和数十万存款,生前未立遗嘱。李某有三个女儿,并收养了一子。大女儿中年病故,留下一子。养子收入丰厚,却拒绝赡养李某。在两个女儿办理丧事期间,小女儿因交通事故意外身亡,留下一女。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07年真题]A二女儿和小女儿之女均是第一顺序继承人B大女儿之子对李某遗产的继承属于代位继承C小女儿之女属于转继承人D分配遗产时,养子应当不分或少分

考题 单选题李某有儿子、儿媳、孙子和未婚女儿,李某的儿子已于去年病故。依据我国《继承法》,待李某死亡时,其儿子应继承的那份遗产由下列何人代位继承?(  )A 李某的儿媳B 李某的兄弟C 李某的孙子D 李某的女儿

考题 单选题张某与李某签订一份买卖合同,约定如果当年张某读高三的女儿考不上重点大学,则张某将房屋卖给李某,带女儿出国。因李某购房心切,暗地安排一帅哥去学校结识张某的女儿,后带着张某的女儿到处游玩,导致张某原本成绩优异的女儿,高考落榜,遂李某要求张某将房屋卖与自己。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对买卖合同的表述正确的是()。A 条件成就,张某须履行合同B 条件不成就,张某无须履行合同C 期限届至,张某须履行合同D 附解除条件的合同,条件未成立,张某无须履行合同

考题 不定项题关于共同犯罪,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甲某欲害死刚出生的女儿,偷偷将喂养女儿的奶粉中加入毒药,并告诉其妻子乙某要及时喂女儿奶粉,乙某不知甲某在奶粉中投毒,喂奶粉时发现女婴不吃,还强行让女儿多吃几口,后女儿被毒死。甲某和乙某构成共同犯罪B甲某将仇人丁某杀害,并将尸体肢解,用塑料编织袋打包。对乙某谎称是毒品,托其运至×市,并声称事成后必有重酬。乙某按吩咐打出租车将该塑料编织袋打成包裹运至×市,存放在火车站小件寄存处。甲乙构成共同犯罪C甲发现某商店失火后,立即到商店进行抢劫,到时发现乙也在失火地点窃取商品,两人没有说话,各自窃取完商品后,各自离开。甲乙构成共同犯罪D甲某邀另外二人将仇人李某强行带到田间,共同殴打李某,致其昏迷。之后,甲某提出剥光李某衣服,其他二人未表示反对。看着甲某将李某衣服扒得只剩下衬衣,然后一同离去。当时气温为零下3度,李某被冻死。甲某和另外二人构成共同犯罪

考题 多选题某家庭有五口人,均为甲市户籍。户主李某,47岁,在甲市某企业工作;李某妻子王某,42岁,在乙市某企业工作;李某儿子,18岁,在甲市某职业高中上学;李某女儿,10岁,在甲市某小学上学;李某父亲,68岁,未参加任何医疗保险。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上人员中,可参加甲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有(  )。[2016年真题]A李某B王某C李某儿子D李某女儿E李某父亲

考题 多选题张某与李某约定,如果李某的女儿考上大学,就把自己的电脑赠给李某的女儿。该约定为(  )。[2003年真题]A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B为第三人利益订立的合同C诺成合同D实践合同

考题 问答题甲(18周岁)、乙(17周岁)、丙(15周岁)三人与李某一起打麻将,由于在李某身后安装了针孔摄像头,共赢取李某5万元。但李某仅带有现金3万元,在支付3万元后,写下了2万元的欠条。 李某在起身离开时发现乙身上的摄像设备,要求甲、乙、丙归还欠条,乙见事情败露,夺门而逃,甲、丙使用暴力将李某打成重伤后离开。 甲、丙拿着李某的欠条,将2万元改成20万元,并找到丁(17周岁),告诉丁“李某欠自己20万元,要回钱后给丁手机一部”,于是丁听从甲、丙安排,将李某的女儿翠花(16周岁,丁以前的同学)约出来后与甲、丙一起将其关押,并打电话要求李某偿还欠款20万元。 甲、丙发现翠花很漂亮,准备强奸翠花,正要实施奸淫行为时被丁发现,丁苦苦哀求甲、丙“翠花是我心上人,不要强奸,你俩实在控制不止,猥亵即可”,甲、丙遂对翠花实施了猥亵、侮辱行为。 翠花对丁终日破口大骂,丁遂向甲、丙提出“不如将翠花杀害”的建议,甲、丙与丁遂将翠花捆绑后扔进湖里。 甲、丙、丁继续向李某索要钱财。甲随后找到乙,并告知其绑架翠花向李某索要钱财的事实,要求乙将其信用卡给甲,以便李某将钱打入卡中。李某将5万元转入甲指定的账户,但由于女儿突然回家而随即报案。事后证明,丁在发现真相后提议杀翠花是为了让翠花逃跑,并在将翠花推进湖里之前将其身上的绳索割断,翠花因此而逃命。 请分别分析甲、乙、丙、丁四人的行为构成什么犯罪,并阐释理由。

考题 单选题下列情形中,甲的行为构成无因管理的是(  )。A 李某向来老实憨厚,某日在公司被同事戏弄欺负。李某的好友甲看不过去,找同事理论厮打,打伤同事刘某,自己头部受伤B 李某在骑电动车回家的路上突然昏迷撞成重伤。甲路经此地前往察看,以为伤者为自己女儿,急忙将其送往医院,造成西装被血染红。到医院发现并非自己女儿C 甲之邻居李某的房屋失火,甲眼看火势凶猛即将祸及自己房屋,遂勇敢救火并受伤,但因火势太猛李某的房屋被烧毁了D 甲所在的小区临近某垃圾处理场,每日恶臭难忍,邻居怨声载道。甲自行研制空气净化剂清洁小区空气,受到邻居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