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某城市拟建污水处理项目改善城市环境。该城市存在的水资源及水环境主要问题包括:由于上游建供水水库,由北向南流经市区东部的S河天然径流明显减少且枯水期断流;城市部分污水未经处理排入S河市区河段,导致其水质污染严重;由于长期超采导致城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S河市区段为景观用水功能区,市区下游段为农业用水功能区。 S河出市区后经25km进入B县城,区间有一支流汇入。


拟新建规模为2 0*104 t/d的二级污水处理厂,厂址位于城市东南角规划预留用地,项目将对排入S河市区段的城市东部地区全部污水进行截流(其中工业废水量约占40%),引入新建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S河流下游。拟选污水处理工艺为曝气活性污泥法。设计进、出水水质指标见表1-1 。



拟定沉淀池污泥经浓缩、脱水,添加石灰使其稳定后送城市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置。拟建污水处理厂北厂界200m有企业,西厂界300m有村庄。该地区主导风向NW。


问题:


1.说明该污水处理项目是否能实现S河流市区河段水体用水功能目标。列举实现用水功能目标的可行措施。


2.从环境保护角度,列举理由说明优化的污泥处理、处置措施。


3.该污水处理厂的COD和NH3-N的去除率是多少?


4.列出预测排放口下游20km处BOD5浓度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和参数。


5.在本项目的公众参与中,应给出哪几方面的环境影响信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1.(1)不能。理由:污水场出水指标不能满足水体功能景观和农灌的Ⅴ类水质要求。


(2)实现用水功能目标的可行措施有:①上游供水水库加大下泄水量以增加稀释容量;②将西部的污水全部纳入污水管网并送拟建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或再新建一个污水处理厂对其处理,削减水污染物排放总量;③对污水处理厂出水进一步深度处理,以达到Ⅴ类水质要求。


2.污水场污泥处理缺少合理的稳定措施和处置措施,污泥送城市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置占地面积大,经济上不合理。优化的措施应采用厌氧消化处理,并作为农田施肥加以综合利用。


3.(1)COD的去除率为:(350- 60)/3 5 0*100%=80.6%。


(2)NH3-N的去除率为:(25 -15)/2 5*100% =40%。


4.预测采用完全混合模式以及河流一维稳态模式。


(1)需要的基础数据有:S河的水质状况、拟预测的排污状况(分污水场出水正常排放与不正常两种情况)、预测的设计水文条件、水质模型参数和边界条件。


(2)需要的参数有:上游来水设计水量及BOD5浓度,污水设计流量及BOD5排放浓度,河流流速及BOD5的衰减系数,支流设计流量及BOD5浓度。


5.(1)施工期有扬尘和施工噪声的影响。


(2)由于城市污水得到处理,S河的水质状况将得到改善。


(3)污水场周围将有恶臭和含菌气溶胶的影响。


(4)污水厂运营过程中将有噪声影响。



更多 “某城市拟建污水处理项目改善城市环境。该城市存在的水资源及水环境主要问题包括:由于上游建供水水库,由北向南流经市区东部的S河天然径流明显减少且枯水期断流;城市部分污水未经处理排入S河市区河段,导致其水质污染严重;由于长期超采导致城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S河市区段为景观用水功能区,市区下游段为农业用水功能区。 S河出市区后经25km进入B县城,区间有一支流汇入。 拟新建规模为2 0*104 t/d的二级污水处理厂,厂址位于城市东南角规划预留用地,项目将对排入S河市区段的城市东部地区全部污水进行截流(其中工业废水量约占40%),引入新建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S河流下游。拟选污水处理工艺为曝气活性污泥法。设计进、出水水质指标见表1-1 。 拟定沉淀池污泥经浓缩、脱水,添加石灰使其稳定后送城市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置。拟建污水处理厂北厂界200m有企业,西厂界300m有村庄。该地区主导风向NW。 问题: 1.说明该污水处理项目是否能实现S河流市区河段水体用水功能目标。列举实现用水功能目标的可行措施。 2.从环境保护角度,列举理由说明优化的污泥处理、处置措施。 3.该污水处理厂的COD和NH3-N的去除率是多少? 4.列出预测排放口下游20km处BOD5浓度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和参数。 5.在本项目的公众参与中,应给出哪几方面的环境影响信息? ” 相关考题
考题 盐城市区内有122条大小河流,有“百河之城”、“百桥之城”之称,彰显了()、()的城市特色。

考题 城市河湖包括自然形成和人工开挖的流经城市区域的运河、河流、()。A.渠道(含暗渠)B.水库C.城区湖泊D.鱼塘E.泳池

考题 城市河湖水系统生态与环境规划主要包括城市河湖()等。A.防洪排涝规划B.水景观规划C.水系规划D.水体功能规划E.水环境规划

考题 城市河湖水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有()。A.城市水体功能区划B.城市水污染控制规划方案的制定C.城市水污染调查与分析D.城市水环境预测E.水景观生态数据的收集

考题 某市拟在城市东北郊区新建1座日处理能力为1 000t的生活垃圾焚烧电厂,工程建设内容包括2*500t/d的垃圾焚烧炉(机械炉排炉)、垃圾贮坑、焚烧发电系统、烟气净化系统、污水处理站等,年运行333d,每天运行24h。入炉生活垃圾含有C、H、O、N.S、Cl等元素及微量重金属,其中收到基含硫率为0.0 6%,燃烧过程中S元素转化为SO2的份额为80%。 该厂拟采用“炉内低氮燃烧+急冷+半干法烟气净化+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工艺处理焚烧烟气,烟气排放量为1. 024*105 Nm3/h,设计脱硫效率为80%,处理后的烟气由高100m烟囱排放;垃圾贮坑的气体收集送垃圾焚烧炉燃烧处理;拟建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垃圾渗滤液、卸料大厅清洗废水、循环冷却水和厂区生活污水,设计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准,废水处理达标后就近排入A河;焚烧炉渣定期外运至砖厂制砖,焚烧飞灰固化处理后送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分区填埋,污水处理站污泥脱水后送垃圾焚烧炉焚烧处理。 拟建厂址位于城市东北部,距城市规划区约4km。城区至厂址公路途经B村庄,厂址与B村庄相距1. 5km,距厂址东侧800m有A河由北向南流过。 A河城市市区河段上游水环境功能为Ⅲ类,市区河段水环境功能为Ⅳ类,现状水环境质量达标。(注: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 GB 18485-2001)中规定,焚烧炉的SO2排放限值为260mg/m3 。) 问题: 1.分别指出垃圾临时贮存、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废气污染物。 2.评价该厂SO2排放达标状况。 3.针对该厂污水处理方案存在的缺陷,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4.判定该厂产生固体废物的类别,并分析处理方案的合理性。

考题 新建1 0万t/d污水处理厂项目 【素材】 A市拟新建一座规模为日处理能力1 0万t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该项目建成后将收集该市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其中工业废水占40%。拟建工程分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程)和与污水处理厂相配套的城市污水收集系统、截流干管、中途提升泵站等设施,该污水处理厂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厂厂址目前为旱地,不属于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污泥经压缩、脱水、干化处理后送该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置。污水处理厂的尾水受纳水体为B河,B河由南到北穿越A市,在A市市区段水体功能为一般景观用水。B河上游为一座供水水库,在枯水期时断流。据现场踏勘,污水处理厂厂界正南120 m处有黄家湾居民200人,东南方向100 m处有晨光村居民1 80人。已知B河水文条件简单,水深不大,污水处理厂排污对B河的影响可采用河流一维稳态水质模式进行预测。 【问题】 1.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列举理由说明优化的污泥处理及处置措施。 2.请根据进水和出水水质计算BOD5、COD、SS、氨氮、TN、TP的去除率,并将计算结果填写在表1里。 3.请列出预测该污水处理站排放口下游20 km处BOD5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和参数。 4.公众参与方式可以采取哪些形式?在该项目公众参与调查中应给出哪几个方面的环境影响信息? 5.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恶臭可以采取哪些污染防治措施?

考题 第六题  拟在永乐河新建永乐水利枢纽,其主要功能为防洪、灌溉兼顾发电,并向邻近清源河流域的清源水库调水。主要建筑物由挡水坝、溢流坝及发电厂房等组成,最大坝高97m。永乐水利枢纽向清源水库输水水量为3×108m3/a,输水线路包括60km隧洞和70km渠道。   永乐河流域上游为山区,中下游为丘陵平原。拟建坝址位于永乐河中游、永乐市上游35km处,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1.58×109m3。永乐水库为稳定分层型水库,具有年调节性能,其调度原则为:在优先保障永乐水利枢纽库区及坝下用水的前提下,根据水库来水情况向清源水库调水,其中汛期满足防洪要求,枯水期库区或坝下不能保障用水需求时停止调水。   永乐水利枢纽坝址以下河段用水主要有城市取水和现有灌区取水,坝下22~30km河段为永乐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永乐水利枢纽回水区内有2条较大支流汇入,坝址下有3条较大支流汇入。永乐河在坝址下280km处汇入永安河。   经调查,永乐河现有鱼类87种,其中地方特有鱼类2种,无国家保护鱼类和洄游性鱼类,支流鱼类种类少于干流。永乐水利枢纽库区有2处较大的鱼类产卵场,坝下游有3处鱼类产卵场。   永乐河中上游水质总体良好,永乐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达标,永乐河市区段枯水期水质超标。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指出永乐水利枢纽运行期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指出永乐水利枢纽运行对永乐河水环境的主要影响。 指出永乐水利枢纽运行对永乐河水生生态的主要不利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说明确定永乐水利枢纽生态流量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考题 新建10万t/d污水处理厂项目 【素材】 A市拟新建一座规模为日处理能力10万t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该项目建成后将收集该市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其中工业废水占40%。拟建工程分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程)和与污水处理厂相配套的城市污水收集系统、截流千管、中途提升泵站等设施,该污水处理厂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厂厂址目前为旱地,不属于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污泥经压缩、脱水、干化处理后送该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置。污水处理厂的尾水受纳水体为B河,B河由南到北穿越A市,在A市市区段水体功能为一般景观用水。B河上游为一座供水水库,在枯水期时断流。据现场踏勘,污水处理厂厂界正南120m处有黄家湾居民200人,东南方向100m处有晨光村居民180人。已知B河水文条件简单,水深不大,污水处理厂排污对B河的影响可采用河流一维稳态水质模式进行预测。 【问題】 1.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列举理由说明优化的污泥处理及处置措施。 2.请根据进水和出水水质计算BOD5、COD,SS、氨氮、TN、TP的去除率,并将计算结果填写在表1里。 3.请列出预测该污水处理站排放口下游20km处BOD5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和参数。 4.公众参与方式可以采取哪些形式?在该项目公众参与调查中应给出哪几个方面的环境影响信息? 5.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恶臭可以采取哪些污染防治措施?

考题 第六题 新建水库  某市拟在清水河一级支流A河新建水库工程。水库主要功能为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城市供水取水工程、灌溉引水渠道工程,配套建设灌溉引水主干渠等。   A河拟新建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6×108m3,设计水库兴利库容为0.9×108m3,坝高40m,回水长度12km,为年调节水库;水库淹没耕地12hm2,需移民170人。库周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天然次生林、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   A河在拟建坝址下游12km处汇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A河汇入口下游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8×108m3。   拟建灌溉引水主干渠长约8km,向B灌区供水。B灌区灌溉面积0.7×104hm2,灌溉回归水经排水渠于坝下6km处汇入A河。   拟建水库的城市供水范围为城市新区生活和工业用水。该新区位于A河拟建坝址下游10km,现有居民2万人,远期规划人口规模10万人,工业以制糖、造纸为主。该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干流A河汇入口以上河段水质现状为Ⅴ类,A河汇入口以下河段水质为Ⅳ类。   [灌溉用水按500m3/(亩?a)、城市供水按300L/(人?d)测算]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给出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 指出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说明理由。 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本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说明理由。

考题 第六题 新建水库 某市拟在清水河一级支流A河新建水库工程。水库主要功能为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城市供水取水工程、灌溉引水渠道工程,配套建设灌溉引水主干渠等。 A河拟建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6*108m3,设计水库兴利库容为0.9*108m3,坝高40m,回水长度12km,为年调节水库;水库淹没耕地12hm2,需移民1 70人。库周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天然次生林、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 A河在拟建坝址下游12km处汇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A河汇入口下游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 1.8*108m3。 拟建灌溉引水主干渠长约8km,向B灌区供水。B灌区灌溉面积0.7*104hm2,灌溉回归水经排水渠于坝下6km处汇入A河。 拟建水库的城市供水范围为城市新区生活和工业用水。该新区位于A河拟建坝址下游10km,现有居民2万人,远期规划人口规模1 0万人,工业以制糖、造纸为主。该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干流A河汇入口以上河段水质现状为V类,A河汇入口以下河段水质为Ⅳ类。 [灌溉用水按500m3/(亩·a)、城市供水按300L*(人·d)测算。] 【问题】 1.给出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 2.指出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说明理由。 3.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4.本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说明理由。

考题 新建水库工程 【素材】 某市拟在清水河一级支流A河新建水库工程,水库主要功能为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城市供水取水工程、灌溉引水渠首工程,配套建设灌溉引水主干渠等。A河拟建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6亿m3,设计水库兴利库容为0.9亿m3,坝高40 m,回水长度12 km,为年调节水库;水库淹没耕地12 hm2,需移民1 70人,库周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天然次生林、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A河在拟建坝址下游12 km处汇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A河汇入口下游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8亿m3。拟建灌溉引水主干渠长约8 km,向B灌区供水,B灌区灌溉面积0.7万hm2,灌溉回归水经排水渠于坝下6 km处汇入A河。拟建水库的城市供水范围为城市新区生活和工业用水,该新区位于A河拟建坝址下游10 km处,现有居民2万人,远期规划人口规模1 0万人,工业以制糖、造纸为主。该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干流A河汇入口以上河段水质现状为V类,A河汇入口以下河段水质为Ⅳ类。(灌溉用水按500 m3/(亩·a)、城市供水按300 L/(人·d)测算。) 【问题】 1.给出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 2.指出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并说明理由。 3.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的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4.本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说明理由。

考题 第四题  某市在城区北部S河两岸规划建设大型居住区项目,其中位于S河南岸的一期工程已建成,尚未入住;现拟建设位于S河北岸的二期工程。二期工程规划占地面积3km2,建设内容包括:居住楼房,配套幼儿园、小学、综合性医院、超市、饮食等服务设施,以及燃煤集中供热锅炉房和垃圾中转站、公共地下停车场等;供排水接市政给排水系统,民用燃气由天然气输配管网供应;S河按景观河道进行环境综合整治。   项目规划用地范围内现有两个村庄,人口约为2000人;有废弃的化肥和农药仓库、简易的废品堆存场、建筑垃圾堆存场以及遗留的生活垃圾等。   项目规划用地西侧隔200m宽绿化带为规划的电子工业园区;北侧50m处为规划的城市主干道;东侧紧邻城市次干道,该次干道以东为正在建设的另一大型居住区;S河流向为自西向东,现状为城市纳污河道,规划用地范围内的生活污水以及城市北部建成区未纳入城市排水管网的污水均排入S河,河道淤积严重,夏季有明显异味。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指出本项目二期工程建成后的主要大气污染源。 指出本项目二期工程需对哪几类污水配套建设预处理设施,并分别提出应采用的处理工艺。 需对哪些环境要素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分别说明理由。 本项目二期工程配套幼儿园、小学的选址,应考虑规避哪些噪声影响? 指出S河环境综合整治应包括的工程内容。

考题 某市拟在清水河一级支流A河新建水库工程。水库主要功能为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城市供水取水工程、灌溉引水渠首工程,配套建设灌溉引水主干渠等。 A 河拟建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6 亿m3,设计水库兴利库容为0.9 亿m3 ,坝高40m,田水长度12km,为年调节水库;水库淹没耕地12 时,需移民170 人,库周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天然次生林、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 A 河在拟建坝址下游12km 处汇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A 河汇入口下游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 8 亿m3。 拟建灌溉引水主干渠长约8km,向B 灌区供水, B 灌区灌溉面积0.7 万hm2 ,灌溉回归水经排水渠于坝下6km处汇入A 河。 拟建水库的城市供水范围为城市新区生活和工业用水。该新区位于A河拟建坝址下游10km,现有居民2万人,远期规划人口规模10万人,工业以制糖、造纸为主。该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干流A河汇入口以上河段水质现状为Ⅴ类,A河汇入口以下河段水质为Ⅳ类。 (灌溉用水按500m3/亩 a、城市供水按300L/人 d测算。) 1.给出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 2.指出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说明理由。 3.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4.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5.该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 说明理由。

考题 某新设立的工业园区规划建设1座规模为30 000t/d的污水处理厂,收水范围包括工业园区和相距3km处的规划新农村小区。工业园区定向招商入区企业的工业废水总量15 300t/d,拟收集的生活污水总量9 200t/d。拟将入区企业工业废水分类收集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分质预处理。污水处理厂收集的各类废水水质见表2-1 0 污水处理厂采用“预处理+二级生化+深度处理”工艺,其中冷却塔排水和除盐站排水直接进入深度处理段,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污水处理厂生化处理段设计CODCr进水水质为1 000mg/L,CODCr去除率为80%;深度处理段CODCr去除率为75%。 污水处理厂采用“浓缩+脱水+热干化”工艺处理污泥,干污泥含水率小于5 0%,拟运至距厂址12km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置或用于园林绿化。 污水处理厂位于B河流域一级支流A河东侧。 A河流经拟建厂址西侧后于下游2. 5km汇入B河,多年平均流量10. 2m3/s,水环境功能为Ⅲ类,现状水质接近Ⅲ类水质标准限值。B河多年平均流量30. 5m3/s,自A河汇入口上游10km至下游25km河段执行Ⅲ类水质标准,自A河汇入口下游5km至25km为规划的纳污河段,现状水质达标。 工程可行性研究提出两个排水方案。方案1:污水处理厂尾水就近排入A河;方案2:污水处理厂尾水经管道引至B河排放,排放口位于A河汇入口下游8km处。 问题: 1.指出宜单独进行预处理的工业废水类别以及相应的预处理措施。 2.计算污水处理厂出水CODCr浓度。 3.指出污泥处置方案存在的问题。 4.在工程可行性研究提出的排水方案中确定推荐方案,说明理由。

考题 依据《城市规划法》,城市規划区是指( )。 A.城市市区 B.城市市区和近效区的规划部分 C.城市市区、效区和工业开发区的总称 D.城市市区、近邻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考题 在《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中规定,水资源不足的城市宜以城市污水再生处理后用作()。A、工业用水B、生活饮用水C、河湖环境用水D、农业灌溉用水E、生活杂用水

考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机动车辆在(),必须按照规定使用声响装置。A、机动船舶在城市市区的外河航道航行B、机动船舶在城市市区的内河航道航行C、城市市区范围内行驶D、铁路机车驶经或者进入城市市区、疗养区时

考题 城市水系海绵建设重点突出对城镇径流污染的治理与河湖水质和生态功能的提升,建设治理的对象包括排入水体的城镇径流污染、河湖生境和滨岸绿化带等。

考题 通榆河主河道贯通了盐城市几个县市区()?A、9个B、8个C、7个D、6个

考题 汉江、长江在武汉市区交汇,且市区郊区湖泊众多,简要分析这些河湖湿地对建设武汉宜居城市的影响。

考题 风景林地通常地处城市边缘、()及市区内的山地与河湖滨水地带。A、居住中心区B、城区延伸部C、新城规划区D、城郊结合部

考题 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水质明显改善。A、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B、城镇供水水源地C、饮用水水源保护区D、地下水超采区

考题 问答题汉江、长江在武汉市区交汇,且市区郊区湖泊众多,简要分析这些河湖湿地对建设武汉宜居城市的影响。

考题 多选题在《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中规定,水资源不足的城市宜以城市污水再生处理后用作()。A工业用水B生活饮用水C河湖环境用水D农业灌溉用水E生活杂用水

考题 问答题某食品厂地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二类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二类区。1999年建成投产,采用新立项安装的10t/h燃煤锅炉供热,其烟囱高度为35m。生产污水排入附近河中,该河的功能区划分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Ⅴ类水。该食品厂排放的污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9878—1996)中的几级标准?

考题 判断题城市水系海绵建设重点突出对城镇径流污染的治理与河湖水质和生态功能的提升,建设治理的对象包括排入水体的城镇径流污染、河湖生境和滨岸绿化带等。A 对B 错

考题 多选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机动车辆在(),必须按照规定使用声响装置。A机动船舶在城市市区的外河航道航行B机动船舶在城市市区的内河航道航行C城市市区范围内行驶D铁路机车驶经或者进入城市市区、疗养区时